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新海港码头现状以及发展要求,针对滚装码头实际运行能力能否满足运输需求、尤其是高峰期段码头能力适应性问题,通过建立滚装码头港航系统仿真模型,模拟客滚船港内作业流程,并对不同工况下高峰期段客滚船作业和运营进行重点分析,进一步剖析影响码头通过能力的因素。通过研究认为,在新海港区滚装码头建设过程中,对水域条件、船舶操作等因素对码头能力的影响考虑不足,致使部分新增码头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建议在类似工程规划建设中,加强航道能力、港池能力、码头能力与陆上配套设施能力协调的研究,以保障各系统能力均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港危险货物作业码头现状的分析,依据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必须实施"危险货物港口作业认可"、"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申报"和"危险货物作业场所建设审批"等制度,从港口规划、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的投入,作业范围的许可、人员资质认定、企业市场准入,以及安全设备和事故救援体系的建立等环节加强港口危货作业安全的监管力度,探索运用危险源与事故隐患的多层次监控,推进港口码头企业按照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建立重庆港危险货物码头安全管理不可避免的被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3.
<正>0 引言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跨海运输工具,客滚船发挥着巨大的海上桥梁作用。渤海湾是我国客滚运输业的标杆区域,对我国乃至世界客滚运输业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目前,渤海湾90%以上的客滚船为艏艉开门型,船舶结构的特殊性决定其靠泊码头必须配备升降岸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艏艉开门型客滚船靠泊码头的范围。为提高艏艉开门型客滚船的作业区域,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有必要研究艏艉开门型客滚船如何靠泊无岸桥码头。笔者以客滚船"渤海晶珠"轮(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4.
<正>为落实交通运输部提出的"琼州海峡客滚船人车分离"要求,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委托中国船级社对琼州海峡运营的客滚船和码头情况开展专项调研,并就船舶的改造方案进行初步可行性评估。调研组通过分析相关船舶图纸,以及对实船、码头开展现场调研,了解了各港口靠泊方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客滚船供乘客登离船的通道和船上乘客处所情况、人车上下船及在船上积载/乘坐的实际情况和码头管理措施;讨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标准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由长江船舶设计院为上海亚通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申崇线快速客滚船”于2001年4月10日顺利通过方案设计审查,转入技术设计阶段。 今年,上海亚通股份有限公司为落实上海崇明县委、县政府“60—90”工程的总体部署,投资3 000万元新建两艘快速客滚船;长江船舶设计院根据多年来在客滚船设计上的成功经验,深入细致地进行了方案论证,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此方案得到了上海亚通股份有限公司的肯定,双方于2001年3月5日签订正式设计合同。 “申崇线快速客滚船”船长69.5 m;船宽11.8 m;满载吃水1.9 m,可装载5 t标准东风车19辆,载客250人,航速18 kn;在设计中为克服吃水浅、航速高的矛盾,采用尖头双尾船型,以经济的功率达到了船东的要求,使上海吴淞宝杨路码头到崇明南门的航行时间由现有客滚船的1 h40 min缩短到1 h以内,达到了“60—90”工程水上航行时间60 min的要求。 刘浩黎大江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执行我国关于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切实减少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识别及管控危险源是关键。文中厘清了危险源的定义及分类;明确了第一类、第二类危险源的识别方法,针对不同分类提出了管控危险源的方法,进一步提升了港口生产经营单位的规范性与安全性,有效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8.
<正>石岛港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石岛港加快商船码头的建设速度,石岛新港的2万和5万吨级泊位陆续投入使用,商船进出港艘次快速增加。石岛港现有3条中韩客滚船航线,每周9班。石岛港商船、渔船码头泊位混杂,渔船众多且经常阻塞侵占商船航道,为商船进出港及安全靠离泊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本人在石岛至仁川航线的客滚船上任职多年,现将对港口的认知及进港航法总结如下,供同人参考。1 石岛港概况石岛港位于山东半岛东南端的石岛湾  相似文献   

9.
首钢秘鲁圣尼古拉斯港码头改造工程码头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港码头需要进行装船机的更新和提高码头东侧泊位的停靠能力,考虑采用在现有码头结构承受能力上的装船机改造方案。文章从静力及动力两个方面对圣港码头结构在正常使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各构件的受力进行了初步分析,经过码头核算得出结论:通过对现有结构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补强修复工作,在严格控制临界作业标准的前提下,码头结构的整体是安全的。可以进行老码头的加固改造。  相似文献   

10.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规划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堆场的总体规划,使自动化码头堆场作业能力、作业效率满足自动化码头整体作业能力、作业效率的要求;通过堆场的设计,实现自动化堆场的各种功能,满足堆场安全高效作业的要求。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能力、功能区域、场区数量、场区长度、场区宽度、堆码层高等规划设计要素进行研究,并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堆场规划设计为例,阐述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黎斌 《中国海事》2008,(3):57-59
文章根据内河危险品码头的现状,分析其不足和原因,依据现有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码头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对新建、改建、扩建码头的安全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LNG船、FSRU、岸基码头三者之间的通信没有统一控制的问题,基于控制中心的思想确定船岸及船船连接系统架构;依据SIGTTO规范对于光纤连接和电气连接通道的设定,对现有闲置端口进行新的功能定义,使得系统能够同时进行语音、系泊数据、含LNG的ESD,以及含CNG的ESD通信传输;采用双电气连接设计,保证能够兼容更广的码头类型;并制定ESD和ERS的操作程序,保障作业安全,设计方案符合规范、行业标准及安全作业要求,能够为FSRU的三方联动作业通信提供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从湛江海事局获悉,为保障岁末年初琼州海峡客滚船运输安全, 12月20日夜间,湛江徐闻海事处对辖区客滚船酒后驾驶、酒后值班等严重危及船舶航行作业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了突击检查,有效震慑了此类违法违规行为。12月20日夜间,湛江徐闻海事处抽调精干执法力量开展了"防酒后驾驶"突击检查行动,对停靠在海安港、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重庆港忠县港区一期工程,对施工区域的位置、前沿线等进行分析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长江干线通航标准》等法律法规要求,开展了航道布设、航标配布方案,提出了航道维护与通航安全保障措施,解决码头施工影响区域施工与通航的矛盾,保障航道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通过对法律法规对船舶生活污水排放监管要求的简要介绍,分析目前琼州海峡客滚船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如何防止琼州海峡客滚船生活污水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为满足IMO船舶安全返港与有序撤离和弃船的要求,结合中国船级社在客船、客滚船、特种用途船方面审图、检验经验和相关研究成果,制定了《实施IMO安全返港和有序撤离要求指南》。该指南包括6章内容,规定了支持安全返港的系统要求、安全区;支持有序撤离的系统要求、系统能力的评估、检验和试验等内容。给出了解决满足安全返港和有序撤离要求的思路和方案,可为客船和客滚船的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推动集装箱码头岸边作业无人桥板头化,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降低现场作业风险和人员占用率,设计岸桥特殊作业警示系统。警示系统基于岸桥控制程序开发,实现人机分离、人车分离,提高码头作业安全标准,对于启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码头附属橡胶护舷的设计对船舶靠离泊作业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在码头工程的通航安全评估中应对其选型的合理性和布置的适应性进行论证。橡胶护舷的选型不仅要满足一定的力学性能标准,平面布置更要满足一定的竖向与横向布置原则,以兼顾不同类型和大小的船舶靠泊要求,并有效保障船舶和码头的安全。文中的研究对码头附属橡胶护舷配置的合理性评估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峡两岸客滚船直航的逐渐常态化营运,台湾海峡的通航环境日益复杂.为确保直航客滚船的通航安全,基于海峡水域交通特点及两岸港口现状,通过对海峡西侧水域海损事故的统计分析,应用专家调查与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相结合的方法对两岸客滚船通航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并对识别出的气象因素、船员(旅客)人因因素、交通因素、航道和码头因素、船舶因素、管理因素6个危险源进行评估分析,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码头可作业率决定着码头建成后的通过能力,对工程设计至关重要.在国际工程中,业主和咨询工程师通常会对码头可作业率提出明确的要求.但是,国内项目对于码头可作业率的要求相对模糊.通过对国内码头可作业天数分析方法的调查,发现国内通常采用简单的统计叠加分析法,根据船舶作业标准的限值扣除不同因素(如:风、浪、流等)影响码头可作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