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珠江水运》2008,(4):66-66
今年天津港继续加强“无水港”建设,将再辟3至4个内陆“无水港”,并将在5月中旬举办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仪式。天津港今年将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以港口物流中心、内陆“无水港”、铁路班列、班轮航线为建设重点,推进铁路运输班列化和散杂货运输班轮化,逐步完善天津港物流服务网络的“点、线、面”,形成覆盖腹地的物流网络体系;充分利用和拓展东疆保税港区功能和政策优势,  相似文献   

2.
今年天津港继续加强“无水港”建设,将再新辟3至4个内陆“无水港”,并将在5月中旬举办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仪式。  相似文献   

3.
《水运工程》2008,(4):41
2008年天津港继续加强“无水港”建设,将再新辟3-4个内陆“无水港”,并将在5月中旬举办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仪式。集装箱发展始终是天津港的重点,今年将以大宗骨干货类为基础,以新货类新货主开发为新增长点。加强航线开发,着力优化航线布局;拓展内陆通道,扩大以天津港为中转港的国际中转运输;  相似文献   

4.
继朝阳陆港口岸之后,由天津港参与建设的北京市第二个内陆口岸——北京国际陆港11月11日在北京平谷区马坊经济开发区马坊物流基地内揭牌,将在2010年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内陆口岸的开通,标志着天津港将功能延伸至北京,实现与北京无水港直通运作,可有效缓解北京现有口岸货物流通的紧张状况,大大提高北京企业进出口货物的通关速度。  相似文献   

5.
现代物流     
<正>天津港内陆建设了21个无水港覆盖了11个省区市2012年首季度,天津港已运营的10个无水港,完成集装箱运营量4.14万TEU。天津口岸内陆无水港的运营量同比增长11.4%。截至目前,天津港已经在内陆省份建设了21个内陆无水港,覆盖了11个省区市的21个城市,同时也在银川、西安、包头建立了3个区域营销中心。  相似文献   

6.
天津港将继续加快“无水港”建设,今年内计划新增6座“无水港”。预计到2010年,天津口岸腹地各物流中心城市将普遍建立“无水港”,形成布局合理、辐射广泛、系统完整的“无水港”网络。  相似文献   

7.
为提升港口和内陆之间物流协同能力,建立基于内陆与港口双核联动的哑铃模式无水港协同模型。通过RFID、GPS和智能优化等信息技术,建设支持多种业务模式的无水港智能应用集成系统,实现无水港与港口间数据动态采集、信息无缝连接和业务多方协同,将港口功能和增值服务延伸到内陆,形成沿海和内陆双向联动营运新模式。同时,介绍哑铃模式的无水港物流协同服务系统的建设思路、系统功能、关键技术以及青岛港在内陆无水港建设过程中解决通关、物流输运和跟踪等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胡文华 《珠江水运》2009,(12):48-51
无水港,顾名思义,就是没有水的港口。相对临海港口而言,也叫内陆港,是依托区域通关政策、便捷交通环境、现代化信息手段建立起来的内陆区域性物流中心。自2002年10月北京朝阳口岸与天津港签署直通协议,首开“无水港”先例后,在短短七年时间里,各地无水港建设纷纷扬帆起程,无论是沿海港口与内陆省市合建,还是内陆省市自建,都在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京生 《港口科技》2014,(3):45-45
2013年天津口岸无水港运营总量完成2812万TEU,同比增长44.3%。截至2013年底,天津港与内地合作建设的无水港项目已达23个,搭建起环渤海地区12小时快速通港、华北地区1天通港、西部城市2天通港的高效现代物流网络。  相似文献   

10.
天津港发展内陆无水港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繁彬 《中国港口》2009,(9):25-25,24
随着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和完善.港口之间逐渐从港口规模等级的竞争转向腹地竞争的时代。而内陆无水港的发展建设.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港口是否能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因此.天津港为了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港口吞吐量,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在新一轮的港口竞争中处于领先.已经和继续大力发展其在内陆无水港建设。但是,在这个建设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诸多问题,使无水港为天津港的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依托铁路物流中心 发展内陆无水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立娟  张琦 《水运管理》2009,31(11):23-25
为依托不断建设和建成的铁路物流中心,大力推动内陆无水港建设,阐述无水港的基本理论、含义及功能作用,分析我国无水港发展现状,认为依托铁路物流中心发展内陆无水港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提出加强无水港建设的协调组织,加快集装箱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及港口企业主动协调内地省市政府支持无水港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无水港虚拟一体化联动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十几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无水港建设,让内陆地区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出海通道,海港也将无水港视为拓展腹地范围的工具。无水港运行数据显示出其巨大的效益,可大大降低物流运行时间,中部地区缩短1-2天,西部地区缩短3-4天,综合物流成本下降20%以上。无水港"黄金水道"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着内陆各级政府纷纷建设内陆港。当前,我国内陆城市在无水港建设和运行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无水港建设和运行中主体单  相似文献   

13.
王洪海 《中国港口》2012,(11):43-44
<正>目前,天津港集团正大力拓展港口物流功能,积极发展国际物流业,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和协作。经过多年发展,天津港集团国际物流业已取得快速发展,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初步建立了海陆双向的物流网络,在全国建设了21个无水港;开发了20多项全程物流项目;物流金融业务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天津港集团国际物流业在规模、功能、物流网络等方面同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应积极对标先进物流企业,学习他们的经验,不断促进国际物流业的向更高层次发展。上港物流公司的物流业务同天津港集团的国际物流业相比,在发展背景、业务类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2008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54亿吨,实现了年跨越5000万吨级台阶的佳绩;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50万TEU,增长19.7%,超过沿海港口的平均增长水平,两项主要生产指标双创年度历史最好水平。2008年天津港新增航线23条,不断提高集装箱作业效率,多次刷新纪录;新建成6个无水港,无水港总数达到10个。开通了满洲里过境集装箱班列,  相似文献   

15.
扈明 《中国港口》2009,(1):61-61
2008年12月15日,天津港集团与中国海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集装箱码头投资、内陆无水港建设、海铁联运合作运营、精品航线开辟维护、人员互派学习培训等诸多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  相似文献   

16.
日前,天津港与北京市商业投资中心、北京平谷海陆港物流公司、香港贸易通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北京京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挂牌运作。此举标志着天津港口向北京延伸130km,实现了天津港与北京无水港的直通运作。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8月8日,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未来双方将紧紧围绕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和神华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神华铁路专用线运输通道和天津港"无水港+区域营销中心"物流网络等叠加优势,创新陆港合作模式,完善港口功能布局,推进西部物流大通道建设,推动双方加快融入新一轮国家战略。根据协议,神华集团与天津港集团将积极抢抓"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试验区建设、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五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深入合作、扩大成果,实现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18.
崔金茹 《港口科技》2012,(11):45-45
2012年9月12日,安阳市与天津市滨海新区签署加强合作促进发展一揽子合作协议。其中,天津港与安阳市签署的天津港(安阳)无水港项目合作意向格外引人注目,这标志着安阳无水港建设驶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19.
《水运管理》2008,30(11):42-42
2008年10月10日,天津港德州无水港正式开始运营。德州无水港的建成将实现德州外贸口岸与天津港的无缝对接,形成无水港“一次报关、一次放行”的物流运作模式,进一步提高两地大通关效率,降低综合物流成本,促进区域经济的协作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11月15日获悉,北京国际陆港近日在北京平谷区马坊镇揭牌,天津港与北京市商业投资中心、北京平谷海陆港物流公司、香港贸易通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北京京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也同时挂牌运作,标志着天津港口向北京延伸130千米,实现了天津港与北京无水港的直通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