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口国监控(Port State Contr01)缩写为PSC,也叫港口国监督、港口国检查或港口国管理,是指港口国当局对抵港船舶依法实施的以船舶技术状况、操作性要求、船舶配员及船员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为检查对象,确保海上船舶、人员及货物安全,防止造成海洋船舶污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较早实施港口国检查并要求较为严格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及欧洲一些国家。下面就日本的港口国检查情况做一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从PSC检查看我国老龄船舶的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SC检查即港口国检查,是指各港口国当局对抵港的外籍船舶实施的以确保船舶和人命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为目的,以船员及船舶技术状况为对象的专门检查.随着ISM规则的生效,国际海事组织(IMO)、各国主管机关以及一些地区性合作组织,都加大了PSC检查的力度.  相似文献   

3.
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历来以对船舶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要求最高,检查最严而著称,应该说是港口国监督最高层次检查的典范。"9.11"事件后,美国开始对抵港船舶进行专项ISPS保安检查,之后将港口国检查PSC和保安检查ISPS合并检查。根据现行适用国际公约、美国法规、联邦法典,适时修订外籍船舶检查程序,并根据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王成宝 《中国船检》2003,(11):67-68
美国港口国检查一向以对船舶安全与防污染要求高而著称,近期ISM/PSC检查力度又不断加大,船舶ISM体系的规范性与系统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现笔者结合在查理斯顿港亲身经历港口国检查的实例,谈一谈赴美船舶应注意的事项,熟悉《美国海岸警备队外籍货船检查手册》,做好迎检准备.以确保ISM/PSC检查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5.
MARPOL73/78公约附则IV制定的目的是防止船舶生活污水对海洋环境的污染。该附则也是港口国检查官对国际航行船舶进行港口国检查的依据之一。文章首先详细分析了该附则的要求,对附则内容和检查要点进行分类和汇总,然后按照港口国监督检查的一般程序详细分析了检查的过程和应该注意的细节,并且针对检查中容易出现争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港口国检查是以确保人员和船舶安全、预防海事事故、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为目的的专门检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港口国检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从大量模糊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船舶缺陷数据分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船舶数据中发现数据间的关联规则,从而提高港口国检查的工作效率。本文研究Apriori算法,针对该算法的不足进行改进,实现了基于改进Apriori算法的船舶缺陷数据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海运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对海上人命安全、防污染要求越来越高,USCG监督覆盖范围越来越广泛,受检外籍船舶逐年增加,船舶缺陷处理措施也越来越严格。经过多年的严格检查,使在美的外籍船舶不论从船舶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在实质上,许多低标准船舶取消挂靠美国港口计划和改挂PSC检查较松的港口国港口,这也导致挂靠美国港口的外籍船舶滞留率和强制行动下降。  相似文献   

8.
<正>一、发达国家船舶入境管理检查比较世界上各港口国家为了加强船舶入境安全管理,避免人身伤害及船舶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将不符合标准的船舶挤出航运市场,分别根据巴黎备忘录、东京备忘录制订了严格的港口国船舶  相似文献   

9.
二月的阳江港海风习习,煤灰弥漫的8号泊位上,停靠了一艘5万吨级的外籍船舶.一个娇弱的女性的身影正从驾驶台向外走,往救生艇登乘梯上攀爬,准备到甲板上检查救生设备. 她就是目前广东唯一的港口国监督(PSC)女检查官——王国芬.港口国监督(PSC),是由我国海事部门根据国际公约对在我国管辖区域内作业或到访港口外国船舶所进行的安全检查,主要以船舶技术状况、操作性要求、船舶配员以及船员生活和工作条件为检查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气候变化下,航运业环保监管加强。国际海事组织更新监督程序,强化环保要求。聚焦MARPOL公约修订,探讨航运挑战与建议,共促可持续发展。《港口国监督程序2023》对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MARPOL)公约附则Ⅵ相关检查内容进行了修订。本文从这部分内容着手,围绕附录2(关于船舶滞留的导则)、附录18(MARPOL公约附则Ⅵ港口国监督检查导则)相关内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港口国监督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国监督是港口当局对抵港的外籍船舶实施的以确保船舶和人命安全,防止海洋污染为目的,以船员、船舶技术状况和船舶管理状况为对象的安全检查.普遍认为港口国监督全球化发展是突破发展瓶颈的发展之道.我国作为航运大国,只有正确把握港口国监督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逐步完善国内的港口国监督立法,建立高素质PSCO培养机制,并增强我国的履约能力和FSC执法水平,才能借港口国监督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实现从航运大国到航运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港口国检查(简称PSC检查)实施20多年来,在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和防止船舶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而如今国际上关注海事安全和海洋环境的意识的增强对PSC检查的要求更加严格,本文主要分析了PSC检查的最新动态,并结合当前形势进一步提出船舶应对PSC检查的具有建设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上海海事局制定、颁布了《“上海绿色船舶”评选办法》,规定持有“上海绿色船舶”标识的外国籍船舶将享受免予港口国监督检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享受上海海事局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实施“上海绿色船舶”标识是目前国内对外籍船舶开展诚信制管理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14.
PSC检查是港口国对抵达国内港口的外国籍船舶实施的监督管理,其目的是保证外国籍船舶能够满足适用的国际公约的标准和规定.对于在PSC检查中发现的低于公约标准的船舶,港口国往往会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其中最为严厉的是滞留船舶.下面笔者试从我国PSC船舶滞留工作出发,对PSC船舶滞留的公约和法律依据、性质、以及造成滞留的原因、责任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港口国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与排除低标准船舶,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和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以及对船旗同海事主管当局履约的监督和补充。船舶消防与救生设备一贯是PSC检查的重点。消防和救生设备的维护保养是船舶安全航行最基本的要求,各区域港口国控制备忘录的签署国以及港口当局根据国际海事组织决议案A.787(19)22、A.882(21)23有关港口国管制第一章规定,为加强海上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及改善船上生活与工作条件,并防止次标准船活动,可采取滞留船舶,即要求该船舶在采取纠正该缺陷项目之前禁止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上海海事局制定、颁布了《“上海绿色船舶”评选办法》,规定持有“上海绿色船舶”标识的外国籍船舶将享受免予港口国监督检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享受上海海事局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措施。实施“上海绿色船舶”标识是目前国内对外籍船舶开展诚信制管理的首次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海事》2007,(1):18-18
2006年,中国海事局对3986艘外籍船舶实施了港口国监督检查,发现并纠正缺陷24234项,对315艘缺陷严重的船舶实施滞留措施。与2005年相比,单船缺陷率由5.3个增加到7.1个,滞留率由5.9%增加到7.9%。  相似文献   

18.
东京备忘录NIR借鉴了巴黎备忘录新检查机制的主要内容,对原检查机制进行了全面、彻底地修改。在船舶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上,东京备忘录NIR引入了承担船舶安全和防污染责任的船舶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绩效作为评估船舶风险的参数之一,并大幅提高了体系缺陷的分值,实现了港口国监督检查对公司直接管理的目标;东京备忘录NIR还推出了全新的选船机制,基于该选船机制确定的优先检查等级实现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船舶实施不同检查周期的目标,有助于减少对低风险船舶的检查频率,减轻该类船舶应对港口国监督检查的负担;同时,东京备忘录NIR有助于有效分配港口国监督检查资源,使各港口国监督检查机构能集中人力、物力对高风险船舶实施更频繁和彻底的检查,从而达到降低和消除低标准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港口国监督(Port State Control)是各港口国当局根据公约要求对进入本国港口的外国籍船舶所实施的检查,其目的在于借助港口国力量对航行于不同国家港口之间的船舶状况进行监督和控制,体现了世界各国在保证航运安全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方面的国际合作。港口国监督在国际海事监管中的形成和作用决定了该措施在我国海事监管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同时正确把握港口国监督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增强我们对该监管手段的理解,从而为我国港口国监督行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本文从履行IMO标准的作用入手对港口国监督在中国海事监管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港口国监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17,(2):19-21
随着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合作的不断深化,各缔约国船舶参与度不断提升,我国海事管理机关对澜沧江上外籍船舶的监管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压力。在分析澜沧江上外籍船舶监管的依据及问题的基础上,将《澜沧江-湄公河商船通航协定》与安全类国际海事公约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异同点,旨在借鉴海事公约框架下港口国监督手段,探索澜沧江外籍船舶监管难题的破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