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金龙不是最早提出车联网概念的客车企业,但从目前的产品技术实现来看,应该是最"科技"的.从"智驱"到"龙翼",2年的时间大金龙实现了平台的跳跃,其科技底蕴可见一斑. 一个新的时代 大金龙"龙翼"车联网科技平台新闻发布会的开篇就是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客运安全越来越被关注、国际油价波动上涨、车辆运营成本攀升……政府主管部门、道路运输企业面临着客车运营管理中安全、节能和效率3大方面的考验,迫切希望有一个科学、系统的应对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王培祥 《商用汽车》2013,(15):48-49
"龙翼"车联网科技平台的发布是大金龙在实现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标志。"龙翼"作为科技金龙具有代表性的创新系统解决方案,改变了传统制造企业靠卖产品发展的路子,形成了"不仅卖产品还出售系统解决方案"的新型制造企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7月4日,“金龙龙翼杯”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北京启动。本届竞赛主题为“安全驾驶、绿色驾驶、科学驾驶”,由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同举办。全国总决赛拟于11月在北京举行。作为本次活动的协办企业,大金龙携最新发布的“龙翼”车联网科技平台,运用创新科技为大赛提供赛前培训和全程技术支持。通过此项赛事,大金龙将助力交通运输部深入打造2013“客运安全年”。  相似文献   

4.
商用车触网     
<正>有了车联网大数据,车企不仅能从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层面受益颇多,一个更重要的方向是从产品提供商向服务和信息提供商转型,把车辆变成一个信息化平台,以此去打造更广义上的服务。G-Bos、安节通、龙翼、天行健、车轮滚滚、TELIMATICS……"车联网"在商用车品牌竞争中一时成为宣传推广的利器。不过,有一句话可能会戳中开展车联网业务的相关商用车企业和产品开发商的痛点,那就是——你们赚钱了吗?有业内人士坦言,这行业看起  相似文献   

5.
路智军 《驾驶园》2013,(12):18-19
11月25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金龙龙翼杯”机动车驾驶员总决赛在北京隆重举行。该项赛事由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承办,大金龙客车协办。总决赛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50位驾驶精英竞取安全节能冠军的殊荣。最后安徽省合肥汽车客运有限公司驾驶员施健荣获个人一等奖。本次比赛一大亮点是在成绩考评中首次引入成熟的车联网技术——大金龙龙翼系统作为赛事技术支持平台。  相似文献   

6.
《商用汽车》2021,(11):9-10
近日,一汽解放海外车联网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这标志着一汽解放成为中国首家在海外建立车联网平台的商用车品牌。2021年4月,一汽解放已经在越南首次完成海外市场车联网实车验证,为车联网终端在海外市场的推广打下良好基础;本次海外车联网平台上线,一汽解放可针对海外业务实现车辆"销售-使用-服务-运营"等全流程在线、可视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整车+车联网一体"的解决方案,加速构建数字化转型生态。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的两年里,汽车行业最火热词之一莫过于车联网,它不仅仅渗透于汽车企业,还与科技公司及汽车后市场企业息息相关。在汽车行业"互联网+"的"战局"里,汽车行业从业者和IT人士看到了希望,并通过自己的方式向大众演绎出精彩纷呈的车联网百花齐放局面。专注汽车诊断23年,将成熟技术植入车联网作为一家较早踏入车联网行业的企业,元征科技是一家20  相似文献   

8.
车联网建立了将"人-车-路"智能信息交互的平台,是未来车辆安全、环保、道路利用效率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首先对车联网及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随后对国内外车联网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最后对车联网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随着雄狮汽车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搬迁入驻南京红枫科技园,奇瑞"雄狮科技"南京研发中心宣告正式启用,这是"雄狮科技"继上海、深圳、芜湖等地研发团队之后的又一布局"落子"。南京研发中心未来将主要承接车联网云平台、自动驾驶软件开发及系统测试技术的研发与运营、大数据运营等业务,并与其他研发中心协作互补,助力奇瑞集团智能化战略提速。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大陆集团与一汽解放达成共识,共同签署了车联网平台及运营升级项目协议。双方将合作的商用车车联网运营生态圈,并借移动出行及互联应用的新业务模式发现一片"新大陆",为中国商用车实现产品转型突破至关重要。同时,对于项目的执行方联陆智能交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是一次重要契机,其将运营具有吸引力和向心力的平台,为优化运营成本,提高物流效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7大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发布车联网发展战略,布局车联网市场,让我们看到了车联网的巨大潜力。但与此同时,中国车主对于车联网并没有抱有太大的热情,如何让车联网在车主心中从"认知"走向"认可",做好用户体验就极为关键。汽车品牌纷纷布阵车联网市场以往,汽车业与互联网鲜有交集,汽车电子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消费电子的发展。而如今,伴随着能源环境的压力,信息科技的进步和普及,以及消费者行为的  相似文献   

12.
正车联网作为目前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已经成为了各大科技公司、传统车厂甚至是政府部门提供服务的最佳平台。交通事故中驾驶员的过失占相当大的责任,如果将智能安全行车技术应用于道路交通上,校车事故,甚至普通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将大大降低。发展车联网成为降低交通事故的手段之一,因为车联网带给驾驶员的最大改变是让其行车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已经高度重视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的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车联网作为智能汽车连接车、人、路、云的桥梁,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广州市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主要布局在黄埔、南沙、白云等6个行政区,广州市政府正积极推进车联网国家先导区建设工作.针对广州市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对广州市车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联合政企事业单位、搭建"一城一网一平台"、扩大车联网产业生态圈、探索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展望,为下一步实现自动驾驶做准备.  相似文献   

14.
拥抱 车联网     
《汽车实用技术》2014,(4):3-I0003
<正>继互联网、物联网之后,"车联网"成为未来智能城市的另一个标志。所谓"车联网",通俗来讲,可以简单理解为"汽车移动互联网",利用车载电子传感装置,通过移动通讯技术、汽车导航系统、智能终端设备与信息网络平台,使车与路、车与车、车与人、车与城市之间实时联网,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驾驶指令操控的网络系统。车联网的概念已经逐渐被广大的市民所认同,它正在  相似文献   

15.
<正>自首创自动驾驶技术之后,谷歌又推出了自己的首款车内操作系统"Android Auto"。车联网的发展趋势为原本非汽车企业的谷歌打开了新的切入点,谷歌也通过其前卫的科技产品大举进军,加速车联网发展进程。谷歌的车联网产品已经在逐步渗透到汽车当中,改变着人们的驾驶体验。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不远的将来车联网将成为现实,中国的消费者是如何看待车联网的?他们对车联网又有何期待呢?为深入揭示汽车及新兴科技带给消费者的感受以及他们的需求,2014年,GfK在全球6个重点市场(中国、巴西、德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开展了消费者调研。伴随着各大移动设备商的技术进步与商业拓展,汽车将成为无线互联技术应用的下一个热点,继谷歌和苹果相继发布了各自的车载智能操作系统之后,我国以BAT(Baidu,Alibaba,Tencen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也正切入车联网领域,相关车载信息平台不断推出。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车联网将成为现实,中国的消费者是如何看待车联网的?他们对车联网又有  相似文献   

17.
车联网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迅速,顶层设计规划和政策不断完善。先导区是落实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发展战略,推进车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发展综合服务构建、车联网创新应用实践的重要平台。本文结合当前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对车联网产业政策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我国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思路和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车联网应用应运而生。作为承载车联网应用在车身上的最基本载体,车联网终端盒(T-BOX)将成为汽车标配电子部件。论文在简单介绍Telematics系统基本架构及服务内容基础上,设计了基于TDD-LTE通讯技术的车联网终端盒平台,并重点介绍了该终端盒平台系统的软、硬件架构。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从油品单价到耗油总量的双重节流,我们将为运输企业提供一整套更人性化的节油解决方案。"在5月11日举行的2015北京客车展上,新能源客车和车联网成了本届展会的亮点。其中,北京中交慧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携自主研发的"慧管油""慧管车""慧公交""慧安全"等重要产品亮相,并现场发布了"慧管油"与"车旺"的联合市场推广计划,为车联网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发展迅速,彰显实力中交慧联依托北京中交兴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优势资源,于2012年进军商用车车联网行业,致力于核  相似文献   

20.
正4月16日,中国重汽集团与浪潮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中国重汽科技大厦举行。双方将积极发挥各自在产业链的作用,促进智能网联技术快速发展及商用部署,构建汽车和交通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共同推进云基础设施落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共同打造"车联网"及商用车大数据平台,加快云计算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产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