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会不会也出现像特斯拉一样成功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并非我们的技术达不到,也许,我们需要的只是理念上的创新。也许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料汽车,只是时间的问题。世界各国都纷纷加快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步伐,其中当属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最受关注,当日本政府提出"谁控制了电池,谁就控制了电动汽车"的时候,当各国还在苦思如何量产电动汽车的时候,特斯拉已经绕开了充电网的完善、电池技术的突破等一系列问题。当初特斯拉的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在寻找创业  相似文献   

2.
<正>电动汽车现在很热,尤其是在咱中国,感觉好像已在内燃发动机汽车领域举手投降,在技术上赶不上人家,只好在电动汽车领域看能否找到机会超越他人,毕竟电动汽车是个新生事物,是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现在还看不出谁更有优势。然而,需要提醒的是,我们发展电动汽车一定要尊重科学规律,不能一哄而上,尤其是国家要给予经济补助的情况下,不能为拿补助而不按科学规律发展。  相似文献   

3.
姚颖杰 《汽车与配件》2014,(40):105-107
<正>—直以来特斯拉独步电动汽车市场,如今,宝马、凯迪拉克等豪车品牌也加入了这个市场的竞争。为了不落后于特斯拉,宝马新增试点,计划用i3电动汽车代替ActiveE电动汽车来扩张汽车共享计划。凯迪拉克则致力于推动升级经销商店的展示厅,与现代化接轨。豪车品牌谁能逐鹿电动汽车市场,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4.
随着汽车工业蓬勃发展,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日益加重。对于汽车行业的未来,出现了传统汽车会向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声音。但在未来的汽车行业,究竟谁主沉浮呢?文章从人对交通工具的需求方面着手,通过分析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各自在人的需求方面的优劣,最后得出结论,智能汽车的发展前景更光明。  相似文献   

5.
老车 《汽车知识》2010,(8):68-73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但人们并不知道什么样的汽车才最符合未来社会需要,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可换电池式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对此,宝马汽车提出了自己对新能源汽车的理解和发展方向——先从超大城市用电动汽车着手,因为电动汽车在超大城市中最适合。  相似文献   

6.
12月18日,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鼓励产业目录。 在汽车新能源领域,谁抢得了先机,谁就是胜利者。 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发改委的鼓励产业目录。发改委表示,压缩天然气、氢燃料、生物燃料、合成燃料、二甲醚类燃料以及灵活燃料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以及燃料电池及电催化器、电极、复合膜和双极板等电池关键材料,质子交换膜等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及制造,都已列入了鼓励目录,享受鼓励政策。  相似文献   

7.
2010年第11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似乎是纯电动汽车的推荐会,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自己的电动汽车新车型.在低碳经济的政策背景下,国家对于纯电动汽车的扶持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但是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吗?纯电动汽车真是低碳汽车吗?纯电动汽车能够为节能减排做贡献吗?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某汽车厂的某款汽车(传统汽油汽车)及该厂的同款纯电动汽车为例,对比分析了传统汽车与纯电动汽车的能耗和综合效率,并比较了两类车的排放。由于纯电动汽车受续航里程的限制,通常情况下在市区使用率比较高,所以文中采用城市工况对两车进行比较分析。经过计算,传统汽车的综合效率为18%,纯电动汽车为22%,纯电动汽车在节能与综合效率利用方面优于传统汽车。通过对比,发电厂发出纯电动汽车用电所带来的污染水平低于传统燃油汽车污染排放水平。  相似文献   

9.
资讯速递     
《汽车维修》2016,(4):48
政府报告明确新能源车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主3月17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版提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这意味着相比其它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力。新能源汽车在我国一般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其它燃料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并没有投入大量商用,在目前统计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电磁干扰类型对比,提出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上车外电磁干扰、车体静电干扰相同,车内电磁干扰不同;对电动汽车的结构分析,提出纯电动汽车的电子元件、电气设备、单片机系统比燃油汽车多,车内电磁干扰源多;通过对防电磁干扰的措施对比,提出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防电磁干扰的措施种类一致,但数量上纯电动汽车比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