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以1981年和1982年进行的两次全国旅游车冷气试验为基础,详细地介绍了国内中、小型旅游车冷气试验的现行规范,并综合分析了国产旅游车空调装置的现状,文中还介绍了国内、外同级车整车冷气效果主要参数及性能曲线。本文所介绍的试验方法,可作为旅游车整车冷气效果和可靠性方面试验的标准草案。  相似文献   

2.
通过YJ620A型旅行客车的空调(冷气)系统试验,探讨了太阳幅射和路面覆盖层对车辆热负荷的影响,提出了试验方法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汽车空调设备在我国已十分盛行,一般进口汽车都附有这种装置。本文试就其中的车速控制器的原理和作用加以阐明。一、车速控制器的控制特点汽车的冷气系统与一般室内所用的冷气设备大致相同,其主要组件同样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所不同者只是汽车冷气系统的动力能源、控制方法及组件的设计。压缩机的动力主要来自发动机曲轴,通过一些传送装置以保持正常运转。非独立式车辆冷气系统一般采用双重温度控制系统,即电磁离合器和冷冻剂的流量控制。此外,还应有车速控制器。车速控制器是与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联合起作用而使冷气系统开启和停止的装置,以保护汽车发动机和冷气系统的安全。其控制方法是当汽车在起动、爬  相似文献   

4.
易从 《汽车电器》1997,(6):16-19
奥迪100C3型轿车采用再热混合式空调系统,它既可单独使用冷气或暖气,也可以冷暖同时使用。本文对该空调系统的结构进行了简单介绍,对空调控制电路中的各部件的功能及莽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空调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入手,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及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5.
加装冷气就是汽车本来没有冷气,夏天实在热得难受而加装冷气,为汽车加装冷气的单位较多,各单位掌握的技术不同,加装冷气的质量有优劣,安装的技术好坏直接影响制冷效果。综观汽车加装冷气所存在的问题,在加装冷气应注意如下事项。  相似文献   

6.
一辆93款凌志LS400,因空调故障来我厂检修。 故障现象:把冷气调节温度设定到最冷“MAXCOLD”,冷气系统工作正常,出风口温度可达到5℃,调节温度离开最冷值,不论设定在什么温度,出风口均出暖气,但压缩机仍然工作,该故障已出现近3个月,在别处维修过,没有解决问题。 93款凌志LS400空调采用全电脑电子控制,有自诊断功能,本着由简到繁的原则,先对空调电控系统进行  相似文献   

7.
《汽车杂志》2012,(9):304-307
近几年因为全球暖化,无论是南方城市或是北方城市,只要在夏天里将车辆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段时间,车内就马上热得受不了。如果这时车内空调不给力.坐车里的人就要“杯具”了。但是大家有去了解过空调不够冷的原因吗?本期我们将简单介绍:冷气是如何产生;什么原因会造成冷气不冷;冷气系统该如何保养。  相似文献   

8.
废气再循环降低增压柴油机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废气再循环(EGR)系统降低CA498Z柴油机排放进行了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EGR系统能显著降低发动机NOx的排放量,在高负荷时尤为明显;但高负荷时应用EGR系统会引起动力性下降、油耗上升、排气烟度增大;在发动机各工况点下选择最佳的EGR率,可在对发动机其它性能影响很小的前提下,显著地降低发动机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9.
Mahle公司的试验研究是建立在一种典型的现代柴油机结构基础上的,能够对现在和未来的技术进行系统的试验。这种试验用柴油机具有集成的高压和低压废气再循环(EGR)管路,以及可自由编程的发动机电控单元,因而能在真实的条件下高效地开发新系统。以试验研究EGR技术为例,介绍这种整体式试验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毕加索2.OL轿车装有自动控制式双空调系统,可对车内冷气和暖气集中控制,实现通风、取暖、制冷一体化。可全年调节车内温度、湿度,是当前理想的汽车空调系统。制冷系统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方式,制冷剂是无氟绿色环保制冷剂R134a,电气控制为自动控制式。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车辆排放测试与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长春市部分主干道为试验研究路段,采用一种车载排放测量仪器在实际道路上进行了单车排放试验,运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整合车辆运行状况和排放数据,建立了单车实际道路微观排放模型。利用合作开发的基于路径的微观交通仿真系统与单车微观排放模型的有机结合,开发了一种可预测不同交通状况下交通干道排放的有效系统,并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可估算并预测车辆在某一路段的污染物排放水平,还可评价交通管理改进措施对车辆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求车辆行驶时外部激励对发动机外平衡的影响,结合车辆行驶时发动机工作特点,以发动机横、纵中心截面相对振动位移作为评价指标,以路况、挡位和车速作为考察参数,在2种差异较大的路况上进行了2挡和3挡多车速道路试验.并根据DoE方差分析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外平衡受车速和路况影响较大,受挡位影响较小;各参数的交互作用对纵向外平衡影响显著,对横向外平衡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新云雀轿车在原车基础上,对前,后保险杠及前格栅进行了较大改进,使整车进风及散热条件发生了变化。结合新车型整车布置的要求,通过分析计算和设定条件下的道路试验验证,重新 新云雀轿车冷却系统的结构和性能要求。试验结果一一的冷却系可以满足整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和粒子群算法的HEV行驶状况辨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HEV)行驶状况(道路坡度和整车载荷)变化难以有效识别,导致驱动系统控制策略不能有效满足驾驶员意图问题,以混联式HEV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小波滤波和粒子群算法的HEV行驶状况辨识方法。首先建立了汽车行驶状况辨识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确立了优化目标函数,其次研究了基于小波滤波和粒子群算法的HEV行驶状况辨识原理,最后进行了行驶状况粒子群智能算法辨识试验。在采集实车数据的基础上,对实车数据进行小波滤波,并运用行驶状况辨识方法对道路坡度和整车载荷进行了辨识,并对辨识结果进行小波滤波,结果表明,试验工况下整车载荷辨识的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为2.71%,道路坡度辨识的相对误差绝对平均值为3.85%,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分析AMT车辆坡道行驶时容易出现的意外升档和换档循环的原因;提出坡道工况的模糊识别方法,制定坡道行驶综合控制换档规律,不仅解决了意外升档和换档循环的问题,而且实现了坡道换档性能的最优。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汽车的两自由度模型,应用Simulink软件仿真分析了车速与路面不平度对车轮随机动载变化趋势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车轮随机动载的大小对路面疲劳应力的影响,指出了不同车速和路面不平度引起的路面动力反应及损伤变化规律,即车速和路面不平度的增加将导致汽车动载的增加,从而加速路面的损伤。提出了针对路面状况调整车速可以降低车轮随机动载,从而达到减轻路面损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面向冬奥主干通道兴延高速,以驾驶人适应性为导向,构建一种面向人因的车路协同系统硬件在环效能测试平台,针对多种道路条件、交通状态、特殊事件等面向高速公路设计13种交通情境,从主、客观2个维度实现车路协同系统包括主观感受、高效性、安全性、生态性、舒适性、有效性6个方面的驾驶人适应性评价,分析车路协同驾驶状态下的综合评估指标及影响机理。主观评估结果显示,车路协同技术对驾驶人有积极作用,52%的被试认为车载预警信息可以使行车过程更安全。客观运行结果表明:由于车路协同状态下驾驶人对于前方道路危险状况的可预知性,导致驾驶人提前降速,运行速度降低,效率有所下降;车路协同条件下的加速度和换道次数明显减小,其安全性显著提升;由于车路协同系统避免了驾驶人对于突发危险状况的紧急制动,因此车辆的油耗、排放均明显降低,其生态性改善效果显著;归因于驾驶人对于车路协同系统熟悉程度不足,导致舒适度各系统存在不一致的结论,也表明驾驶人对于车路协同系统的接受度和信任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驾驶人在车路协同条件下可获取不同路段的限速值和超速提示,其有效性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速度跟随比有显著提升。所构建的测试平台和指标体系为进一步深层次挖掘车路协同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poses test scenarios for evaluation of yaw stability for medium commercial vehicles. Maneuvering, speed, longitudinal tire force, tire-road friction coefficient, road slope, and load condition are considerable factors that have effect on the medium commercial vehicle yaw stability. After conducting an analysis on these six factors, effective test scenarios were developed. A sine with dwell test is well known as a test scenario for evaluation of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ESC) on passenger vehicles and heavy commercial vehicles. The SWD test was modified considering medium commercial vehicle dynamics, and the ramp steer maneuver with maximum acceleration test was proposed. Simulation valid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using field test data. From simulation study, it was shown that the ESC system for medium commercial vehicle is effectively evaluated by the proposed test scenarios.  相似文献   

19.
李孟良  李洧  詹兴泉 《汽车工程》2003,25(2):142-146
运用催化转化器起燃温度特性,利用道路(天津市)状况下特定车型的催化转化器入口/出口温度分布特征,分析和研究了道路车辆排放性能;通过在底盘测功机上模拟道路车辆催化转化器入口/出口温度分布特征测量车辆排放并与ECEl5工况所得到的结果比较、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道路下的车辆实际排放要多于实验室测量。  相似文献   

20.
陆单  吴青  万剑 《交通与计算机》2009,27(4):109-112
分析了不利天气下道路安全状况评估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确定了车载路况采集系统的功能,设计了由道路能见度检测、道路环境温湿度检测、路面状况识别、路面微观形貌检测、路况数据定位与路况数据无线传输6个子系统以及检测车、电源系统等组成的路况检测系统,分析了系统设计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