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了焦港三角门船闸物理模型。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开通闸运行条件下闸门启闭机的受力,确定启闭机受力能满足开通闸要求的临界控制条件。控制条件分别为:上游高水位控制时,能进行开通闸运行的临界上下游初始水位差应小于0.39 m;上游中水位控制时,能进行开通闸的临界上下游初始水位差应小于-0.34~0.38 m;上游低水位控制时,能进行开通闸的临界上下游初始水位差应小于-0.37~0.43 m。三角闸门开关门的受力变化规律可为开通闸运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姜丞  陶桂兰  伊西凯 《水运工程》2014,(10):129-133
针对长江上游某船闸工程,运用ANSYS软件分别模拟带键槽缝和带平缝的分离式闸室结构。缝的切向接触采用库伦摩擦模型,法向接触具有传压不传拉的特性。探讨了接缝开度、结构的竖向位移及结构的应力状态等方面的规律,综合分析了键槽缝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与平缝相比,梯形键槽闸室结构接缝处的开度小、整体性好,接缝两侧闸墙和底板位移连续,地基应力分布较均匀。增大键槽角度有助于减小接缝开度,使地基应力分布更趋均匀。  相似文献   

3.
易敏  郭涛 《中国水运》2002,(8):30-31
底枢是人字闸门运行最关键的支承受力构件.人字门工作时,底枢承受着门体自重和启闭力产生的转动力矩,同时底枢受力还要随着作用在门体上的风载、水位压力差和启闭力方位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闸门是一个船闸的核心部件,闸门吊装则是这个核心部件中的核心工艺,是船闸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闸门吊装的施工快慢及品质制约着下一步施工的开展,其施工速度对总工期的影响较大.文章从韩庄复线船闸工程的上下闸首闸门吊装工艺进行施工总结分析.闸门分节吊装对比整体吊装在施工中成本较低、施工进度较快,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刘晓光  吕敏  魏玲  黄勇 《水运工程》2021,(10):291-294
船闸检修闸门为工作闸门和闸室检修时使用,考虑总平面布置、启闭设备能力以及降低土建工程费用,检修闸门门重成为船闸金属结构设计的关键因素。桁架式检修闸门利用型钢代替实腹式检修闸门腹板,门重较同尺度实腹式检修闸门大为降低,在信江、赣江以及京杭运河多座船闸已有应用。对于山区河流高水头船闸,桁架式与实腹式检修闸门应用存在一定重叠。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不同水头作用下桁架式检修闸门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验证特定尺度下桁架式检修闸门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给出桁架式检修闸门的推荐水头范围。  相似文献   

6.
袁和平 《水运工程》2015,(9):134-137
布置输水廊道和消能设施的船闸闸室底板结构具有明显的三维特性。按《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中的弹性地基上的框架或均布地基反力的框架进行受力计算时,难以确定底板框架的刚度,且无法模拟底板的三维受力特性。通过分析某船闸布置廊道的闸室底板受力情况,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闸室底板的内力和变位。  相似文献   

7.
大型船闸人字闸门通常设置浮箱以改善顶底枢运转件的受力状态,降低门头下垂量。在同等浮力下,先对比矩形、U型、⊥型、L型、J型、T型、Π型等7种不同形式的浮箱,分析顶底枢支反力、门头下垂量、固有频率、通气路径等特性,给出相对合理的浮箱结构形式;在此基础上,再对比1层、1层半、2层、3层、4层等5种不同浮力大小的浮箱,分析并给出相对合理的浮箱浮力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8.
通过ADAMS软件对运用垂直半串连造船法建造的半船移位到指定坞位的全过程进行仿真,优化运动轨迹。使用FLUENT、MAXSURF等软件系统建立半船实体受力分析模型,对半船移位过程中拖轮的牵引力和转矩随时间的变化进行计算,为实际移位提供了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9.
10.
船舶气囊下水是我国独创的工艺,气囊下水工艺在中小型船舶下水中应用尤为广泛。随着采用气囊下水船舶尺度的增大,下水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船用气囊下水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要解决下水安全问题,就必须不断提高气囊的承载能力和制定更加合理的下水方案。而如今气囊下水多是利用经验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事故隐患,因此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气囊下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在船闸引航道流场的数模计算中,得到停泊段的流速和比降,用《航道整治水力计算》[1]中船舶航行阻力公式,计算停泊段船舶的系缆力,该力与实测值、规范公式及规范简化公式计算结果作比较,认为仅适用于断面系数n≥12的情况,而不适合断面系数n<12船舶系缆力计算。  相似文献   

12.
张晨  王丽铮  张伟 《水运工程》2018,(11):11-15
三峡大坝船闸建成之后,库区船舶通航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船舶大型化发展迅速。船闸内系缆设施的承载能力有限,而船舶大型化发展应满足闸室安全停泊的要求。通过实船试验方法,选取典型大尺度过闸货运船舶,实测闸室停泊过程中系缆状态和相应数值,分析影响船舶过闸系缆力的主要因素并提出改善船舶过闸过程中停泊安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覃业传  刘俊涛 《水道港口》2012,33(3):224-230
为配合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设计,判断中江布置方案可行性和合理性,采用定床物理模型试验和遥控自航船模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中江布置方案的上游航线的航路进行研究。通过对工程河段水流特性、汊道分流比变化的分析,找出上游航线布置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模型试验研究3条设计航线的通航水流条件和船模航行条件,对比分析3条航路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优选航路以及上游铁路桥和公路桥通航孔增设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针对长沙枢纽三线船闸受已建双线船闸制约、边界条件(道路、已建船闸、船闸控制楼等)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坝址选择、船闸轴线布置、船闸平面布置方案比选以及口门区及连接段通航条件试验成果验证。船闸平面布置通过直进曲出和曲进直出方案展开对比分析,确定直进曲出方案为最优方案,提出船闸平面布置应结合用地、周边制约条件、水流条件、实施可行性、过闸效率、对已建船闸干扰程度以及投资等进行比选,结合工程实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工程投资,兼顾工程施工及运营管理方便。该船闸总体布置方案和相关技术措施对周边环境复杂的多线船闸布置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设中或建成后的船闸建筑物,在其运营、建造、主体建筑物技术改造和大修等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形.以淮阴二线船闸大修工程为例,讨论船闸变形观测的内容、方法、要求以及可参考执行的标准等,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实用性和参考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态物理模型研究湘江株洲航电枢纽扩建二线船闸工程对一线船闸通航条件的影响。分析工程前一线船闸通航水流条件,二线船闸建设对原有边界条件的改变,工程后一线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航道的横、纵向流速等水力参数变化规律,以及口门区现有导流建筑物对新建工程的适应性等。结果表明,二线船闸建设使得一线船闸通航水流条件稍有恶化,但水流条件的改变对船舶航行条件影响不大,工程前后船舶进出一线船闸的航行条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微山三线船闸工程位于京杭运河干线通道和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输水线路上,需平衡高效通航与节约用水的目标。针对闸室平面尺度与船闸通过能力、过闸用水量计算的问题,在分析设计水平年过闸艘次比、船型尺度的基础上,根据主力船型尺度,提出不同的闸室平面尺度方案,开展船闸通过能力和用水量计算,得出船闸通过能力、用水量与闸室平面尺度的定量关系。结论是微山三线船闸的通过能力随闸室平面尺度增大而增大,但增幅不同,船舶过闸用水量不随闸室平面尺度增大而增大,因此有必要开展闸室平面尺度论证,微山三线船闸工程闸室平面尺寸宜取34 m×280 m。微山三线船闸工程闸室平面尺度确定方法对类似工程建设及规范修编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船闸运维管养效率较低、智慧化水平不高、管养模式相对落后等问题,进行建筑信息模型(BIM)数据治理与贯通、船闸运行智能管控、船闸健康状态实时感知、航道淤积智能监测、船闸数字化巡检等船闸智慧管养技术研究。采用物联网(IoT)、BIM、地理信息系统(GIS)、大数据等技术,构建船闸智慧管养系统,并在杭州八堡船闸工程进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船闸管养模式相比,船闸智慧管养关键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船闸运维管理水平,提高船闸设施设备养护效率,实现船闸管养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可视化显示和智慧化应用。  相似文献   

19.
大治河西枢纽二线船闸工程总体布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利勇 《水运工程》2020,(4):120-124
受已建建筑物、用地指标、外河无锚地、内河有跨河桥梁等因素限制,大治河西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布置条件较为复杂.通过综合考虑枢纽水流条件、船闸通航条件、设计船型特殊性、停泊条件、相邻建筑物安全及施工条件等方面因素,确定合理的船闸横、纵轴线布置方案,得出合适的闸首、闸室、引航道设计尺度,采取内外引航道非对称布置形式,避免节制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