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建友  赵勇  过燕芳 《隧道建设》2011,(Z1):381-387
软弱围岩的力学特征及其变形规律是实现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的理论基础。强度低、变形大、变形时间长、变形速度快是软弱围岩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围岩应力调整的特征及其变形规律,合理选择开挖分部和开挖进尺,切实做好超前支护,加强施工管理,按照"预支护、快挖、快支、快封闭"的施工原则,实现软弱围岩隧道安全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2.
以谷竹高速公路23标4座软弱围岩隧道为研究对象,依托该4座软弱围岩隧道的建设过程,从实践中探索如何通过开挖工艺、开挖方法、支护措施的调整,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塌方,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为类似的软弱围岩隧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软弱围岩大跨隧道施工技术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勇 《隧道建设》2004,24(3):47-50
在软弱围岩中修建大跨隧道,选择一套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正确的施工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以宝兰铁路增建二线新王家滩双线隧道的施工为例,介绍了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初期支护变形和几次坍方的处理,分析了变形和坍方的原因。并对今后类似条件下隧道的施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变形问题一直是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CRD(Center Cross Diaphragm)法是软岩隧道施工的常用工法之一。现以某地新建隧道为背景,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CRD法隧道典型断面进行变形分析。得到了以下结论:隧道变形以拱顶沉降和拱底隆起为主,施工中应注意对这两部分重点观察防护;拱腰和边墙会发生一定的变形方向转变情况;观察断面的变形会受到前后断面施工的影响,变形多发生在观察断面的前后断面开挖处。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修筑长大软弱围岩隧道的能力不断提高。该文以神(木)至延(安)铁路W9标隧道施工为例,阐述了软弱地质围岩地段隧道的施工方法、技术要领。文章强调地质预测和地质灾害预报的重要性,总结成功的做法,为同等条件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爆炸荷载作用下岩溶区隧道围岩变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采用国际上常用的爆炸荷载的计算模式,计算了朝东岩隧道爆破时的爆炸荷载,采用Ansys大型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岩溶地区隧道顶部有溶洞的围岩在爆炸荷载瞬息作用下的变形,分析结果认为:以朝东岩隧道为例,当溶洞直径为4m时,岩溶洞边缘离隧道顶部小于3m时,在爆炸荷载瞬息作用下,隧道顶部与溶洞将会贯通,产生施工危害。  相似文献   

7.
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漆国富 《公路与汽运》2010,(1):143-144,152
结合某软弱围岩隧道实体工程,对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归纳了其围岩大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的产生原因,从施工工艺、施工控制方面提出了防止软弱围岩隧道产生大变形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地应力区挤压破碎围岩隧道施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运臣  刘强 《隧道建设》2005,25(6):20-24
随着采矿、交通、水电工程的发展,许多隧道修建于高地应力区,特别是当穿越挤压破碎围岩时,极易引起隧道及掌子面不稳定,严重影响施工安全与进度。介绍了国外高应力挤压破碎条件的判别方法,对高地应力区挤压破碎围岩隧道开挖支护施工与设计方法及地层预加固技术等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软弱围岩段隧道进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房沟隧道右线隧道出口处于堆积体地质中,洞口覆盖层浅,按常规方法很难成洞,通过采取地表注浆、锚固松散体、施作超前大管棚等成洞方法,成功地展开进洞作业,保证了工期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砒霜坳隧道位于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为单向行车的双车道隧道。全长左洞755m,右洞760m。隧道最小埋深仅29.6m,所处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发育,工法转换频繁。介绍了砒霜坳隧道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所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及其辅助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1.
对风积沙地质表层、浅埋、软弱围岩的沙漠隧道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在特殊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特殊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所采取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案、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软弱围岩爆破技术等施工方法,对类似地质的隧道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勇 《隧道建设》2004,24(3):47
在软弱围岩中修建大跨隧道,选择一套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正确的施工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以宝兰铁路增建二线新王家滩双线隧道的施工为例,介绍了该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初期支护变形和几次坍方的处理,分析了变形和坍方的原因。并对今后类似条件下隧道的施工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软弱围岩隧道变形及其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宝树 《隧道建设》2011,31(1):1-17
根据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的基本规律,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尤其是日本控制隧道开挖后变形的基本对策,包括:1)控制先行位移的技术--超前支护;2)控制掌子面挤出位移的技术--掌子面补强;3)控制脚部下沉的技术--脚部补强;4)加强初期支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刘刚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289-291,308,24
随着铁道部对仰拱与掌子面的安全距离要求越来越严格,传统的开挖工法很难满足铁道部要求。该文介绍了微台阶开挖施工技术。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既保障了隧道施工安全,也提高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5.
介绍隧道软弱破碎带围岩CRD施工法。详细叙述了隧道软弱破碎围岩的开挖过程、实时监测,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比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千枚岩地质条件下的新两河关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上下台阶法和上半断面预留核心土法两种模型,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台阶长度和核心土长度进行分析,获得了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台阶长度和核心土长度.  相似文献   

17.
杨永斌  王庆  王星  黄帅 《路基工程》2023,(4):137-142
针对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开挖施工的沉降变形问题,以翁多隧道为依托,结合现场监测数据研究了“三台阶+微桩锁脚”施工技术下隧道初期支护结构的受力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两种支护结构下随着施工开挖的不断推进,围岩和钢拱架应力变化规律相近,先急剧增加并达到峰值,然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并逐步趋于平缓;累计沉降量则呈缓慢增大趋势。隧道拱顶位置处应力最大,风险最高,常规锁脚锚杆支护拱顶处围岩压力、钢拱架应力分别为0.55、74.10 MPa,累计沉降量最大值为6.70 cm,微锁桩支护时围岩、钢拱架峰值应力分别增加0.55、23.50 MPa,累计沉降量减小了3.96 cm。可见,微型桩技术方案可有效改良浅埋软弱围岩隧道结构的变形与沉降值,控制隧道变形,避免隧道因大变形导致侵限换拱,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 《隧道建设》2012,(Z1):102-104
浅埋偏压软弱围岩隧道若围岩为全风化岩,土体较为松散,围岩自稳能力较差,隧道开挖后容易出现塌方、冒顶等灾害,施工中隧道预留沉降量极难把控,即使开挖完成后也容易出现初期支护变形量较大,导致二次衬砌断面不足。京福铁路闽赣五标段金岭头隧道和童游隧道洞口段地质条件为全风化云母石英片岩,呈砂土状,地下水为孔隙裂隙水,施工中合理选用六部CD法、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和加强临时支护、反压回填等措施,控制了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保证了盾构能安全地通过风险地段。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地铁深基坑邻近隧道施工时既有隧道的受力与变形特性,以南京地铁9号线管子桥站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基坑开挖引起的既有隧道的受力与变形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地铁基坑开挖引起的既有隧道最大沉降值为7.32 mm,最大水平位移为5.74 mm,隧道变形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隧道主体沿Y方向和Z方向产生的位移远大于沿X方向产生的位移;基坑开挖时,隧道敞开段与暗埋段会产生沉降差异,施工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沉降差。  相似文献   

20.
煤系地层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施工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辉 《公路交通技术》2012,(4):115-118,125
煤系地层属隧道施工中的不良地质,施工过程中除面临瓦斯燃烧或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高风险外,其围岩大变形问题也极为突出。通过地质调查和监控量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探讨地下水对煤系地层围岩的弱化效应,分析煤层隧道大变形出现的原因和发生机理。针对煤层隧道地质体工程特性和变形特点,提出相应的隧道大变形控制方法和技术措施,总结大变形侵限段换拱的施工方法,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