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驾驶“病”车 即车辆带故障行驶。驾驶员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汽车的常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汽车驾驶工作的基础,也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因此,驾驶员一定要养成对车辆勤检查的习惯,即在出车前、行驶中和回场后,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保养。因小毛病而酿成的大祸屡见不鲜,驾驶员应避免侥幸心理。……  相似文献   

2.
金柏正 《驾驶园》2016,(4):74-75
对于营运车驾驶员来说,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是安全运行的保障,也是节能减排、优质服务的前提和主要举措。不同的驾驶员其营运客车的燃料、轮胎消耗与维修成本相差20%以上,而且车辆的行车事故、车辆故障率、抛锚率也是与驾驶员的驾驶习惯密切相关。因此提高职业驾驶员的素质,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迫在眉睫。因营运驾驶员不良驾驶操作习惯造成交通事故、机械事故、过度物料消耗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危及安全生产、服务投诉,也造成大量的运行成本消耗。剖  相似文献   

3.
1.驾驶“病”车。即车辆带故障行驶,驾驶员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汽车的常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汽车驾驶工作的基础,也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因此,驾驶员一定要养成对车辆的检查习惯,即在出车前、行驶间隙中和停驶之后,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养。因小毛病而酿成大祸的事例屡见不鲜,驾驶员应避免侥幸心理。 2.驾车时“一心二用”。驾驶员在驾车时需要时刻注意路况及车况的变化,不可分散精力。现代人的思想比较活跃,加  相似文献   

4.
驾驶员驾驶习惯的好坏,对于公交车辆的安全行车、节能降耗以及车辆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驾驶习惯是指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对于驾驶员来说,操作习惯的好与差,不仅直接影响车辆、乘客、行人等的安全,对燃料消耗、维修成本以及车辆的使用寿命,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路行车,依山傍崖,沟深坡陡,弯多路险,崎岖不平,除要求车况良好外,驾驶员必须掌握一定的驾驶技巧,才能保证行车安全。 驾驶姿势 山路行车,驾驶员的驾驶操作强度要比在一般道路上大,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就要求驾驶员在行车前就要调整好驾驶姿势,尽量创造一个舒适、宽松的驾驶环境。 弯道行车 转弯道路行车最……  相似文献   

6.
驾驶习惯是指机动车驾驶人在长期的驾驶活动中逐渐养成,并不容易一时改变的驾驶行为或驾驶倾向。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是安全行车的重要因素,还会给车辆的油耗、使用寿命等方面带来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单波 《汽车运用》2007,(8):19-20
要加强教育,防违章事故 部(分)队要经常深入地对驾驶员进行安全行车教育,组织学习交通法规和夏季安全行车常识。通过教育,使驾驶员牢固树立安全行车的观念,养成良好驾驶作风,做到严格遵章驾驶。夏季天气闷热,有的驾驶员喜喝啤酒来消暑解渴,要注意防酒后开车;有的驾驶员为减少阳光照射,违规沿道路树荫一侧行驶,要注意防违反交通规则。  相似文献   

8.
郑宏 《汽车运用》2003,(8):37-37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有许多车辆事故是因为驾驶坐姿不当引起的.所谓驾驶坐姿,是指驾驶员为了舒适地操纵汽车部件(如转向盘、制动踏板、加速踏板、变速器等)坐在汽车驾驶座椅上采取的一种姿势.它决定了驾驶员的胸部、脸部离转向盘的距离、驾驶员头部离前挡风玻璃的距离等.其实就是这些距离关系着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驾驶员对自己行为的把握和选择很重要,相信没有哪一个驾驶员会选择明显不安全的行为方式。但驾驶实践活动是错综复杂的,表面现象有时很容易迷惑人,这就要求驾驶员要冷静面对、正确抉择。有时,学会放弃也是一种安全之道。下面这则故事,或许可以给驾驶员朋友一个启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非主动式ECO的功能设计方法。通过检测车辆的油门踏板开度、挡位、制动踏板和制动减速度来发出提示信号,引导和培养驾驶员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降低日常用车油耗。  相似文献   

11.
为稳步增强汽车驾驶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驾驶人员除了需要具备足够的应急应变能力之外,还需要做好安全行为习惯养成工作,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文章以汽车驾驶员不安全行为作出研究对象,在明确不安全行为表现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影响汽车驾驶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应对策略,旨在引导驾驶人员形成安全行为,以不断提升驾驶员的驾驶能力。  相似文献   

12.
驾驶员安全驾驶素质的形成要经历两个过程:一是驾驶技术的学习过程,二是驾驶经验的积累的过程。对于已经考取了驾驶证的驾驶员来说,如果侥幸避免了一次事故,这种经历就会给驾驶员留下一个深深的烙印,本能地使他总结自己的行为过失。当再发生类似情况时,便能知道该如何处理和采取何种预防措施。这就是一个驾驶员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驾驶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的驾驶中,每一位车主都有自己的驾驶习惯,但实践表明,良好的驾驶习惯不仅能保证安全,而且可以竹省燃油。反之,不良驾驶习惯会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4.
周辉 《汽车运用》2010,(8):37-37
<正>安全行车,文明行车,是每个驾驶员应遵循的原则,但在实际行车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不良驾驶习惯,会影响行车安全,值得警惕并克服。转弯时不注意后方来车在经过没有专用的左转或右转的车道时,不注意后方来车,没有打转向灯提  相似文献   

15.
张军 《人民公交》2017,(11):74-75
防御性驾驶是将相关的驾驶技能和驾驶习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形成一套简单明了、科学系统的安全驾驶体系。防御性驾驶理论传递给驾驶员的不仅是驾驶技术,更重要的是要保持高度警觉的驾驶思维方式,帮助驾驶员更清楚地了解人类的'生理缺陷',准确地'预见'由其他交通参与者、气象条件、道路环境而引发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冬季天气环境相对比较恶劣,雾霾、大风、气温骤降、雨雪增多,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对行车安全也产生较大影响。冬季行车,驾驶员需要格外谨慎,应提高对冬季安全驾驶的认识,加强冬季驾驶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防冻、防滑、防事故,掌握处理冬季驾驶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方法,切忌在冬季仍以其他季节的驾驶习惯行车。  相似文献   

17.
驾驶疲劳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驾驶员行车中出现的驾驶疲劳现象,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及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提出了预防驾驶疲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怯场心理。驾驶员因某种原因造成情绪紧张,会使原来形成的熟练动作不能正常地发挥。如新训单放、考核、驾驶比武和事故后重新开车等时,容易怯场。图利心理。少数驾驶员由于私心较重,常利用工作之便贪图私利。在现实中,因图私利而导致车祸的并不鲜见。因此,驾驶员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地做雷锋式的驾驶员。急躁心理。由于受任务、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少驾驶员心情急躁,主要表现为开快车。常言道:“十次肇事九次快”。这就要求驾驶员遇事冷静,做到事情急心不急,时间紧不超速行驶。忌医心理。驾驶员明知自己在驾驶技术和作风方面不…  相似文献   

19.
通俗地理解,驾驶员驾驶自主能力是指驾驶员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驾驶技能,在车辆驾驶过程中的心理和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对某些可能诱发交通事故的行为的约束,以及在车辆驾驶中出现特殊情况时分析、判断和处置能力。据2001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原因统计分析:因驾驶员直接责任引发  相似文献   

20.
驾驶汽车属于一种劳动,这种劳动是坐在座椅上进行的,如果坐姿不合适,不但会引起驾驶员容易疲劳,而且坐姿不当还会影响驾驶操作,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