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政府在2010年12月3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5年建设,长江江苏段实现了“全程监控一体化”。 长江江苏段“全程监控一体化”是在“十一五”时期为适应江苏沿江大开发、推动江苏“国际海港区”建设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推进实施了长江江苏段水上过驳专项整治工作,加快了长江江苏段砂石运输格局调整,为深化"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有力保障砂石是基础设施建设中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随着我国大面积禁采、限采,砂石生产运输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2017年以来,按照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发展,充分发挥长江江苏段黄金水道效能,全面提升江苏航运高质量发展水平,江苏推进实施了长江江苏段水上过驳专项整治工作,加快了长江江苏段砂石运输格局调整,为深化"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海事》2005,(4):28-30
《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自实施以来,长江江苏段水上交通安全形势和通航秩序有了根本性的好转。为进步顺应当前航运经济发展要求,继续发挥《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保障船舶航行安全,提高航运效率,拉动航运经济的作用,并与新近颁布的《长江安徽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相衔接。近日,交通部授权交通部海事局对《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进行了修改,并更名为《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05)》(全文如下),自2005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4.
齐可仁  李川  王朕基 《水运管理》2023,(10):19-21+26
为推动水上服务区向绿色、多功能方向转型,进一步完善长江江苏段运输服务体系,通过梳理长江江苏段水上服务资源,突出“绿色环保、以人为本”理念,对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功能设置进行重新分类。基于向长江江苏段内停泊的船舶及船民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提出建议: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建设要因地制宜、联动互补,发挥各自优势和整体规模效应,按需选择经营模式;成立行业联盟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共建共享服务区运营支持保障系统;建立健全服务区运营管理制度,强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5.
《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的实施,改善了长江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打造了长江江苏段水上高速公路,提高了船舶通航效率;为江苏沿江经济的发展和腾飞起到了保证和促进作用。“定线制”是船舶航行安全的基石,是长江江苏沿江经济腾飞的推进器。  相似文献   

6.
船舶定线制对提高通航效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江峰 《船海工程》2006,35(4):83-84
通过对比2001年~2005年相关航道流量、引航量、事故率及相关港口船舶到港量,说明《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实施后极大地提高了长江江苏段的通航效率,并促进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江安徽段船舶航路改革是继交通部在长江江苏段和三峡库区成功实施航路改革后,有步骤地向长江全线延伸航路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是长江航运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一项服务沿江经济发展、服务长江水运行业的民心工程,也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成功实施必将使长江安徽段航运更加安全、便捷、有序,进一步发挥黄金水道作用,促进长江航运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沿江经济特别是安徽省经济发展。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长江安徽段航路改革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8.
黄晓梅 《江苏船舶》2009,26(6):28-30
长江江苏段作为我国内河航运经济价值最高的水域,每年有数十万艘次船舶进出江苏港口作业,还有数十万艘次船舶通过该辖段。为最大限度发挥黄金水道效益,减少水上交通事故,保障进出长江海轮航行安全,本文从长江江苏段的通航环境的特点出发,提出长江江苏段海轮航行安全对策,并从海事监管的角度,提出保障长江江苏段海轮航行安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吕航 《中国船检》2004,(4):70-72
3月19目,江苏海事局在南京宣布,长江江苏段全面实行海轮夜航。意味着.长江江苏段全天候通航的时代到了!海轮全面夜航后,将会提高船舶运营效率,降低沿江两岸的物流成本,增强口岸竞争力.提升沿江开发的区位优势,改善地方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对区域经济和航运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港口与航道     
《中国海事》2008,(10):71-72
首段数字航道在长江建成 长江南浏段数字航道示范工程目前顺利通过了交通运输部的验收。数字航道上起安徽与江苏交界的慈湖河口,下至江苏太仓浏河口,全长369.5公里。工程建设主要包括电子航道图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系统支撑平台三个子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实现了航道图数字化、航标监控实时化、信息服务网络化。作为中国第一段数字航道,它使长江航道维护管理和对外服务从传统模式迈入到数字与信息化时代,成为中国航道建设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王今朝 《中国港口》2009,(8):40-41,60
黄金水道长江是中国中东部重要的交通大动脉,是中东部重要的出海通道。长江江苏段是黄金水道上的黄金航段,长江江苏段全长约360km,穿过经济最发达的苏南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江航运突飞猛进地发展,长江水道尤其是在长江江苏段上船舶流量、密度越来越大,通航环境和通航状况越来越不利于航运安全。为了改善通航环境,提高航运安全,加强通航管理,  相似文献   

12.
李辉 《中国港口》2009,(9):22-24
锚地是港口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随着港口建设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也快速增长.长江江苏段船舶通航密度迅速加大.江苏沿江锚地已不能适应沿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强锚地的建设和管理。但是,受河道变化、港口建设占用水域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长江江苏段可供锚地建设的水域有所减少.同时.由于现有的锚地均隶属于各个港口.各港从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来筹划锚地的投资、建设和管理,往往限制了非本港船舶的锚泊需求.从而不能很好地发挥锚地的公益性特点。因此。江苏沿江锚地的投资、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丁中超 《水运工程》2007,(11):100-104
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的实施对打造长江成为“水上高速公路”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位置险要的长江尹公洲段,由于其特殊性,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仍存在瓶颈。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如何在该航段深化实施船舶定线制作了进一步探索,以利于改善长江尹公洲段的通航环境。  相似文献   

14.
航运     
《中国船检》2003,(7):54-55
长江江苏段船舶7月靠右行。自7月1日起,长江苏段行驶的船舶将靠右航行,这是我国加强水上安全管理的重大举措。交通部海事局常务副局长刘功臣表示,实施靠右航行管理制度后船长50米,吃水4.5米以上的大型船舶,按照各自靠右的原则在深水航道航行.船长50米,吃水4.5米以下的小型船舶,在主航道两侧的200米范围内航行。长江江苏段船舶  相似文献   

15.
郭彦飞 《中国水运》2007,5(10):16-17
长江江苏段作为我国内河航运经济价值最高的水域之一,在航路特征、航行规则等方面与海上通航水域特征类似。在目前长江江苏段仍以内河船舶航行为主的情况下,虽然港口和港口岸线已适用海上法律体系进行管理,但对于长江江苏段通航水域,仍应加强法律适用方面问题的调查和研究,慎重考虑适应海上法律体系实施海事行政管理。在《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订出台时,应是考虑长江江苏段适用海上法律体系实施海事行政管理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16.
王今朝 《中国水运》2009,(11):52-53
为了改善通航环境,提高航运安全,加强通航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1998年1月1日开始实施《长江干线南京至浏河口段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办法》,2001年又实行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通过交通管理系统的建立和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的实施,长江江苏段的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交通管理系统中的甚高频频道设置一直沿用最初的设置,随着船舶密度的逐年增加,交管频道的设置和使用方式越来越不适应长江江苏段航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2004年3月19日,江苏海事局在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长江江苏段全面实现海轮安全夜航。至此,长江江苏段自20世纪60年代初实施江海直达运输以来,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受各种客观原因制约而形成的海轮无法全天候安全航行的历史终于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8.
根据长江引航中心事故资料统计分析,目前长江每年发生的引航事故概率总体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是江苏段的引航事故概率要高于平均水平。引航事故不仅影响航运业的发展,也给国家形象带来不利影响。为此,本文从引航员、被引船舶、通航环境和管理四个方面进行研究,找出长江江苏段内导致引航事故发生的内在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控措施,以保障长江江苏段引航安全通畅。  相似文献   

19.
卞春华 《中国海事》2008,(11):48-50
文中从人、船及环境三个方面对长江张家港段水上交通事故进行归纳分析和论述,论述突破传统观念,提出海轮行为是碰撞事故预防预控的关键因素等理念,旨在对避免事故发生有所促进,并奢望对整个长江江苏段水上交通安全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文中通过对长江江苏段几种典型复杂船舶交通流形态及其成因的研究,探讨《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2013)》的局限性,利用博弈论模型论证良好船艺的重要性,分析良好船艺与复杂船舶交通流成因的内在联系,提出出台《长江江苏段良好船艺导则》以及复杂船舶交通流通航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