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在行驶中发现爱车滑行距离明显减少,这时车主们应该检查一下轮胎的气压是否合乎气压标准,若轮胎充气不足,耗油量也会增加. (2)检查轮胎的磨损程度.如果轮胎磨损严重时,就会经常出现打滑现象,增加耗油量,必要时可更换新的轮胎. (3)在行驶中或启动时发现车轮有异常响声.应及时检查轴承及制动系统是否有故障,如果车轮转动不正常,就会影响车速,使油耗加大.  相似文献   

2.
夏季因为气温高,轮胎的气压一般不能打得太足。秋季与夏季不一样,由于气温相对较低,轮胎就要补充气压,否则可能出现爆胎或制动不灵的情况。当然,胎压不足不是车主进行目测就能发现的,车主最好自己准备一个气压表,可随时对轮胎的胎压进行测定,及时解决问题,以免出现爆胎。车主对轮胎上的磨损和伤痕也应提高警惕,因为秋季轮胎的橡胶容易变硬,相对较脆,此时不但轮胎摩擦系数会降低,而且也易于漏气、扎胎。有些车主没把轮胎当回事,出现外伤后还在长时间行驶,这样时间长了,轮胎上小的伤痕会逐渐扩大从而导致爆胎。  相似文献   

3.
《汽车杂志》2012,(4):296-297
车在路上跑,哪能不扎钉。相信很多车主都遭遇过车轮扎钉的事情,对于经常会检查轮胎的车主还好,但如果你平常没有检查轮胎的习惯,等到轮胎的气漏掉时,那就有问题了。  相似文献   

4.
知道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有很大比例是由于轮胎发生故障所引起的。轮胎充气不当、胎面磨损过度等,都是造成事故的杀手,因此轮胎的日常保养便成了车主关心的问题。稳定的胎压将胎压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很重要,因为,胎压异常会引起轮胎局部磨损、操控舒适性降低、油耗增加等  相似文献   

5.
陈嘉宁 《汽车杂志》2013,(11):296-296
相信不少车主都有过更换轮胎的经历.而如累你够细心的话,会发现更换轮胎后,技师会在车轮轮圈的内部贴上一些大小不等的铅块。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小铅块,它们对于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有蔷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平衡不但能确保轮胎使用寿命.还能确保汽车安全!  相似文献   

6.
驾车上路,谁都可能会遇到轮胎被扎、漏气的情况。轮胎一旦漏气,再继续行驶会损伤轮圈,因此必须就地更换漏气的轮胎。对于有经验的车主换轮胎是小事一桩.而对于“菜鸟”级的新车主,换轮胎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经验是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的.但是有的“菜鸟”车主却连后备箱内的轮胎都没有去摸过。不过,现在可以通过阅读本文结合实际操作就可快速积累换轮胎的经验了。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  相似文献   

7.
宋旭 《驾驶园》2014,(1):74-75
<正>造成油耗上升的原因胎压不足。行驶中的轮胎,它的气压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有微小的泄漏,每过一个月轮胎的正常泄气量约为2KPa,这微小的压力下降,即会使汽车行驶油耗增加约2%—5%。由于这种气压的下降是逐渐出现的,不会在轮胎外形上有任何变化,乘坐的舒适程度也不会有任何的感觉,但油耗却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随着行驶时间的延长,油耗会出现明显上升。所以车主应养成  相似文献   

8.
固博士 《驾驶园》2009,(6):81-81
进入5月份,全国气温普遍高起来。固博士提醒广大车主注意轮胎保养,提高夏日行车安全。 轮胎是车辆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部件,具有承载、传递驱动力和刹车力、操控以及减震等作用,轮胎对于行车安全至关重要。夏季气温高,轮胎容易变形,抗拉力下降。轮胎在长时间持续高速行驶后会发热,夏季的高温会影响轮胎的散热速度和轮胎最终温度。高温会增加轮胎的磨耗,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轮胎脱层,甚至加大爆胎的发生概率。在此,固博士教您几招,让您的爱车安然度夏。  相似文献   

9.
浩宇 《驾驶园》2012,(8):69-69
1、轮胎压力行驶中的轮胎,它的气压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有微小的泄漏,每过一个月轮胎的正常泄气量约为2KPa,这微小的压力下降,就会使汽车行驶油耗增大约2%-5%。虽然这种气压的下降是逐渐出现的,不会在轮胎外形上有任何变化,乘坐的舒适程度也不会有任何的影响,但油耗却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随着行驶时间的延长,油耗则会出现明显地上升。所以车主应养成每月检测一次轮胎气压的习惯,并随时补充轮胎的气压。  相似文献   

10.
玻璃  一非 《当代汽车》2007,(1):70-71
驾车上路,谁都可能会遇到轮胎被扎、漏气的情况。轮胎一旦漏气,再继续行驶会损伤轮圈,因此必须就地更换漏气的轮胎。对于有经验的车主换轮胎是小事一桩.而对于“菜鸟”级的新车主,换轮胎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经验是需要通过实践积累的.但是有的“菜鸟”车主却连后备箱内的轮胎都没有去摸过。不过,现在可以通过阅读本文结合实际操作就可快速积累换轮胎的经验了。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May 《汽车杂志》2007,(9):I0057-I0057
日前,米其林公司推出了一款专门针对中国的经济型车主而量身定做的轮胎“Energy XMI+”。据称这款轮胎可以带来更高的行驶里程且更加节省燃油。米其林开发此款轮胎是基于他们对中国车主轮胎使用习惯的调查,相对欧美车主偏重轮胎的操控性而言,中国车主似乎更加关注轮胎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 围绕“Energy XMI+”轮胎以及中国车主的轮胎使用习惯等问题,记者采访了负责此项目的阮益明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汽车杂志》2005,(12):127-127
真正追求速度,深谙驾驶的人士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一切为了轮胎!意思是不管动力、底盘或是刹车.没了轮胎.一切都是空谈!他们不遗余力地为爱车寻找最对的轮胎.决不容许得过且过.于是一种UHPT轮胎经常会成为这类车主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底盘装甲     
《世界汽车》2005,(9):115-115
车主们对自己的爱车尤其是新车,大多关爱备至。当车的漆面出现哪怕是较轻微的剐伤,也会让车主心痛不已。但是,大家注意过爱车底盘的情况吗?当您的爱车到汽修厂或轮胎店做例行保养或更换轮胎时,举升机下您不妨好好看看爱车的底盘:此次你肯定会大吃一惊,底盘上伤痕累累,锈迹斑斑,  相似文献   

14.
根据英国的一个调查机构研究结果:由于车主对轮胎压力普遍重视不足,仅英国每年就浪费了10亿英镑,还直接增加了车祸发生的风险。这家名为AvonTyres的调查机构的研究显示,英国道路上行驶的车辆90%都未能保持正确的轮胎压力,从而增加了油耗、加快了轮胎的老化速度。最为令人担忧的是,这还为车祸埋下了伏笔,高速公路上因为爆胎而引起的车祸屡见不鲜。AvonTyres估计,英国大约90%的车辆都至少有一个轮胎压力不足,低于最佳胎压10%左右。这就使轮胎的正常使用寿命减少了15%,这同时也就意味着车主每年为此就要额外花费2.3亿英镑来购买新轮胎。和这…  相似文献   

15.
固博士 《驾驶园》2008,(7):69-69
有数据显示,目前,有73%的车主从不检查胎压,而31%的车主不知道轮胎磨损情况,这无疑给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据统计,由轮胎问题所引发的交通事故占到交通事故总数的70%以上,因此,许多发达国家已将轮胎安全教育提上了议事日程。5月25日,固铂轮胎配合上海交通安全日开展了主题为"主动安全健康轮胎——2008固铂轮胎安全周"活动,固铂轮胎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让更多的车主朋友们珍爱轮胎,掌握更多轮胎使用和保养知识。  相似文献   

16.
横滨轮胎为了提升质量,要以先进的科技来强化轮胎的静音性,达到降低轮胎内部的共鸣声。由于轮胎在与地面摩擦多少会产生少量噪声,部分是因为轮胎内部中空部分所产生的共鸣声,让有些车主感到不适。因此日本横滨轮胎与美国ABAQUS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出能降低轮胎内空气共鸣的新技术FEM。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汽车安全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车主开始关注汽车安全的关键部件——轮胎。不过,很多车主对于轮胎的认识基本上停留在"道听途说"的阶段,这就导致了车主们各自获得的轮胎知识都有差别,但却不能确定谁的轮胎知识才是可靠的。接下来我们谈到的这些轮胎知识,都是被很多人误解了的,大家不妨来看看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误解。  相似文献   

18.
莽超 《汽车与运动》2011,(1):118-118
这是我们测试过的最大、最重的轮胎,单胎承载能力达到1380kg,足以扛起一辆A级轿车!SUV往往都在公路上行驶,因此在轮胎方面的需求与轿车有些相似:抓地、省油、安静、耐用,H/T轮胎往往是最合适的选择。但也有一些SUV车主,他们希望把自己的爱车装扮得酷酷的,甚至还要有那么一点点野性,以彰显其不拘一格的独特个性。你可以发现,这类车主往往都会选择A/T轮胎——公路的性能,越野的外表。  相似文献   

19.
汽车轮胎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所以,无论是轮胎的生产、加工、销售.还是回收利用.国家有关部门都制定出了各项严格的标准。但现在已爆裂不能再使用的废旧轮胎被一些加工点回收.经过处理后.再以翻新胎高价出售.给车主及行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对一些轮胎加工点进行曝光。这些轮胎加工点在利益的驱使下.把回收来的旧轮胎经过“整修”之后以次充好.以旧翻新.无视车主们的生命安全.给驾乘者装上了一颗颗移动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20.
《汽车杂志》2004,(8):140-140
轮胎对于安全行车的重要性,相信我们的车主早已耳濡目染,这里也就不再多说。随着车主对轮胎认识的增强,一条好的轮胎他们不仅提出了安全性的基本要求,更需要它兼顾舒适性,操控性,当然还有更多车主对经济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