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京九铁路阜九段一点多址数字微波施工通信系统的构成,施工通信和施工期间临管运输中的行车调度电话,站间行车电话等铁路专用通信在一点多址施工通信中的实施方式,以及一点多址施工通信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调车场雷达微波对人体危害情况探讨上海铁路局中心卫生防疫站(200071)张涛上海铁路局南昌分局卫生防疫站陶琪涂敏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蒋蕾对使用TZ-103型测速雷达装置进行货物列车编组作业过程中,微波辐射的职业危害情况进行初步调查认为,维修人员在作业场...  相似文献   

3.
铁路中间站通信机房是安装铁路运输通信设备和铁通骨干传输中继设备的重要场所。2005年9月30日铁通吉林分公司长春北站和2005年10月15日甘肃分公司兴泉堡站通信机房,相继发生了火灾事故,造成铁路专用通信中断,严重影响了铁路运输生产,同时造成骨干传输网切换。由于中间站通信机房大都为无人值守,而且建成年代久远,防火设施不全,监控手段落后,因而成为防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日常维护中容易为大家所忽视。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低强度微波辐射,对微波接触者可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在血液系统上表现血小板偏低和贫血倾向,微波辐射可导致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异常。  相似文献   

5.
对广东三家微波炉厂的生产场所及15种型号的成品微波炉漏能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6名检测岗位工人距离微波炉(未上外壳)40cm处,微波辐射的功率密度平均为17μW/cm2(4μW/cm2~60μW/cm2),仅一个点超标;6种型号(未上外壳)微波炉5cm处,微波辐射的功率密度平均为194μW/cm2(1μW/cm2~1002μW/cm2),只有一种型号超标;在15种型号的成品微波炉5cm处,微波辐射的功率密度平均为126μW/cm2(1μW/cm2~860μW/cm2),均未超标。微波炉的不同部位微波泄漏主要是视屏窗、门缝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推进铁路技术站智能化建设已成为当前阶段车务技术应用发展的趋势.通过分析我国铁路技术站相关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梳理未来技术站作业的通讯需求,结合目前通信手段无法满足未来技术站生产作业智能化的问题,提出5G技术与铁路技术站作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与融合架构,最后基于5G技术的低时延、高可靠、大容量等技术特点的优势,探讨5...  相似文献   

7.
羊城铁路总公司广州-坪石区段沿线各车站均接入路由器和计算机访问终端,构成调度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武广SDH 155Mb/s光传输设备,在各个车站上下2 Mb/s通路,沟通站与站之间计算机的互访,及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和羊城铁路总公司对下面各个站的通信.若通信机械室与运转室同在一座楼(楼上楼下)时,通过同轴电缆(75-2-1)直接连接南北2Mb/s通路.  相似文献   

8.
为填补企业铁路调车作业安全技防设备短板,通过分析企业铁路小运转模式下调车作业特点,在现有国铁STP系统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车地通信方案及本务机车选站方案,提出一套融合公网通信技术和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STP控车模式:在企业铁路调度中心设置地面中心服务系统,各车站不设置车站设备和地面应答器,依靠成熟的公网虚拟专用网络(VPN)通信技术完成车地通信,利用北斗卫星定位技术完成选站注册,实现对整条线路上所有作业机车的集中跟踪控制。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有效防止企业铁路调车作业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铁路安全运输畅通,并且具有基础设施复用、投资少、见效快、利于推广等特点,为企业铁路安全技防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辐射井降水技术及其施工工艺,并结合北京地铁5号线蒲黄榆站一天坛东门站区间玉蜓桥下辐射井的施工过程,对辐射井的竖井及水平管的单价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既有货检作业模式以人检为主,视频仅作为一种安全辅助手段,安全保障不足,现场作业量大,设备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从江村站布局及既有货检作业流程出发,分析江村站铁路货检作业现状,提出存在的问题。结合广州局集团公司战略部署,提出江村站货检作业流程优化方案,明确安全保障措施,归纳优化效果。经过广州局集团公司试点一年以来,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大幅提高机检比例,现场人工检查作业量大幅减少,减员增效取得成效。江村站货检作业流程优化的探索与实践,为货检站货检作业流程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传统作业调度通信已难以满足货检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要求,提高货检作业的信息化水平,解决传统作业调度通信在语音、数据、运维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编组场通信新的研究课题。对LTE组网方案与铁路编组场既有通信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阐述论证了LTE是未来铁路编组场无线覆盖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铁路中间站调车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中间站调车作业特点,从作业规范、铁路设备、职工素质等三个方面分析影响中间站调车安全因素及其内在关系,为中间站调车安全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铁路通信现状及战备通信现状的分析,提出如何解决铁路通信二站应急无线引入系统方案,并从通信系统理论上对其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铁路货运车站在生产作业中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问题,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设计了铁路货运车站生产作业管理系统。该系统以站场图形化界面为基础,通过多点组播、请求应答和时钟同步等数据交互技术,实现了车务段作业计划远程接收、作业状态自动反馈、运转作业及货运作业的图形化集中管理、操作流程安全卡控等功能。实践证明,该系统构建了货运车站与车务段之间生产调度指挥的信息通道,提高了车务段管辖范围内货运车站生产管理透明度和作业实施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铁路轮渡站作业流程、作业方式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能力的计算办法,提出轮渡站的作业时分标准,根据影响轮渡站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阐述提高铁路轮渡系统能力的主要加强措施,提出铁路轮渡站的作业能力应为港口系统和铁路系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在编组站日常作业、施工作业和维修作业中涉及作业过程的联防通信、可视化通信、人员安全、视频监控等并未有机结合的应用现状,借助5G+北斗技术将物联网感知信息实时传递至中心,并借助以云计算、大数据、ICT融合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推动编组站智能化建设,在统一的可视化生产作业管控一体化平台上承载各类智能化业务,将进一步提升编组站车、机、工、电、辆的调度指挥、生产作业、养护维修等各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为编组站提质增效、安全生产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车站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人员作业安全性,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基于黄骅港站既有监控、监测、调度通信等设备现状,结合车站在实际生产作业和管理中对视频业务的需求,分析视频系统利旧、可用性及智能化等要求,采用增强现实和视频分析技术,设计开发黄骅港智慧车站立体防控云防系统。通过现场验证,该系统在有效保证调车作业安全的同时,降低了室外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减少车站作业人员数量,可解决黄骅港站不同业务场景的管理问题,为铁路智慧车站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综合铁路和海运行业对港站的定义并考虑集装箱进出口业务流程及作业主体,对港站重新进行界定。通过分析港站相关业务主体及职责,以铁路卸车装船和卸船铁路装车为例,探讨港站进出口作业流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港航企业和铁路在作业层面上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铁路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在生产作业、安全保卫、运输指挥等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广州东动车所是动车组列车与客运列车停靠、检修的场所,安全防范要求高,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非常重要。通过建设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技术手段加强场所的安全管理,来保障动车组列车与客运列车停放、检修全过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余蓓 《科学技术通讯》2002,(3):26-28,38
本文论述了铁路国境站的定义、种类、运输作业流程以及既有国境站的概况,并且从铁路国境站的综合能力,国境站规模的确定等方面对国境站的规划与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