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聪荣 《中国船检》2010,(2):92-94,122
近来,索马里海盗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也不时耳闻航行于索马里海域的船舶被海盗劫持。船东出于保护船员人质安全,同时也为了船货安全,不得不向海盗支付大笔赎金,而船东为向船上货物所有人摊回部分赎金,在船舶抵达下一港口时宣布共同海损,要求货主提供共同海损担保,否则,船东有权滞留货物。这时,货主(被保险人)会要求保险公司根据货运险条款承担保险责任并出具共损担保函,但是保险人对于海盗行为下的海盗赎金是否可列入共同海损分摊存在争议。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双方对该问题存在分歧,形成目前海上保险争论焦点之一,也是保险业界当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2.
郭会玲 《世界海运》2012,35(6):53-56
从索马里海盗行为特点入手,对索马里海盗赎金的性质从合法性及法律地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可将船舶和货物的赎金列为共同海损中的替代费用。而对于海盗赎金的理赔分别从船货赎金和人命赎金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解决海盗赎金理赔的可行方法及注意事项,期望对解决索马里海盗赎金理赔的法律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刘潇 《水运管理》2010,32(4):42-44
为解决海盗赎金问题,从海盗行为的定义出发,比较我国与伦敦保险人协会相关保险条款的异同,并结合案例分析赎金的性质,对船舶所有人提出就赎金主张共同海损从而得到分摊以弥补损失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4.
索马里海盗赎金能否理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久以来,船东为了赎回被海盗扣押船舶、货物和人员而支付的赎金可以作为共同海损牺牲向货主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要求分摊损失,或者作为保险损失要求向有关利益的保险公司索赔,这已成为航运惯例,这无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周家郜有支持这种惯例的判决案例和相天法条。这种赎金一般属于财产险中船舶险范畴,而船舶险又分为一切险和全损险(或推定全损)两种。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船东为了赎回被海盗扣押船舶、货物和人员而支付的赎金可以作为共同海损牺牲向货主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要求分摊损失,或者作为保险损失要求向有关利益的保险公司索赔,这已成为航运惯例,这无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周家郜有支持这种惯例的判决案例和相天法条。这种赎金一般属于财产险中船舶险范畴,而船舶险又分为一切险和全损险(或推定全损)两种。  相似文献   

6.
孙丹 《中国水运》2006,3(2):198-199
从共同海损的理算入手,通过介绍共同海损理算的概念、理算依据、理算规则以及共同海损中分摊金额的计算,阐述了共同海损分摊纠纷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航海》2017,(1)
《海商法》第一百九十七条关于共同海损分摊的规定中,"航程中一方的过失"应理解为"航程中一方对共同海损的损失不能免责"。《海商法》调整的海上货物运输与《合同法》调整的沿海货物运输中,承运人的归责原则是不同的。在国内沿海货物运输中,承运人对共同海损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失不能免责的,对承运人要求货方分摊共同海损的请求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8.
船舶发生海损事故后,区分单独海损与共同海损是船货等各利益方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着重介绍了各种情况下两者的区分方法,以及常见的共同海损牺牲和费用,并举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围绕承运人过失与共同海损的关系问题,以法律规范解读、理论观点剖析和司法实践评价为方法论,依次分析承运人过失对共同海损成立和共同海损分摊请求权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结论和展望,希望引起更多同仁对该问题的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王英鸽 《中国水运》2006,6(12):260-261
结合国际上处理共同海损与各方当事人之间过失的不同立法例,阐述了共同海损的成立、理算以及分摊与过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倪湧 《航海》2005,(3):41-42
共同海损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安全,有意地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共同海损应当由受益方按照各自的分摊价值的比例分摊”。共同海损制度确立的目的,是对海难救助和自救的鼓励。当风险来临时,牺牲船、货之一部,或支出少量费用,以保全船、货之大部。这种遭遇共同危险,为了共同利益而造成的特殊牺牲和支出的特殊费用,由船、货双方共同分摊,是符合各方利益的,也为各个国家所接受。共同海损制度的确立,它既鼓励外来的救助,更鼓励用本船的设备和货物进行自救。我国海商法第一百九十七条还规定,“引起共同海损特殊牺牲、特殊费用的事故,可能是由航程中一方的过失造成的,不影响该方要求分摊共同海损的权利:但是,非过失方或者过失方可以就此项过失提出赔偿请求或者进行抗辩”。由此可见,共同海损的原则就是“先理算,后分摊”、“先分摊,后追偿”。本案就是在共同海损已经分摊的情况下,被分摊方向过失进行追偿,法院依据海商法的有关规定,作出了合法的判决。  相似文献   

12.
高秋颖 《世界海运》2014,37(11):54-57
共同海损制度是海商法领域最古老的制度之一,也是海商法所特有的一种制度。这一制度曾为航海业的兴盛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实现海上货物运输中公平分担风险、维护船货各方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共同海损的理论和司法实践,对共同海损行为的几大构成要件、保险人的赔偿责任及共同海损理算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认为区分共同海损牺牲和共同海损费用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区别会直接影响到被保险人取得补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中国<海商法>和<197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对共同海损制度的规定,阐述了过失行为与共同海损成立的关系,解释了可免责的过失和不可免责的过失两个方面对共同海损分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共同海损分摊债权的担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昌桃 《水运管理》2006,28(5):19-21
分析我国《海商法》中共同海损分摊债权的担保问题,着重从货物留置权及船舶优先权两个方面剖析我国《海商法》在这一问题上的缺陷,即偏重保护船方利益、忽视有共同海损分摊请求权的货方利益,提出相应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一、对共同海损分摊制度的看法 同空运和陆运相比,海上运输存在着更大的风险。船舶在海上航行中,遭遇到共同危险,为了船、货等的共同安全,有意而合理作出的特殊牺牲或支付的额外费用,由受益方按其价值比例分摊,这一基本原则是公平合理的。其次,共同海损分摊制度已有很长的历史,目前已为国际上的航运界、保险界和贸易界所普遍接受,它的运转基本上是良好的。如果不能找到一种比它更好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来替代它,那么,就不可以也不可能全面彻底地取消现行的共同海损理算和分摊制度。 二、对改进共同海损分摊制度的意见 任何一种制度都不会十全十美,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绝大多数人都承认,在目前的海上保险制度下所进行的共同海损理算和分摊,有时是很费时和费钱的,并且给各有关方增加了不少的额外工作。因此,可以采取如下一些简化共同海损理算和  相似文献   

16.
共同海损及其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廷中 《世界海运》2002,25(6):47-49
1 共同海损的概念 在航运界,提起共同海损问题,人们都不陌生.但是,对共同海损的内涵,人们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共同海损是指共同海损事故,有的说是指共同海损损失,有的说是指共同海损分摊,也有的说是指整个共同海损制度.可以说,上述说法都正确,但又不尽全面.其实,共同海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共同海损,就是指上面所说的各种情况,例如,人们有时说,某某船发生了共同海损(这里所说的共同海损就是指事故本身而言,其中既包括因采取共同海损措施而牺牲的物质,也包括因此而支付的有关费用);而广义的共同海损则是指共同海损法律制度,具体地讲,就是指在同一海上航程中,当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遇共同危险时,为了共同安全,有意而合理地采取措施所直接造成的特殊牺牲、支付的特殊费用,由各受益方按比例分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赵亮  胡晓强 《世界海运》2010,33(8):38-41
在索马里海盗行为发生后,对于被海盗劫持的货物能否认定为全损,英国法院给予了最新的解读和判决。英国法院认为,暂时地丧失占有权但不是货物所有权,不构成货物不可挽回的丧失。索马里海盗占有货物目的是索要赎金,货物可以通过支付赎金而被返还。因此,由于索马里海盗扣押货物而主张货物全损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8.
王洪猛 《世界海运》1997,20(1):41-42
分析在共同海损牺牲共同海损费用以及共同海损分摊几种情况下,如何确定船舶不足额保险时,保险人赔偿责任的问题,并讨论了在船舶不足额保险情况下的空船共损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以来,世界范围的海盗事件逐年在增加且增加幅度大.海盗队伍逐年扩大,人质数量逐年增加,受劫船舶数量递增,赎金逐年高涨.有关数据表明,2007年以来索马里海盗活动频繁,导致全球海盗袋击活动再次活跃,2010年已达近十几年之最.海盗袭击每年给全球航运业造成70亿至120亿美元损失,其中包括赎金和安保费用等.  相似文献   

20.
索马里海盗杀人劫船,索要巨额赎金,严重威胁过往船舶的安全,船公司为此遭受巨大损失,打击和预防海盗已是当务之急。通过分析索马里海盗现状特点,提出具体预防、反击武装海盗措施以及过海盗区的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