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大力推动科技创新迈向汽车产业强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中国汽车工业已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200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建立50周年.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正在从大到强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各大汽车集团公司都先后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合作企业.  相似文献   

2.
一.对"市场换技术"的评价 中国汽车工业通过渐进开放市场换取技术.逐步积累了与外国汽车工业竞争的实力.当然,换来的技术主要是生产制造技术.但是,在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存在极大技术差距情况下,引进技术仍极大推动了汽车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搞好中国的汽车工业,是每一个中国汽车人的终身奋斗目标和愿望.至于如何把汽车工业搞好,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样,在全国汽车界志士仁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了;中国已经成了世界上的汽车大国,并正在向汽车强国迈进,我们都为此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我从事汽车工业工作已50多年,从新中国汽车工业创建开始,我就参加了汽车工业的建设,亲历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些重要历程.我感到,我国汽车工业发展50年,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直到今天才见到光明.回顾这50年的发展历史,我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有几个重要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业创建以来,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老一代中国汽车人和新一代中国汽车人共同见证了我国汽车工业艰苦创业、激情岁月、改革创新和跨越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如今,我国迈进了世界汽车工业产销大国的前列,正在朝着建设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产业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力拼搏、再创新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工业目前尚存在产量少、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致使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生产成本及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就中国汽车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关税承受能力等方面来看,中国汽车工业在加入WTO后将会受到强烈的冲击,但也会给汽车工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国加入WTO后,将加速汽车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的形成、推进汽车消费政策的调整和消费环境的改善等.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背景下,东日本大地震重创全球汽车工业,包括中国自主品牌在内的全球汽车企业生产计划与销售业绩均受到负面影响.通过分析东日本大地震对全球汽车工业与中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指出当前中国汽车产业链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提出必须认清并顺应汽车工业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树立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全产业链理念,实现汽车强国梦想.  相似文献   

8.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汽车工业 1956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批汽车.经过20余年发展,1978年全国共生产汽车14.9万辆.其中绝大部分为载重车,轿车仅为2611辆.尽管基本上依靠自力更生,形成了较完整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差距持续扩大.概括说来,中国汽车工业"缺重型车少轻型车,专用车,轿车几乎空白",主要汽车产品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存在30年左右的巨大差距.1979年我国汽车工业最大的企业--第一汽车制造厂年产汽车仅6.287万辆.  相似文献   

9.
刘鑫 《商用汽车》2006,(7):62-63
自主品牌是汽车制造企业的灵魂,更是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基础.不可否认,在汽车工业面临全球化竞争的格局下,中国汽车企业只有不断创建和发展自主品牌,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并肩负起振兴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0.
汽车工业是一个具有高度关联度的产业,它所酝酿的发展前景和巨大潜力有目共睹.中国的汽车工业走过了50多年的不平风雨路.2000年后,随着中国加入WTO组织,中国汽车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汽车工业也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健发展.   ……  相似文献   

11.
郭力作为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开了汽车工业三个历史时期的头.一是担任汽车筹备组主任;一是前于饶斌,担任一段短期的一汽厂长,一是任第一代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经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描述了营销体系、营销体系的功能、营销体系的影响因素以及中国汽车工业营销体系的发展过程,然后介绍了国际汽车工业营销体制、营销模式及营销体系的建立,最后结合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来阐述了如何建立中国汽车工业的营销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外汽车公司经营状况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比较中外汽车经营状况的现状,针对中国汽车工业存在的差距,最后提出了改善中国汽车工业经营状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汽车维修》2002,(7):6-7
感谢贵方给我这一机会来讨论中国的国内市场环境及其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关系.我已经在汽车工业服务了近40个年头,我的讨论将围绕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和中国汽车工业要在将来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这个主题展开.  相似文献   

15.
从1931年中国第一辆自造汽车民生75型载货汽车诞生以来,回顾中国载货汽车工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落后的民族制造业奋发追赶世界发展潮流的艰辛历程,对于继承和发扬前辈载货汽车人的精神,做强中国载货汽车工业,对于总结发展汽车工业的一般规律,以史鉴今,科学地指导汽车工业的发展,都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一.汽车工业总体规模持续迅速扩大 中国汽车工业总体规模持续迅速扩大.1978年中国汽车工业总产量只有14.9万辆.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为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汽车销量879.1 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自2006年起中国汽车产销量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相似文献   

17.
去年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一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市场空前活跃,大批新车相继面世,汽车企业强强联合,汽车产销纪录不断刷新……入世一周年,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充满朝气的中国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在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一系列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奇迹.汽车工业就是奇迹之一.我国的汽车工业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发展相结合,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的汽车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它不仅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成为国际汽车大家庭中举足轻重的成员.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0年,至今还是软骨病.这几年来,车市的火爆,各种汽车的争奇斗艳,并不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自身的长足进步,当我们宣布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就时,提得最多的就是产销量如何增长,其实,早在一年之前,业内有识之士就判定当下中国车市高热,已属虚火上身.  相似文献   

20.
汽车工业对节能、减排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再加上亚太区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增势,使得工程塑料在这一地区的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