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平 《驾驶园》2008,(7):106-106
从今年7月1日起,贵州省施行《贵州省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规则(试行)》。该规则列举的170类道路交通事故过错行为,详细明确了事故双方应该承担的责任,对事故发生之后双方的责任,一目了然。5月9日,省交警总队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该《规则》时说,这将杜绝事故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事故致因理论的定义、核心、意义等诸多方面对该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对于指导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或者规则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是交通管理执法活动的重要内容.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对于保护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事故处理执法水平.办案能力和办案质量.切实保护交通事故当事人特别是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实现执法公正.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轮迹".以及如何利用"轮迹"查明事故事实。  相似文献   

4.
交通事故再现是指根据交通事故调查取得的各种证据材料通过痕迹学、法医学、运动学、力学等的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的交通事故演变过程。交通事故处理的难度就体现于此。交通事故再现是确认交通事故事实、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  相似文献   

5.
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确定了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种或多种违法、过错行为:如何评判这些违法、过错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建立起“险情+避让”二元事故责任认定理论,确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取决于一系列基本法理。  相似文献   

6.
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不同于交通事故的法律责任。这里所说的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是指依据当事人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严重程度认定的交通事故的成因责任。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是事故致因理论的一个分支,通过对大量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的研究,揭示形成交通事故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交通事故的机理。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的核心是"危险形成—避险失误"机理和"环境—危险"作用律。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可以指导事故调查、事故鉴定、判断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从而比较准确地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  相似文献   

8.
涂祥 《专用汽车》2023,(9):98-100
针对一起真实的汽车-摩托车碰撞道路交通事故,根据事故现场采集的车辆、人员以及各种痕迹信息,利用PC-Crash软件建立多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道路交通事故的重建,并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从而确定事故发生前事故各方的状态。研究结论可为传统依靠理论分析的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提供更为直观的有力支撑,帮助理清交通事故责任,有利于确定车辆保险理赔。  相似文献   

9.
近日,玉田县公安交警大队事故调解室民警依据交通事故一方当事人要求调解的申请,依法圆满地调处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案。当事人乇某无证驾驶农用车致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杨某随意停车负事故次要责任,行人吴某无责任。经三方当事人或代理当事人协商,按六四责任分成,王某担负60%,赔偿金额为48409.80元,车辆损坏费用白付,杨某担负40%,赔偿金额为32273.20元。  相似文献   

10.
RTA是英文Road Traffic Accidents的缩写,中文含义为道路交通事故。保护交通事故现场是当事人特别是驾驶员的法定义务,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这样做,有利于交通管理机关的现场勘查、采集证物,客观地、实事求是的分析事故原因,为办案人员提供事实根据,以法律为准则、认定当事人各方所应负的交通事故责任。  相似文献   

11.
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直接影响到交通事故的准确认定,直接关系到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要想正确、准确地处理好交通事故,必须注意把握交通事故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依法定责和以人为本、严格执法与模糊处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处理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直接影响到交通事故的准确认定,直接关系到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甚至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要想正确、准确地处理好交通事故,必须注意把握交通事故责任与损害赔偿责任、依法定责和以人为本、严格执法与模糊处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为保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防止和纠正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违法和不当行为,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提高事故处理质量和效率、促进执法公正,2008年8月17日公安部颁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4号),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执行。现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将予以废止。《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取消了道路交通事故重新认定制度,并明确把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使用,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只能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信访案件多发。因此《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专门增加了一节"复核",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法制化。本文拟就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李涛 《汽车运用》2007,(2):48-48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然而,第三者强制险最高金额有限,对造成严重伤亡的交通事故执行赔偿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2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的事故车辆除检验、鉴定外,不得使用。检验、鉴定完成后五日内通知当事人领取事故车辆和机动车行驶证。”这就意味着,交管部门不能长时间扣留事故车辆,也无权责令事故当事人缴纳保证金。为防止事故责任人隐匿、转移财产造成执行困难,申请诉前保全,就成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免受损害的一个重要救济手段。现就搞好诉前保全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5.
《驾驶园》2002,(1):25
所谓"私了"是指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为了逃避违章造成事故的法律责任,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私自了结事故的情况.交通事故发生后,有时由于当时未造成太大损失,当事人怕麻烦,图省事,不愿找公安机关处理,而私下协商解决事故纠纷,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较为普遍.但这种"私了"行为不仅侵犯了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的权利,还可能让事故责任者逃避法律的制裁,更可能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16.
高翔 《驾驶园》2001,(12):25
发生了交通事故,受损害方的当事人最为注重的就是能得到多少赔偿,而不是考虑应承担多少责任.人们总是抱着"出了车祸司机方面出钱"的想法,自持"汽车不敢轧我"的心态,常常在马路上闲庭信步,与汽车争道抢行,一旦酿成交通事故,首先被指责、甚至围攻的就是驾驶员.也有些驾驶员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虑,或认为反正投了保,甘愿出钱"消灾"(在外地发生事故更是如此).因此,加大了交通事故的处理难度.  相似文献   

17.
<正>发生交通事故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然而目前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越发壮大,新手也越来越多,让本就拥挤不堪的道路危险系数进一步增加,偶尔遇到剐蹭、追尾等这样的"微"事故在所难免。当发生交通"微"事故后,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赔偿,责任如何划分?带着这些疑问,小编专门整理了常见"微"事故的责任划分规则,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驾驶员朋友。  相似文献   

18.
公安交警机关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时,主要依照路权原则、安全原则、先行原则划分当事人在事故中的责任。笔者通过走访多年处理交通事故的老民警,总结出如下四要素是安全行车的绝招。  相似文献   

19.
交通事故发生在通行车辆的道路上,来往通行的车辆,会给现场勘查人员或交通事故当事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发生二次事故。本文详细介绍如何做好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的安全防护工作,以杜绝民警在勘查事故现场发生意外伤亡事故和避免连锁事故发生、保护交通事故当事人及围观群众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量也越来越大,事故中的当事人往往需要来回奔波于交警部门、鉴定机构、保险公司、法院等部门、机构之间,费时费力。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及时化解因交通事故产生的矛盾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公安部等四部门联合开展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