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遇到较厚淤泥、流砂层,很容易涌砂坍塌无法成孔;通过坚硬致密微风化岩层施工进度缓慢。文章主要介绍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成功经验和安全问题,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ABAQUS软件建立不同护壁参数人工挖孔灌注桩数值模型,研究黄土地区人工挖孔灌注桩护壁、桩身和土体之间相互作用,探究护壁对人工挖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影响,并通过现场静载试验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护壁、桩身和土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护壁在桩、土之间起到传递荷载的作用。相对于无护壁结构人工挖孔灌注桩,有护壁结构人工挖孔灌注桩承载力明显提高,同级荷载下其沉降减小。现场试验中有护壁结构灌注桩的承载力相对于无护壁结构灌注桩承载力提高22. 22%。  相似文献   

3.
陈伟 《交通科技》2005,(3):65-66,77
以几座桥梁工程为例,介绍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采用不同护壁措施的人工挖孔桩的成功经验,包括边开挖边现浇混凝土护壁成孔;双液注浆止水后现浇混凝土护壁开挖;插打钢护简护壁开挖;倾斜钢围堰内压浆封底人工挖孔桩的具体做法。并讨论桥梁工程中如何科学合理采用人工挖孔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山区高速公路广梧十四标三处桥梁桩基数量众多,地形条件复杂,工期要求紧迫,桩基成孔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该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值得在山区陡峭地形条件,桩基数量多等条件下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太原至祁县高速公路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工作为例,从桩基容许承载力方面入手对人工挖孔桩与钻孔灌注桩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同时对人工挖孔桩关键技术、施工组织安排作了探讨,并对挖孔桩进行了技术经济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挖孔桩成本低、施工简捷。文章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庆义  鄢庆飞 《公路》2000,(10):51-52
人工挖孔桩造价低,施工方便,该文介绍了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法和技术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丘陵多溶洞地区,挖孔桩可有效地避免塌孔以及漏浆现象。以沪蓉西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桥为例,介绍挖孔桩的适用范围及其优点,对桩身和护壁的强度进行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9.
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人工挖孔桩具有造价低、施工方便、技术性强的特点,着重介绍了人工挖孔桩的施工方法、施工中常遇见的问题和处理措施,以及技术安全措施等,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房树田  方么生  余信箭 《公路》2012,(8):127-130
通过73m水下人工挖孔桩施工,总结出一套山岭峭壁边缘进行流砂、破碎带和有较大裂隙水地层挖孔桩施工的成功经验,施工中通过采取合理评估抽水能力、打设超前锚杆、缩短护壁深度、提高混凝土强度、干硬性混凝土、采用早强水泥和高效速凝剂等综合措施,顺利完成12根直径2.5m,桩长73m的群桩基础的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1.
该文研究了钻孔灌注桩的扩大头部分的配筋施工工艺,对钻孔灌注桩桩底配筋的可行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为将来钻孔灌注桩桩底配筋提供依据,可以通过桩底配筋优化钻孔灌注桩的设计,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以海南省文昌市文东路二期B标段工程为例,按照现行设计规范提供的不良路基处理方法及相关计算公式,并结合工程投资,对CFG桩与碎石桩两种针对较厚软土层的路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CFG桩处理效果优于碎石桩;CFG桩单价较高,但对于较厚的软基,经济效果更优。该工程经处理后,路基压实度及弯沉值均达到规范设计要求,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在φ600旋喷桩上部中心位置压入一定长度的Φ108微型钢管,形成微型钢管桩芯-旋喷桩复合桩基(简称复合桩)。对复合桩静载荷试验的荷载-沉降曲线进行了区段分析,确定了其极限承载力实测值为1080 kN。对该复合桩基4种破坏模式下的抗压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后发现,复合桩芯底位置处发生水泥土压碎破坏的可能性最大,抗压极限承载力最小,为1125 kN。通过数值模拟对复合桩的极限承载力,桩侧摩阻力分布,破坏模式下的塑性变形,荷载分担比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探讨桩筏基础减沉桩基的设计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采用减沉桩基设计,与常规桩基设计结果相比,可减少桩数,节省投资,说明减沉桩基是优化桩筏基础设计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处于灰岩地区的某桥梁工程为依托,建立桩基-溶洞三维仿真模型,分析不同荷载下桩侧溶洞关键尺寸大小对岩溶区桥梁桩基桩顶位移和桩端反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侧溶洞高度的增加会导致桩顶位移增大,但对桩端反力影响较小;桩侧溶洞跨度的增大对桩顶位移和桩端反力影响不大;桩侧溶洞跨度相同时,桩顶荷载及高跨比的增大会引起桩基沉降量和桩端反力值增加;桩侧溶洞高度及高跨比较大时,建议增大桩基嵌岩深度,以确保相邻桩基差异沉降量满足要求,桩侧溶洞高度为4~6 m时,可考虑采用强度较低的桩端持力层。  相似文献   

16.
赖伟 《路基工程》2012,(4):95-97
以广东沿海某城市火车站超大面积深厚软土采用桩网复合地基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例,利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研究不同桩间距、桩帽宽度对桩身弯矩的影响。研究发现,桩间距的增大会使桩身弯矩增大,桩帽宽度的增大会减小桩身弯矩,但桩间距的变化对桩身弯矩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嵌岩端承桩桩底冲切实用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多数工程师对嵌岩端承桩钻探深度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该文对嵌岩端承桩的桩底冲切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利用基础冲切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桩底冲切的思路,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嵌岩端承桩的必要勘察深度。  相似文献   

18.
李迅 《华东公路》2010,(1):39-41
通过工程实例,阐述了灌注桩基桩完整性检测及缺陷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桩帽垫层对锤击沉桩效果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弹性桩帽垫层和硬木垫层进行了模拟,发现弹性垫层在锤击过程中可显著降低桩身应力,而硬木板降低桩身应力的能力有限。采用合适厚度、刚度的垫层时,可显著增加贯入度。锤击能、垫层厚度、垫层刚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对于某一垫层刚度,存在一最优垫层厚度,垫层刚度增加,最优垫层厚度范围也增加了。厚度较厚、刚度稍大的垫层能取得较好的沉桩效果。  相似文献   

20.
岩溶区桥梁桩基桩长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华 《公路工程》2009,34(4):1-4,15
根据岩溶区桥梁基桩的工程特点,并考虑桩身转动时桩尖断面与基底岩接触面上产生的反力矩等对基桩的影响,提出了岩溶区桥梁基桩嵌岩深度的计算方法;在溶洞顶板抗冲切、抗剪验算中分别引入格里菲斯判据和莫尔判据,推导了岩溶区基桩下伏溶洞顶板稳定性计算新方法,并由此得出最小顶板安全厚度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根据地质钻探资料,确定岩溶区桥梁基桩桩长的计算流程,并应用于湖南省宁道高速公路,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