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路优先无信号交叉口次要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可插间隙理论和概率论方法,推导出理想条件下只有2股车流情况下无信号交叉口次要道路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然后对理想模型的不足进行分析,并运用随机过程的马尔可夫理论对无信号交叉口主要道路为双向4车道,次要道路为直行车、左转车、右转车混合交通流,同时考虑不同车型,建立次要道路通行能力的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禁摩",禁止摩托车进入中心城区;"限摩",限制摩托车行驶时间、道路或者区域。有必要吗?可以松动吗?本人认为,"禁摩"、"限摩"有必要,不能松动!  相似文献   

3.
根据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上海中心城区道路改善工程方案》,上海市将投资500亿元,形成一个快速路300公里、主干路525公里、次干路760公里、总长度约3600公里的中心城区道路路网体系,用几年的时间使中心城区道路路网车道公里数增长71%,容量增加60%,全面缓解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状况。  相似文献   

4.
传统借道左转应用方式为直接借用一定长度对向出口车道供本向左转车辆使用,以此缓解左转车道交通压力,提高路口交通通行效率。而在对向出口道通行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若本向进口道左转车道通行能力尚有剩余,亦可考虑利用借道左转思维解决问题。通过对借道左转设置的条件进行研究,提出一种新型借道左转应用方法,将本向左转车道借给对向出口车道进行共用,使道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基于广州市东风东路农林下路路口应用实例,分析该应用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合理组织平面交叉口中的左转车流问题,与行车安全和通行能力有直接关系。禁止左转是平面交叉口组织的一个重要方式,它可能带来的交通效应与多种因素有关。从左转的交通特性出发,研究禁止左转后交叉口延误变化的机理和交通流的重新组织方式,得到禁止左转后交叉口延误变化的计算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认为,交叉口饱和度、路网密度和左转车流比例是影响交通效应的重要边界条件,并分析了这些边界条件对于禁止左转产生效应的影响方式。  相似文献   

6.
袁亮  曾康琼  夏淼磊 《城市交通》2013,(5):62-68,11
研究作为交通改善方法之一的单向交通系统的适用性。以温州市(大城市)和龙港镇(小城镇)中心城区为例,通过分析现状路网和交通运行特征,制定单向交通系统方案,运用EMME3和VISSIM对方案进行分析与评价,得到单向交通系统的适用性结论。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温州市中心城区单向交通系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作用,而龙港镇中心城区单向交通系统却能有效改善交通运行状况。最后,指出单向交通系统与道路特征、交通管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行车道单向通行是导致自行车绕行距离较远、逆行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降低了出行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设置双向自行车道的解决方案.结合我国道路交通的实际情况,基于路网条件及交通需求因素重点分析了双向自行车道的设置条件;同时对双向自行车交通流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拟合,得到了双向自行车道的横向净空和宽度要求;进一步对双向自行车道的行驶方向、车道断面形式和交叉口过街形式进行设计,给出了适合我国道路交通特点的双向自行车道设计参数参考值.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新建、改扩建道路双向自行车道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继淄博市中心城区部分路段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公交港湾后,淄博市的公交车近期又有了新的“绿色通道”:张店中心城区的18个路段上的34条公交线路的运营车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右转车道直行或左转,借道直行或左转时须按照同方向的直行和左转信号灯通行。  相似文献   

9.
由于道路交叉口左转与直行车流冲突比较大,所以在交叉口设计过程当中应该更加注意左转车道的设计。鉴于此,从左转车道的设置条件、安全视距、长度和特殊左转车道设计等方面对道路平面交叉口的左转车道进行详细论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广州市历史城区是传统风貌、城市格局和传统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区域。经过时代的发展,现状道路网络已不能支撑机动化带来的出行需求。广州市已经开展了历史城区(如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道路红线控制调整,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缺少对整体路网的优化。文章选取荔湾老城区为例,力求在全面分析历史城区交通问题的基础上,以活化、提升历史城区为目标,构建高效、便捷的城市道路体系,促进历史城区的保护与优化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2011年每季度围绕上海乃至全国交通的热点、难点问题.召开一次专家恳谈会。第四季度专家恳谈会的主题是“倡导慢行交通——绿色交通出行”,具体议题有四个:如何协调人的出行与机动车出行的关系,提升慢行交通地位?如何在道路资源紧张的中心城区扩展慢行交通的空间?如何营造良好的通行环境,吸引市民出行向慢行交通方式转移?如何加强助动车管理,改善慢行交通安全和秩序?现将专家们的见解和建议整理如下,亦希望广大读者来稿,对上述议题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2.
单向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最有效和可行的措施之一。有必要对单向二分路的通行能力和延误进行定量分析,客观评估单向二分路的实施效果和应用前景。引入等效交叉口概念,采用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10)的方法,分别对双向4车道、6车道和8车道三种不同等级的传统干路交叉口与采用单向二分路后等效交叉口进行对比,并通过VIS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传统干路采用单向二分路后,等效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提高约31%~40%;当传统干路交叉口饱和度小于0.8时,等效交叉口的延误可减少42%~62%;当传统干路交叉口饱和度大于0.8时,等效交叉口的延误减少效果将更加明显。通过仿真对延误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误差不超过10%,说明计算结果可靠有效。以双向6车道传统干路交叉口为例,仿真显示采用单向二分路后等效交叉口的尾气排放量(CO,NOX,VOC)和燃油消耗量下降规律相同,均下降45%~59%。因此,单向二分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量化研究接送中小学生机动车对于北京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程度.宏观上,对北京市开学前后各2周的交通拥堵指数进行分析;微观上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研,以及理论计算的方法进行解析.研究表明:(1)接送学生机动车出行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主要表现形式有早高峰的频繁变换车道和晚高峰的占道停车两个方面;(2)接送学生机动车出行导致单向3车道的路段的单向通行能力下降38%;(3)学生家长也意识到交通拥堵与接送学生机动车出行有关.鉴于接送学生机动车对城市交通有较大影响,提出了改善学区绿色出行环境和充分利用周边空闲设施作为临时停车设施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杨建军 《家用汽车》2008,(1):150-152
道路通行方向可分为车辆靠道路左侧行驶和靠道路右侧行驶两类。据统计34%的国家靠左行驶,66%的国家靠右行驶。如果按道路里程计算,全世界28%的可通行道路是靠左行驶的,72%靠右行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道路交通量逐年增加.道路发生频率逐年上升.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道路标线成为交通安全的静态信息指令及法规性的语言.用以管制引导交通和分散交通流,它将道路的种种固定基础情报传达给车辆和行人.改善车流行驶条件,增加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为道路使用者提供舒适、安全、顺畅的行车环境。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2012,(6):96-96
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已达到49.9%。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上海市将基本实现中心城区高峰时段80%的公共交通出行在1h内完成。上海市交通港口局表示,上海“公交优先”战略最重要的目标可概括为两个50%:到2015年,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到50%,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客运量将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针对信号交叉口调头区域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选择传统四相位控制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基于通行效率最优提出了最佳调头位置的计算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建立左转与调头共用车道的损失时间模型,揭示了左转和调头车流在不同交通条件下的相互影响机理;其次基于不同流向车辆的概率分布函数,构建了信号交叉口左转与调头共用车道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揭示了调头位置对共用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特征;最后以淄博市中心城区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左转与调头共用车道的通行能力由432 pcu/h提升到509 pcu/h,提高了17.82%.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用地布局与交通发展不协调 济南市中心城的“一城两区”空间结构,主城区作为全市和地区的中心,用地功能综合;但东、西部城区用地功能明确,与主城区之间的互补性较弱。因此,在交通流的分布上,东、西部城区与主城区的向心交通量较大。然而,现状东西向交通走廊不完善,导致进、出主城区,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进、出二环路截面的道路拥挤不堪。根据2004年济南市机动车核查线调查,中心城区的出行产生和吸引量占全市总出行产生和吸引量的70%,而二环路以内产生的出行和吸引量占中心城区绝大多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苏州、湖州等城市公交的服务水平和居民对公交服务的要求,得到我国众多城市居民公交出行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为:现状公交线网规划是基于城市道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被动适应性规划,导致了城市公交线网对居民出行起迄点的覆盖率的降低和居民公交出行的不便性.提出的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布局模式要求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应以满足居民公交出行的需求为基础,通过优化布设城市的公交线网场站、实施公交优先通行措施等来提高居民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络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应适应并服务于城市公交线网的规划和布设.从城市道路网络布局结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交优先通行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的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20.
公交车路口直行、路口转弯、盲区通行、超车会车、进出车站、开关车门、沿河道路行驶、高架路行驶、混合道路行驶和查危防危,都存有一定风险,正确应对这些风险,才能确保公交运营安全,更好地为乘客公交出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