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铁路充电间酸雾治理3种技术模式:侧吸式活动密闭罩通风净化系统;端吸式活动密闭罩通风净化系统;手持信号灯酸性蓄电池通风柜。该模式适应充电作业特点,改善作业环境,净化效率高,节省风量,节约能源。研制的侧吸式推拉活动密闭罩比条缝式高截面双侧吸槽边吸气罩可节省60%风量。优选无泵形冲击式填料酸雾净化塔,净化效率高,维修量少,易于管理,性能稳定。提出当充电槽宽约1m,每m槽长风量可取750m3/(h·m),为简化设计计算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西安西站充电间通风及净化效果,在工作及通风设备运转前后,测定车间内硫酸雾浓度和管道参数及管道里硫酸雾浓度。结果显示西侧一组管道罩口和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11176m3/h、11417m3/h、10965m3/h,净化效率为95%。东侧一组管道罩口和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12672m3/h、13509m3/h、13177m3/h,净化效率为92%。车间内酸雾浓度治理前、后分别为3.03mg/m3、0.80mg/m3。从本次测定结果提示,两组通风管道密闭性良好,净化效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酸性蓄电池在铁路内应用较多。充电过程中散发的酸雾为气溶胶,酸雾对人体和设备可造成危害,必须采取通风措施进行治理。在通风设计中,应对车间空气的含氢气量、换气次数进行计算,以保证通风效果。排气罩是通风系统中关键部件,通过对多种罩口型式的比较,说明活动式密闭罩是控制酸雾扩散的较好罩口形式。冲击式填料酸雾净化塔,以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液,可使酸雾的排放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4.
西安车辆段客技站充电房担负着西铁管内客车蓄电池的充电工作。共有职工14人,其中女职工8人,分4班作业,每班次工作8h。充电房长10m,宽8m,高5m,共设充电槽6个,风机、电机、净化塔各一个(使用NaOH液中和硫酸)。治理前车间酸雾污染严重,超过国家...  相似文献   

5.
对我市某厂使用酸雾灵控制酸洗槽酸雾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酸洗时未加酸雾灵车间内硫酸雾浓度范围为1.1mg/m3~992mg/m3,平均浓度为163.9mg/m3,样品超标率为95.8%。使用酸雾灵后车间内硫酸浓度范围为0.24mg/m3~10.6mg/m3,平均浓度为2.49mg/m3,样品超标率为33.3%。表明酸雾灵能比较有效地控制硫酸的蒸发。  相似文献   

6.
兰州西站货场充电间酸雾处理工程是按现有车间充电槽的布置进行设计的,采用吹吸式处理系统,一方面有效地控制污染物的扩散,另一方面降低吸风量,减少吸风风道占用的空间。系统调试运行后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表明,处理后室内、外酸雾浓度及噪声等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整个处理系统采用了耐腐蚀的玻璃材料,外形美观,处理效果好,最后针对运行后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建议,以便今后设计与安装时借鉴。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茂陵焊轨厂打磨车间通风净化效果,在工作及通风设备运转前后,测定车间内的粉尘浓度和管道参数及管道内粉尘浓度,结果显示净化前后通风量分别为6647m^3/h、6347m^3/h,车间内粉尘质量浓度治理前后分别为29.5mg/m^3、9.8mg/m^3,净化效率为67%。从本次结果指示,通风管道密闭性良好,净化效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西铁东车辆段钩缓车间面积 43 2m2 ,作业场地小 ,工种多 ,焊接工作量大 ,烟尘污染较为严重。车间空气状况直接影响作业工人身体健康 ,从改善车间环境降低空气锰尘浓度 ,保障作业工人健康出发 ,郑州铁路局和西铁分局投资 ,委托西铁分局工业除尘设备厂按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设计安装滤网式通风除尘系统 ,该系统由 8个单臂回转活动罩口及 8个侧吸式罩口、机电控制 (变频 )设备、风机、电机、沉降室和若干管道组成。经测试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1 监测项目与方法1 1 在工作和通风除尘设施正常运行情况下 ,按《污染源统一监测分析方法》规…  相似文献   

9.
货场蓄电池充电间在充电作业过程中,产生大量硫酸雾对人体危害较大,必须采取通风净化措施进行治理。根据现场情况,对原充电间进行了改造,重新设计制作了充电槽,充电槽两侧加装送、吸风装置,在槽内充电的蓄电池上方形成一层横向空气幕,使有害气体不经过作业人员的呼吸带,改善了作业环境,方便了工人操作,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洛阳车辆段段修车间在维修制动梁及钩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焊补作业,作业环境中的电焊尘质量浓度高达14.3mg/m^3,严重超标。为了降低车间内的粉尘浓度,避免工人尘肺病的发生,该段由铁道部劳动卫生研究所设计,路局投资对制动梁、钩缓间的电焊尘进行了治理。为了检验其治理效果,我站对其电焊尘净化系统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车间内的电焊尘质量浓度由原来的14.3mg/m^3降至4mg/m^3以下。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导坑法施工掘进作业各工序、掘进循环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接尘量和离掘进面不同距离各工序粉尘分散度。调查持续近一年,共测定5次,每次连续3d。结果显示:平均掘进循环周期为536.11min,每循环接尘时间为429.74min,每工班8h接尘时间384.76min;TWA9.22mg/m3,工班接尘量为73.77mg·h;各产尘工序以打眼时粉尘颗粒径最大,离掘进面距离越远粉尘粒径越小;而炮后则以离掘进面16m处粒径最大;各工序粉尘分散度以粒径<5μm的占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充电检修作业的不妥之处和机车密闭电池爆炸的两个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电池爆炸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隧道施工中柴油机废气浓度测定及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发现,当NOx含量在5 ̄15mg/m^3、CO含量在60mg/m^3以内时,作业工人无不适反应。在NOx含量超标5倍、CO含量超标2倍时,作业工人则出现竦眼等症状,其发病人数随空气污染程度加重而增加。为解决废气污染,确保作业工人身体健康,提出了正确使用净化剂;燃油中采用减烟节能增效剂;加强有效通风、机械保养及个人防护等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铁路有害作业普查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摸清全路目前有害作业污染现状,给今后治理提供基础材料,按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定[1~13],进行普查。结果表明,全路有害作业点24100个,接触有害作业人数382312人,有害作业点达标率为59.3%。为实现铁道部“九五”期间尘毒作业点总达标率80%的要求,还需对客车整备库烟尘、噪声振动、铸造粉尘、隧道开挖粉尘及运营隧道烟尘等项目进行攻关,还需将电焊烟尘、充电间酸雾、采石水泥粉尘、喷漆混苯等有害作业已取得的治理经验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根据客车分散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1将发电机供电工作电压提高至直流64V充电,50V充电,50V供负载,并在电源与负载间加开产式稳压装置;2发电机提高电压后,如对激磁绕组重新设计,可减少控制箱失控时烧电机;3将控制箱锗PNP三极管改为硅NPN三极管,可节省1只三极管,提高热稳定性。还提出对逆变器,电扇,绝缘监测方法等几条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6.
地下铁道空调客车卫生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铁空调整客车车厢内CO2体积分数随客流量增大而增高(P〈0.05),相同客流情况下不同断面CO2体积分数及风量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车厢内新风量为15.2m^3/(人.h)风速小于0.5m/s,当车内人数达280人时,CO2体积分数达0.153%(温度在25.1~28.8℃之间,相对湿度在66.5%~71.5%之间)。  相似文献   

17.
半穿式桁梁横向振动研究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叙述在重载货物列车以70km/h以上速度通过跨度44,48m半穿式钢桁梁时的测试结果及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半穿式桁梁横向振幅过大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使用单侧小车式及SJQ-1型手提式静电喷漆机,在关闭门窗无通风排毒装置条件下,对内燃机车外壳进行表面喷漆作业,测定结果表明,两个喷漆作业场所均检出苯,且最高浓度达69.6mg/m ̄3_n,为国标的1.74倍。  相似文献   

19.
乙醇在机体内代谢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名志愿者按40ml/m2体表面积饮服酒精度55%的白酒后。每隔10min和30min分别收集终末呼出气和尿样一次,以上样品随即用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乙醇在呼出气、尿液中的平均半排期分别为2.1h和1.6h,降至检出限以下的时间为3.4h和4.7h;通过呼吸道、肾脏的排出量分别占摄入量的15.9%及0.63%。  相似文献   

20.
为制定预防危毒品为站污染措施,采用空气耗氧量(AOD)指标对吉林北危毒品库站污染状况进行测定,对工人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站危毒品库房中AOD含量在10.2 ̄37.5mg/m^3范围,平均含量17.5mg/m^3,明显高于普货库房和清洁区AOD含量,存放或装卸液态有机毒物空气中AOD含量较一般固态有机毒物高;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站作业工人呼吸性疾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普货站作业工人患病率。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