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批与调度是生产计划与控制(PPC)的两个主要方面。针对多级、多资源约束的柔性生产线,建立了一种分批与调度集成的通用模型(GLSP)。提出了解GLSP问题的遗传启发算法,设计了针对GLSP问题的特定染色体编码及遗传操作算子。该方法在某回转体零件柔性加工系统中的应用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编组站阶段计划刚性与柔性优化的协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运用模糊集合论及系统优化的方法,考虑编组站阶段计划刚性与柔性优化的综合协调问题,通过对阶段计划中柔性概念的模糊化定义,建立了该问题的模糊混合0-1规划模型。该模型在编组站总停时最小与提高出发列车正点率等刚性优化指标及计划可实现性等柔性优化目标之间,寻求一套最合理的编线站到发线、调机安排与车流接线优化调度方案,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实例计算表明,刚性与柔性优化的结合改进了阶段计划计算机自动编制的辅助决策基  相似文献   

3.
C/S模式下的远动系统调度端网络设计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铁道学报》1998,20(4):51-55
介绍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的牵引供电调度管理自动化系统(远动系统)调度端的网络设计,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数据库分布方式、网络通信同步、数据结构转换及网络通信设计优化。该设计方案成功地应用于国内多条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调度管理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4.
针对调度集中在普速铁路应用中存在的调度员调整计划频繁、工作强度大,值班员处于小站,地域偏僻、交通不便、办公环境恶劣等问题,提出一种整体结构改动较小,功能符合《调度集中系统技术条件》(Q/CR 518—2016)规定和要求,适应普速铁路调度集中控制需求的调度集中中心站集控方案。通过调度集中系统结构优化,实现了减少调度员调整车站股道作业量,精减车站人员岗位数量等目标;通过择地设置中心站,集中车务作业人员,提高了车站车务人员的作业效率,保障了其作业环境,实现了铁路减员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14(9):I0001-I0001
2005年8月25日,铁道部运输局、信息办、信息技术中心在哈尔滨局联合召开了“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实施推进会”,18个铁路局的调度与信息部门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课题组作了“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的功能介绍;哈尔滨、上海铁路局作了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试点经验介绍;运输局调度部、信息办、信息中心领导均作了重要讲话和指示: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应用软件、统一组织实施、确保平衡有序”的原则,组织“路局综合调度系统(V3.0版)”的推广实施,力争年底前完成全路综合调度系统的升级工作,实现调度系统软件的规范管理,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为调度指挥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考虑车体柔性的货车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柔性多体系统动力进行货车动力学仿真研究。以货车C62A和罐车G60为对象,把转向架和轮对作为刚体,车体作为柔性体,对车体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用超单元概念通过界面凝聚功能对柔性车体进行预处理,组成刚-柔耦合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通过与刚性系统模型的运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车体的柔性效应对安全性的影响,仿真计算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NASTRAN(MSC)和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  相似文献   

7.
《铁路计算机应用》2006,15(5):55-55
为加快铁道部运输调度指挥中心TDCS扩容升级改造工程进度,在相关单位反复研讨实现TDCS与其他信息系统信息共享技术方案的基础上,2006年5月10日,铁路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组织召开了铁道部运输调度指挥中心TDCS与其他信息系统信息共享方案协调会,部运输局调度部、部信息技术中心,通号设计院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认真讨论,达成了一致意见。会后铁道部下发了《铁道部运输调度指挥中心TDCS扩容升级改造工程信息共享协调会会议纪要》(信函【2006】4号)。  相似文献   

8.
圣彼得堡精密机械科研院研发制造和供货的列车运行综合系统(KC皿)已有10年之久了,早在1998年就开发了列车运行综合系统的车载装置,并且通过了认证,而后在彼得堡地铁2号线的列车上进行了推广应用。其地面装置,也在4年多以前结束了试验,该综合调度系统在喀山地铁线上的应用现已全面铺开(图1)。该系统包括调度管理中心(以下称中心)、列车上的车载装置和地面上的固定装置。两年多以来,系统成功地承担着旅客运输管理和安全保障方面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铁路无线列车调度通信系统是行车调度指挥的重要通信工具。为使机车能适应不同的运行环境,目前使用能兼容不同制式的机车综合无线通信设备(CIR)。文章针对CIR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GSM-R中固定用户接入系统(FAS)的组成,比较了FAS系统与传统调度网络的优势,分析了FAS网络设计时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探讨了FAS网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谢洪 《成铁科技》2010,(1):10-11,14
本文根据《铁路运输调度规则》中对调度日(班)计划提出的要求以及要到达的目的,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运输组织经验,对提高调度日(班)计划质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铁路调度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天津铁路调度所162名调度人员进行了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显示:该人群SCL-90总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强迫、偏执因子均分也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与铁路车站工作人员比较,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均分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3.
针对面向绿色制造的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建立了以完工时间最优、能量消耗和环境影响最小为目标的调度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根据模型特点,采用机器染色体和工序染色体两种编码,并对初始种群的形成机制进行改进,采用精英策略和锦标赛法进行种群选择,两种染色体分别进行交叉和变异操作。最后通过实例对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测试,并与其他方法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青藏线的地理特点及其特殊需求,提出了用于青藏线的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FZk—CTC)的关键技术和主要研究内容,同时对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调度集中(CTC)和列控中心(TCC)是列车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借助Visual C++6.0开发平台,结合现场调度集中与列控中心的工作特色,以临时限速调度命令的设定为目标,参照现场临时限速设定流程,仿真调度集中临时限速命令的设定、列控中心对于临时限速命令的可执行性检查以及两者之间的信息交互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杭州铁路水电段综合楼,根据地基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刚性桩与柔性桩相结合的(CM)复合地基,不仅避免了原设计采用单一刚性桩穿过“铁板砂层”(粉土层)的困难,而且缩短了地基处理的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7.
作为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是一个覆盖全国铁路的大型网络系统,由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铁路局调度指挥中心、基层信息采集系统3层体系组成。随着铁路大提速,TDCS在生产运输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旦发生故障将严重干扰行车秩序,因此必须做好TDCS的日常维护工作。下面谈谈TDCS系统日常维护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传统铁路调度方式存在耗时多且难以统计的弊端,提出应当研发铁路局值班主任调度命令发布系统以满足调度工作信息化需求,并详细论述了该系统的开发工具、系统设计原理、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功能模块的作用,实现了调度命令发布管理和接收的实时性,促进了调度指挥效率和准确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钢轨波浪形磨耗形成机理及减缓措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钢轨波浪形磨耗是世界铁路近百年来致力解决的极其复杂的问题,本文根据轮对与轨道系统的弹性振动使轮轨间产生的粘振动(或粘一滑振动)是钢轨波浪形磨耗形成的基本的观点,建立了柔性轮对与柔性轨道系统横向与垂向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轮轨间的磨耗功响应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在1:5和1:1滚动试验台及现场行车上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观点是成立的,本研究还提出了能有效控制钢轨波浪形磨耗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的底层控制策略,提出了同相层叠正弦脉宽调制算法(PD—SPWM)首先,建立了MMC的控制模型,介绍了其运行特征;其次,从理论上分析了PD—SPWM算法的实现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桥臂子模块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算法;最后,在1.5MW的五电平MMC柔性直流输电(MMC—HVDC)样机上进行了相应的实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调制算法有效,且是综合性能最优的MMC调制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