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了解决人们对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的认识,促进工程机械再制造行业以及再制造技术的良性发展,对机械设备再制造技术以及国内外机械设备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尤其是隧道掘进机再制造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再制造产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及其相对于维修和翻新技术的优点、发展再制造产业的意义及隧道掘进机再制造的重难点;分析与总结我国隧道掘进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隧道掘进机再制造的重点、需要把握好的技术关键,以及促进隧道掘进机再制造良性发展的具体措施,对再制造技术在我国隧道掘进机领域内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康宝生 《隧道建设》2013,33(4):259-265
为了解决人们对工程机械再制造产品的认识,促进工程机械再制造行业以及再制造技术的良性发展,对机械设备再制造技术以及国内外机械设备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尤其是隧道掘进机再制造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再制造产业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及其相对于维修和翻新技术的优点、发展再制造产业的意义及隧道掘进机再制造的重难点;分析与总结我国隧道掘进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现状、前景、隧道掘进机再制造的重点、需要把握好的技术关键,以及促进隧道掘进机再制造良性发展的具体措施,对再制造技术在我国隧道掘进机领域内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再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各领域重要的发展趋向,为此汽车行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再制造技术的重视程度,积极发展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基于此,针对汽车再制造的发展前景进行阐述,分析其他国家的先进发展经验,并结合循环经济发展背景提出我国汽车再制造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确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再制造工程引起我国政府、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也开始得到部分企业界的认同与支持。2003~2004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第三专题《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将"机械装备的自修复与再制造"列为子课题进行论证。再制造作为制造领域的优先发展主题和关键技术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这为再制造在中国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决策性论据。200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生效。该法作为国内首部倡导再制造的法律文件,在推进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促进法》第四十条指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  相似文献   

5.
汽车再制造企业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汽车再制造是汽车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目前汽车再制造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由于汽车再制造产业投入巨大,具有高风险,选择合适的企业运作模式是消除高风险、获得高回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汽车再制造企业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再制造是汽车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目前汽车再制造试点工作已全面展开,由于汽车再制造产业投入巨大,具有高风险,选择合适的企业运作模式是消除高风险、获得高回报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汽车再制造工程的内涵,表明开展再制造工程在我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对比了我国与国外的汽车再制造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汽车再制造面临的机遇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汽车再制造工程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3月22日,"2019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研讨会"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举行。再制造行业海内外资深专家聚首亮相,与国内知名企业一起探讨再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并见证了东海县人民政府、中汽协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分会、京津冀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三方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以及再制造企业入驻东海县循环经济产业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9.
美驰致力于将先进的再制造模式引入中国市场,推广再制造产品绿色环保、质量可靠、物美价廉的三大理念,支持国家循环经济,推行绿色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政府将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  相似文献   

10.
中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和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我国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是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为目的,综合运用各种高新技术对废旧机电产品进行产业化修复、改造的一个产业。虽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在国外已经有50年发展的历史,是汽车行业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但在中国,这仍然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在发展中会遇到很多障碍。  相似文献   

12.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将其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领域。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律范畴进行规范,并启动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从启动再制造至今,七年的时间过去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汽车车龄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到了更换维修期,整个汽车后市场渐入佳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进展却无法赶上市场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3.
樊理 《商用汽车》2011,(15):94-95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政府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再制造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备受瞩目的一个新增长点。汽车再制造产品拥有不低于新产品的质量性能,一样的质保期,但是其销售价格只有新品价格的40%~60%。与新品相比,再制造产品可节能60%,节材70%,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对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探讨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模式及现状,指出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路线与实施效果预测.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再制造产业有100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成熟的产业,并且为关国工业、经济及就业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汽车产品再制造,已经成为汽车工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美国相比,我国汽车再制造产业处于刚起步期,虽然已经有企业开始试点,但是整体环境还未成熟。文章对美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历程、主要企业、行业协会及产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我国汽车产品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可再制造旧件是再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原材料,但是由于政策限制以及国内回收体系不畅,导致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面临旧件短缺的问题,从而也制约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未来建议从政策以及回收渠道建设等多方面采取措施,解决旧件问题,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政策     
《汽车与安全》2010,(6):8-8
汽车零部件扶持政策有望出台 从国家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已经组织起草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拟于近期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发布.指导推动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同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易新乾 《隧道建设》2018,38(7):1079-1086
为进一步推动工程机械再制造产业尤其是盾构再制造的持续健康发展,对再制造统一认识、正确认知,从参与再制造的目的,再制造的定义,再制造与二手机、维修、大修、翻新的关系,再制造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再制造的工程机械与回收的废旧工程机械的关系,再制造标准,再制造设计,再制造产品认定,再制造方法,再制造认证,再制造企业定位,正确理解“在役再制造”,“尺寸修复法再制造”应用现状,建设“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盾构管理中心”等14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我国再制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再制造认识上存在的不足和错误,指出对再制造的正确认识以及真的“再制造”的具体要求,为我国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最后对“建设高端智能再制造产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具体任务进行分析,并探讨建立“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盾构管理中心”的难点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编者的话     
##正##汽车再制造成为目前业内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汽车再制造既是一种节约资源的先进制造,又是一种保护环境的绿色制造。作为资源再利用的一种高级形式,再制造同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推动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在欧美市场成熟的产业在国内却刚刚起步,在产业化之路上还有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本期,我们通过采访、约稿、编译等各种方式组织了系列关于再制造的文章,从行业角度、企业角度,到终端用户层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对成都市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评价有助于明确成都市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可以有效促进其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建立三次指数平滑模型预测成都市未来汽车保有量和报废量,并从再制造相关政策、车用发动机再制造市场需求及再制造技术方面分析成都市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环境,最后结合这两方面对成都市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车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成都市应采取相关措施大力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