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海装动态     
通用公司再次为美国海军提供LM2500用燃气轮机数字式燃油控制系统[法国航宇防务网2010年5月4日报道]通用(GE)公司将再次为美国海军四艘舰船上的LM2500舰用燃气轮机提供16套数字式燃油控制  相似文献   

2.
一、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建立燃油消耗的监控平台 自1999年起,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中远集运”)积极开发船舶管理信息系统(SMIS系统),利用计算机实施船舶日常管理,其中就包括船舶燃油消耗管理。2005年,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升级,建立了中远集运船舶全球动态监控系统,配套搭建了船舶燃油消耗的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3.
本文数值仿真了一种适合劣质燃油(重油)的循环式燃油系统(一泵二嘴四针阀),提出了处理喷油器和燃油分配器边界条件的准维模型以及用于喷油泵边界条件的新模型。该燃油系统已应用于MANB&WL60MC/MCE等大功率柴油机。与常规的数值仿真相比,求解管内流动的二队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燃油系统研究的难点和关键。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本研究还进行了不同功率点变型方案的模拟研究和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分析,以满足不同船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彭陈 《船舶工程》2022,(3):84-87+178
针对以动力涡轮和蒸汽涡轮作为动力设备的船舶余热回收系统,分析余热回收系统对降低燃油成本、减少CO2排放和船舶能效设计指数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船舶余热回收系统的原理与结构组成,以及系统性能和余热回收效果,分析结果表明:船舶加装余热回收系统(WHRS)可降低燃油成本,节省燃油4%~11%;除节省燃油之外,WHRS还大大降低了CO2、NOX、SOX和颗粒物的排放,同时WHRS也降低了船舶的能效指数(EEDI)。  相似文献   

5.
蔡洁  郑福都 《船舶》2014,(4):66-69
主要对燃油闭式溢流系统的组成、特点进行分析,并以4800标准箱(TEU)集装箱船为例,设计其燃油闭式溢流系统,并对其进行阻力计算,为以后相似系统设计提供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6.
《国际船艇》2011,(6):22-23
博世集团(BOSCHGroup)是全球柴油发动机燃油系统领域的领先供应商,在船用发动机和大型发动机领域拥有模块化共轨系统(MCRS)、重油共轨系统(HFO)等系列代表先进科技的技术产品。由于模块化共轨系统(MCRS)和重油共轨系统(HFO)的技术领先性,目前博世集团已经和多家知名公司合作开发发动机。在国际市场上包括Cu...  相似文献   

7.
循环式燃油系统的仿真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兆坤 《中国造船》1998,(3):96-103
本又研究了一种适合劣质燃油(重油)的新型循环式燃油系统(一泵二嘴四阀),并建立了描述新型喷油器的四区模型,以及用于燃油分配器和新型喷油泵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本文还进行了不同功率点变型方案的仿真研究和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分析,以满足不同船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事》2010,(7):44-44
近期,由越南SongThu船厂建造的1艘新型多用途船(MPV)将投入使用。据悉,该船配有2只大型“清理手臂”,尤其适合进行海上燃油泄漏处理,是亚洲首艘营运的该型船。船上配有先进的燃油回收系统和油水分离系统,可在海浪高达6米的恶劣海况下作业。油舱配有改进型加热系统,能快速加热燃油,保持液态,以便快速分解分流至隔壁油舱。  相似文献   

9.
船舶低硫燃油的使用对船舶设计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船舶硫氧化物(SOx)及颗粒物(PM)排放控制规则的要求,介绍了通过船内装载不同硫分燃油的方式来满足船东不同航行海域的使用要求,并从船舶设计者的角度阐明了使用低硫、低粘度燃油对船内燃油设备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在超大型油船(VLCC)改装为矿砂船(VLOC)设计中,燃油舱保护要求对改装设计的影响,以及燃油舱的改装方案。影响主要体现在:燃油舱容的减少量,可能会占用压载舱或其他部位增加新的燃油舱舱容;增加新的内壳引起钢料的增加;新增舱室要增加管系、人孔盖及梯子等。燃油舱的改装方案关键在内壳线型。内壳线型首先要满足MEPC.141(54)的要求,其次要考虑内部通道及梯子的布置,还要兼顾改装的特点、船厂施工的要求,可能会不同于新建船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何业科 《集装箱化》2014,25(6):19-22
近年来,随着国际燃油价格节节攀升,港口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涨,其中燃油费用占运营总成本的50%以上,而轮胎式龙门起重机(Rubber-TyredGantry Crane,RTG)的耗油量通常占码头机械设备总耗油量的60%以上.在全球资源紧缺、国际燃油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对RTG实施“油改电”是港口企业规避燃油价格攀升风险的有效途径.广州港南沙港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沙港务)每年RTG耗油量超过3 200 t.为节省燃油成本,南沙港务分3期对60台RTG和100个重箱堆场实施“油改电”项目.在项目应用之初,低架刚性滑触线馈电系统存在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较差的问题,难以充分发挥“油改电”项目的巨大潜力.对此,南沙港务从滑触线支架安装工艺、滑触线结构设计、集电小车机构设计、集电小车电控设计等方面对低架刚性滑触线馈电系统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2.
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船舶燃用低硫燃油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MARPOL附则VI的要求,分析低硫燃油特点,推荐船舶进入硫氧化物排放控制区域(SECAs)提前换用低硫燃油的时间计算方法,提出燃用低硫燃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丁春勇  黄江 《船舶》2008,19(1):37-41
世界油运市场对超大型油船(VLCC)的需求非常迫切。油船共同结构规范(CSR)对VLCC结构设计的影响是全面和系统的。加之MARPOL 12A条款要求对燃油舱设置双壳保护,给机舱的结构设计增加了难度。该文以308000吨VLCC为例,对基于CSR的VLCC的机舱设计进行了研究,对燃油舱的双壳保护、内壳折角和甲板上浪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初步阐明了CSR对VLCC机舱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ALPHA电控注油器系统,主要设备有泵站(互为备用气缸油泵两台供油至主机各缸注油单元)及起动屏、注油单元(每缸两只电磁阀控制气缸油注入)、控制单元、燃油油门传感器、角度编码器、备用触发系统、人机界面板(HMI)等组成,工作稳定、安全可靠、精度高、维护和调节方便、节省气缸油,很受欢迎,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5.
如何应对欧盟低硫燃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POL73/78公约附则VI2008修正案于今年7月1日起强制生效,其中第14条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船舶在SOX排放控制区域内(SECA)时,船上使用燃油的硫含量应不超过1.0%m/m,2015年1月1日及以后为0.10%m/m。而欧盟则将MARPOL公约附则VI2008修正案中对不超过0.1%m/m低硫燃油的使用实施时间整整提前了5年。从2010年1月1日起,欧盟港口开始单边实施船舶强制使用低硫燃油的法令2005/33/EC。法令规定:2010年1月1日起,在欧盟港口停泊(包括锚泊、系浮筒、码头靠泊)超过2小时的船舶不得使用硫含量超过0.1%m/m的燃油(该要求不适用于停掉所有机器而使用岸电的船舶);船舶靠泊后应尽早转换为低硫燃油(硫含量不超过0.1%m/m),船舶开航前尽量晚切换成高硫燃油;燃油转换操作应记录在船舶日志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对转桨吊舱推进器的结构特点,综合评估吊舱式混合电力推进系统(hybrid CRP podded propulsion)性能,得出其在机舱布置、燃油消耗量、投资成本等方面具有优良性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航线稳定化协定(TSA)对自5月1日起亚洲发往美国货物,每40英尺箱收取燃油附加费(BAF)590美元。内陆燃油附加费(IFC),铁路和长途集卡等的国际多式联运货物,每只集装箱179美元,地方货物52美元。  相似文献   

18.
《机电设备》2010,(3):I0004-I0004
低噪声DM系列是雷赛创新推出的数字式步进驱动器产品,采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DSP数字式处理技术,具备优秀的三超性能(超低噪声、超低振动、超低温度)及低中高速运行平稳的特点,基本解决了步进电机低速中速共振大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9.
况小勇 《水运管理》2008,30(7):21-22
介绍《MARPOL73/78》附则Ⅵ对船舶燃油要求的主要内容,分析实施该规则应解决的问题,针对我国履行《MARPOL73/78》附则Ⅵ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1)制定相应程序和指南;(2)制定船舶燃油标准;(3)落实附则Ⅵ相关要求;(4)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5)加强对船舶的监管。  相似文献   

20.
朱国龙 《航海》2013,(6):57-59
目前,船舶大型低速柴油机大多使用的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这种传统的喷射系统由于结构上的限制,不能同时满足柴油机的经济性和排放要求.因为,在喷油量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柴油机的经济性要求喷油(供油)提前角适当增大些,然而为了降低柴油机NOx的排放,要求喷油(供油)提前角适当减小些.为此,少数类型的船舶低速柴油机通过使用可变正时机构来调整喷油提前角.但是由于结构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都不太理想,且供油正时、供油规律还随机件磨损而发生变化.由此可见,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很难满足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