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原理对内江市沱江三桥3#墩钻孔桩施工进行网络计划优化,首先根据3#墩钻孔桩施工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绘制网络计划图,计算其时间参数和确定关键线路,得到初始网络计划;然后按工作的成本斜率最小优先调整原则,合理地循环缩短部分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得到新的网络计划,并依据费用与工期之间的关系计算其所需费用,求出所需费用最低时的最佳工期;最后在该工程工期固定的条件下,按节点最早开始的先后顺序,自右向左不断地对各非关键工作的开始时间进行合理调整,直到该工程资源需要量动态曲线的不均衡系数不能再减小为止,得到优化的施工网络计划。  相似文献   

2.
马占彪 《公路》1993,(1):13-19
网络计划技术应用广泛。在实际工作中,绘制好网络计划图固然重要,而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对网络计划图进行优化更是必不可少的。优化所依据的前提条件较多,诸如时间、资源和费用等。本文叙述按时间——费用关系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3.
公路施工组织网络资源优化的启发式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于工期限定、资源均衡和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2种资源约束情况,分别提出了逐步调优法和资源分配法2种启发式算法。在工期限定、资源均衡中,通过利用平衡性指标变动公式计算非关键工序的△HR值作为工序能否进行移动的判定界限,且应用平衡性能指标HR作为网络计划实现优化的定量指标。在资源有限、工期最短中,通过计算每道工序的优选系数Pij,按其值由大到小作为各工序调整的优选准则,从而合理安排各工序的开始时间,以保证实现网络的资源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网络计划中的工期、成本优化。在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网络控制技术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按既定的目标对网络计划进行不断检查、评价、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在某市汶河大桥施工过程中 ,运用网络控制技术 ,综合各种情况 ,压缩计算工期 ,以达到要求工期的目标 ,并有效地进行了进度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利用网络计划工期与成本关系公式,研究了工期与成本关系曲线,并讨论了压缩工作持续时间的条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了工期与成本优化的步骤,从而得到总成本最低时对应的时间就是网络计划的最优工期。  相似文献   

7.
张桂生 《中外公路》1998,18(6):42-44
文中根据目前新建、改建及大型施工项目工期紧的特点,针对国内承包商资源缺乏,土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提出业主采用不同的合同方法,促使承包商自觉调动资源,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合理安排工期,达到项目工程费用与工期时间成本最低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筹划石家庄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地铁建设工期计划管理,从优化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前期工程实施方案和关键线路4个方面介绍了工期策划的技术管理,工期总策划分前期调查准备阶段、工期总策划编制阶段、工期总策划分析和论证阶段、工期总策划完善实施阶段4个阶段组织编制完成,对总工期及里程碑节点、土建工程施工工期、施工图供图计划、材料设备采购计划等9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地铁项目总工期策划,实现工期计划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盲数的概念、运算、盲数均值的基础上,以盲数理论建立了盲数施工网络计划,提出了关键线路计算模型,并对关键线路和盲数施工工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缩短公路项目施工工期的合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生 《国外公路》1998,18(6):42-44
文中根据目前新建、改建及大型施工项目工期紧的特点,针对国内承包商资源缺乏,土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提出业主采用不同的合同方法,促使承包商自觉调动资源,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合理安排工期,达到项目工程费用与工期时间成本最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市域公路网布局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市域公路网布局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的市域公路网布局单目标优化模型进行了扩展,通过将连续变量离散化和引入双层规划方法,建立了市域公路网布局优化双层规划模型,并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模型的求解,采用Visual Basic6.0语言开发了相应的算法程序,该算法尤其适合求解大规模路网优化问题。应用示例表明了所建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城市多模式道路优化,通过分析我国城市混行交通的特性,建立双层模型,对城市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进行整体设计。上层模型以各类车道数为设计变量,定义城市道路交通效率的3个指标,作为优化目标。下层模型将同时决策组合模型推广到混行交通,进行需求预测,并根据预测流量返算设计变量。设计3种启发式算法和对角化算法分别求解上下层模型,将该方法应用于淮北市的路网规划。对3个目标值各进行10次试算来检验算法,粒子群算法计算花费和解值最小;下层模型的拟合度达0.659,优于假设独立交通的拟合度0.375;优化后的路网可以合理解释不同优化目标,说明了文中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梁创佳 《隧道建设》2014,34(3):259-263
苏州市在轨道交通前2期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为了在未来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中扬长避短,使轨道交通建设与交通需求、城市发展更好地配合,有必要对轨道交通前2期工程所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通过回顾苏州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苏州市轨道交通在管理体制、公交一体化、线网资源共享、征地拆迁、质量控制和工程安全等方面的可贵经验;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控制和沿线用地配套等有待完善的方面,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完善用地控制体系和设计技术体系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航路网络规划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航路网络的科学规划是缓解空中交通运输量持续增加导致航班大面积延误以及安全运行压力增大的有效手段.将当前航路网络规划研究技术分为3大类:采用最优化问题求解思想的局部航路网络优化技术、改变现行管制方式的全局航路网络优化技术,以及新型的高速航路规划技术.文中阐述了每类航路网络规划技术的实施原理、存在的优缺点及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总结现存航路网络规划技术的3个薄弱方面:节点交通流特征的深入认识;管理层和航空器用户飞行路径选择的交互作用;交通规划理论及路面交通研究成果的更多借鉴,并指出未来航路网络规划技术发展方向将是局部规划和高速航路规划技术并存.   相似文献   

15.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换道轨迹规划时的操纵稳定性问题,基于CarSim/Simulink仿真平台建立了车辆动力学模型,构建了轨迹规划系统框架,通过轨迹信息后处理并提出了目标函数设计,进行了横向控制序列采样以保证车辆的稳定与极限性能,完成了算法对轨迹的综合评价选优。随后开展了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轨迹跟踪控制系统下的实际轨迹、最优规划方法所规划的换道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该轨迹规划系统框架及算法模型能有效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可实现冰雪路面等极端工况下自动驾驶车辆换道轨迹规划。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一种可以用于城市供排水系统规划优化过程的复杂网络理论应用策略,并将其应用于规划个案.通过复杂网络理论对某城市供排水系统进行分析,同时通过仿真分析法得到其规划优化方案的复杂网络结构熵和特征谱结果,在差值分析、minmax重投影分析、二次熵值分析的流程下,对其结构熵和特征谱进行深度分析并使其统计学特征显著化.分析后发现单纯使用复杂网络模型对方案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的特征并不明显,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算法扩增,引入二次熵值法使其数据特征更加显著.最终选择单独新建水源井B井的方案作为城市供排水方案的规划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农村公路营运网络的优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如何获得农村公路客运网的合理规划和布局是政府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文章介绍了最小树方法在农村公路客运网规划中的应用,以便为政府规划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元庆  李伶  周伟 《公路》2005,(4):16-23
针对鄞州快速城市化地区公路发展的客观要求,探讨了适宜的公路网规划技术方法。先根据快速城市化地区发展的特殊性,对公路交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特殊要求进行了分析。本着有利于地区和公路发展的共同要求,结合鄞州区公路网规划实践,对鄞州快速城市化地区使用图论、区位论进行公路网络布局的方法,对为快速城市化地区提供服务的骨架公路与其他区域内部公路的协调一致的工作步骤,对适应快速城市化地区特点的公路网规划精度、预留用地方面的要点,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必须完善其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构建新区便捷的交通体系.在上位规划和城市设计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雄安城际站及小里站区域范围交通预测模型,采用人口高限进行测试.利用模型预测与交通流线布局的互馈结果,进一步应用预测模型对流线布局进行检验分析.研究结论:在规划年限内,路网的建设规模适宜,...  相似文献   

20.
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周伟  向前忠 《中国公路学报》2003,16(1):99-103,107
从后评价的角度 ,按前后对比的思想对公路网规划进行研究 ,创造性地提出了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概念 ,偿试性地阐述了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含义、特点、内容、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公路网规划后评价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