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船员培训质量是决定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之一 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带动了海运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船舶数量的增加,吨位也随着航运的发展而急速增长,船舶航行速度的加快和种类的多样化,致使海上事故发生率也快速提高,对海上人命和财产安全,海洋环境和受害地区社会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和实际的损失,而各种事故的统计、调查和分析表明,人为因素在各种海损事故中发生的概率占80%,即大量事故都涉及到船舶管理和人员操作错误等人为因素.以下两起事故案例就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正>每年雾季,在我国沿海水域总会发生几起海上船舶碰撞事故。从发生事故的区域来看,船舶交通密集水域占了较大比例,传统的"三江两区"仍是主要事发区。从发生事故的船舶种类来看,大型船与捕鱼船的碰撞事故占了一定的比例,而大型船、快速船与其他船舶发  相似文献   

3.
安全畅通的"黄金航线"——透视渤海湾客滚运输安全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海上交通事故多发,被交通部列为“四区一线”重点监管水域之一,渤海湾客滚船也被交通部确定为“四客一危”重点监控船舶之一。据统计,1997年至2003年,渤海湾共发生客滚船重特大水上交通事故8起,造成300多人死亡或失踪,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而2004年至今,该水域虽发生过3起客滚船事故,但无一艘船舶沉没、无一人死亡,渤海湾客滚运输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日前,本刊记者就渤海湾客滚运输的安全管理情况走访了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  相似文献   

4.
张钧浩 《水上消防》1999,(2):6-8,17
分析了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发生的几起重大海上碰撞事故,指出发生这些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没有弄清他船动态的情况下仍盲目行驶或转向,作者对照《1972年国际海上避磁规则》中的有关要求,阐明了船舶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避让他船时用车避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的目的。利用厦门海事局VTS中心的设备进行了连续3天的交通流实态观测及海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到厦门湾附近水域的船舶交通特点,根据海上交通工程理论与方法,提出厦门湾附近水域船舶定线制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此文分析了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发生的几起重大海上碰撞事故,阐明了船舶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避让他船时采取车让措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苍南大渔湾海域近几年相继发生多起恶性船舶事故,造成了重大人身伤亡,带来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引起中央、地方政府和安全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本人通过几年对该水域发生的事故调查,普遍发现船舶存在重效益、轻安全,船员法制观念淡、素质差,船公司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并对其分析,提出加强对船公司、船舶、船员等各方面的管理建议,确保该水域船舶安全航行。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了解长江口水域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采用IWRAP MK Ⅱ软件对该水域的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该水域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频率为21.05起/a,发生搁浅事故的频率为2.298起/a,与该水域2010~2015年发生船舶碰撞和搁浅事故频率的平均值21.8起/a和1.8起/a吻合度较好。研究结果表明,该软件可用于评估港口水域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为评价水域船舶碰撞和搁浅风险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航运业不断壮大,民用和商用运输船舶日渐增多。预计到2010年,我国远洋运输量将达到5.7亿吨,远洋货物周转量约41000亿吨公里,全国港口吞吐量将达到60亿吨以上。伴随海上运输业、旅游业、渔业等的迅猛发展,重点水域船舶密度增大,船舶发生碰撞事故的风险大  相似文献   

10.
<正>0引言2008年以前,吃水大于6 m的海船进出深圳妈湾、赤湾和蛇口港区,必须在香港南部的EAST-LIMMA航道入口处上香港引航员航经香港水域,然后在香港北部烂角嘴水域香港引航员离船,再北上驶入深圳港区。为方便船舶进出港口,深圳港提出"深水港战略",从珠江口的伶仃水道至深圳西部港区疏浚1条深达13 m的深水航道——铜鼓航道,打通深圳西部港区经珠江口水域通向外海的深水通道。2009年,该航道试通航成功,标志深圳西部港区有不受香港水域制约的  相似文献   

11.
基于MAHP群决策的港口水域船舶溢油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贸易及航运业的不断增长,我国沿海船舶溢油事故也随着增长,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威胁。为了更好地控制港口水域船舶溢油事故的影响因素,本文分析、总结影响船舶事故性溢油事故的因素(宏观、微观),并利用MAHP分析其权重,确定影响船舶溢油事故的关键因素,最后提出控制港口水域船舶溢油发生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船舶会遇是海上船舶交通研究的重要方面。传统的船舶会遇研究数据采集花费巨大,而海量、实时的船舶AIS数据则真实记录特定水域的船舶会遇状况。根据海上交通工程理论和数据挖掘技术,设计了高效的从海量的船舶AIS数据中提取船舶会遇信息算法,并以厦门湾的船舶AIS数据为例,从船舶会遇的空间、时间分布,会遇船舶尺度和态势等多个角度研究分析了厦门湾船舶会遇状况。研究结果可为港航主管部门改善海上通航环境、降低船舶事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肖建兵  王德政  栾法敏 《世界海运》2009,32(9):52-53,55
我国《海商法》第165条规定:“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存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船舶碰撞是海上运输中突发的非正常事件,它直接威胁海上安全。虽然现代航海技术在逐步完善和进步,但并未彻底消除船舶碰撞的风险。相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船舶货物运输量逐年提高,船舶数量激增,并且朝大型化、高速化方向发展,这些因素导致世界各海区的船舶通航密度增大,从而使得船舶碰撞事故不断出现.通过对诸多碰撞事故的调查发现,碰撞发生后,船长对事故的处理和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正>0引言近年来,随着沿海航运经济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运输船舶数量的增长与养殖水域扩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商船误入养殖区的事件频发。商船进入养殖区,一方面会对水产养殖造成局部破坏、产生经济纠纷;另一方面可能发生渔网绞缠螺旋桨等事故,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因此,及时获取养殖水域具体位置、范围等信息,清除超规划范围的养殖区,对保护海上通航环境、维护养殖水域航行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和锚泊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建文  张巍 《船电技术》2023,(10):48-53
随着我国海上风电爆发式增长,海上风电已经出现离岸距离远、风场水域水深,以及风机大型化的特点。海上风电机组及其配套设施的重量和尺寸成倍数增长,海上风电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的使用更加专业和先进的“运输船舶”、“施工船舶”和“运维船舶”。本文从海上风电将开始全面迎来10 MW及以上风机建设需要所涉及到的此三类型船舶特点入手,主要分析海上风电往深、远、海发展,机组大型化趋势下所需要配套船机资源的发展趋势和对海上风电船舶发展情况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石油水上运输量的增加,海上不断发生船舶溢油事故.据统计,1976~1999年,中国沿海共发生大小船舶溢油事故2353起,平均每3.5d发生在一起.其中,溢油量在的50t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53起,总溢油量29754t,海上溢油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海事消息     
《水上消防》2012,(3):40-41
我将全面引入"海上高速"规划从在深圳举办的船舶定线制和船舶报告制国际研讨会上获悉,随着航运业的发展,我国沿海水域的通航密度迅速增大,船舶交通流分布日趋复杂,沿海船舶碰撞危险度也随之增大。为降低沿海水域船舶事故的发生率,提高通航资源的利用率,我国将全面引入"海上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船检》2008,(12):85-85
欧洲海事安全局(EMSA)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欧洲水域762艘船舶发生了715起事故(沉没、碰撞、搁浅、火灾/爆炸及其它重大事故),虽然多数事故并未导致重大损坏,但事故率比2006年(535艘船舶发生505起事故)有明显上升,升幅超过40%。  相似文献   

19.
为稳定舟山海域海上交通安全形势,减少船舶交通事故,透过船舶交通事故4项指标,按照不同事故类型、不同船舶类型、不同月份、不同时间段介绍近5年船舶交通事故,分析舟山海域发生船舶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旨在减少舟山水域水上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海上养殖业在我国沿海水域快速发展,养殖设施种类多、密度大、范围广,甚至在个别海区出现侵占水上公共航道等现象,给船舶航行、进出港口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船舶误入养殖区事故常有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据统计,本人所在单位每年进入养殖区救助遇险船舶次数平均为3次,救助这类遇险船舶受限因素多、难度大、涉及面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