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考察在各种附着系数的路面上汽车的制动性能,分析了理想汽车前、后车轮制动力分配曲线与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之间的匹配关系.引入能够反映制动性能的概念“制动力利用率”作为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的匹配关系导出对应的制动力利用率算法.针对某轻型客车,详细地分析了其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同时改变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分析不同匹配关系下汽车的制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路面附着系数的增加,制动力利用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随着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增大,汽车在低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降低,在高附着系数路面的制动力利用率升高;制动力利用率评价法能够有效地评价汽车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制动性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某轻型载货汽车理想制动压力分配和制动力调节装置调压特性,提出了在轻型货车上安装制动力调节装置的匹配方法,即通过感应载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例,可使其接近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对车辆匹配制动力调节装置前、后的制动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与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匹配制动力调节装置可使该轻型货车的制动性能明显提高,制动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确定加装缓速器后汽车制动力分配比的大小,提高制动稳定性与效率,建立汽车制动控制模型,分析加装缓速器后原车制动力分配比与利用附着系数的关系.考虑不同制动强度与缓速制动力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基于ECE制动法规对制动力分配比进行设计,得到加装缓速器汽车满载与空载制动力分配系数的合理取值.对比分析设计前后的制动效果,结果...  相似文献   

4.
影响汽车制动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工况下汽车的俯仰振动,而汽车制动俯仰受到悬架与制动力的影响。文章通过MATLAB软件建立汽车制动俯仰模型,模拟制动输入下的车辆输出,并对模型进行合理简化,找到俯仰角与制动力之间的数学关系,并在保证制动性能的前提下减小制动力以减小俯仰振动。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将制动俯仰分成三个时期,在制动前、中期,调节制动力分配系数,以减小俯仰角,在制动后期通过设计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无线时间状态调节器,找到一种制动力的调节方法,优化汽车俯仰角,消除制动回弹现象,提高汽车在制动工况下的舒适性,使本论文具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5.
测力式汽车制动试验台可测量汽车制动力的大小,同时还可按其测量的制动力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来分析检测汽车制动系统的故障.  相似文献   

6.
装有缓速器的汽车在制动时,其制动性不能用理想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I曲线)来评价,但对I曲线稍作修改并结合传统的分析方法,仍可以对汽车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式,得出关于路面附着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该方程解的情况来分析制动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为了保证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施加在后轮上的缓速器制动力不宜过大,并且通过适当调整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系数,可以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汽车制动过程并根据GB7258-1997《机动车运动安全技术条件》对汽制动力平衡的检测要求,阐述了汽车制动力平衡与检测数据采样的关系及制动试验台制动力信号采样频率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汽车列车理想制动力分配的基础上,建立了制动时半挂车汽车列车和全挂车汽车列车产生折叠现象和甩尾(摆动)现象的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式.通过这些方程式,发现了折叠和甩尾现象的性质及运动规律,并由此得到影响汽车列车制动稳定性的结构因素和使用因素.本文的主要结论是:为了得到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应使汽车列车各轴的制动力与其轴荷成正比;在制动力不能自动调节的汽车列车上,应合理地分配列车各轴的制动力;制动时应使列车具有最佳的车轮“抱死”顺序以及制动力“建立”的时间顺序.  相似文献   

9.
孙飞豹 《客车技术》2010,(5):9-13,18
根据对汽车制动过程的受力分析,建立理想制动力I曲线,初步确定前后轴制动力分配比,据ECE制动法规优化建模后,最终确定最佳制动力分配比,进而选定制动阀。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半挂汽车列车制动时轴荷转移大、制动距离受载荷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非紧急制动工况基于动态轴荷的制动力分配算法。根据轴荷变化动态调整制动力分配,使各轴利用附着系数与车辆制动强度一致,同时根据车辆实际制动强度与理想制动强度差值调整制动力,使车辆在相同制动过程中制动距离不受载荷影响。对比通过软件进行常规制动与采用该算法的电控系统车辆在不同载荷下的制动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动态分配制动力并进行减速度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摩托车在制动过程中所受力的不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摩托车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分析了摩托车在不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理想分配曲线,从理论上分析了摩托车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半挂汽车列车的再生制动方法,分析了制动过程中的载荷转移和牵引座纵向力,运用AMESim软件搭建了半挂汽车列车再生制动仿真模型。在理想制动力分配的基础上,制订了适合半挂汽车列车的再生制动控制策略,在不同工况下对半挂汽车列车再生制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率可达27.7%,实际制动力分配曲线与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吻合,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准确模拟半挂汽车列车的再生制动过程,本研究为重型车研发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我国台试检测汽车列车制动性能的未来趋势,研究了在现有检测指标的基础上,增加满载制动性能、制动时序、制动力分配模拟检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满载制动性能可使用加载制动试验台检测;制动时序可用多板式汽车列车制动检测系统等手段检测:制动力分配可根据空载状态与满载状态下测得的制动力推算。未来,对汽车列车建议强制加装制动力分配装置以便实现对制动力分配的调整,并应进一步论证汽车列车制动管路加装压力测量传感器标准连接接口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以便参照德国经验进行模拟满载检测。  相似文献   

14.
汽车的行驶性能同汽车与路面的关系不可分割。不论是加速还是制动,汽车除了受到本身性能的限制,同时也受到路面条件的限制。无限提高发动机功率并不意味着可以获得无限的加速能力。同样,制动时的车轮制动力也不是越高越好,而是必需结合地面制动力考虑,所以才会诞生ABS,ESP等制动力调节技术。本文对转向中进行制动的情况进行理论计算和定性分析,对制动系统的设计具有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金鹏 《北京汽车》2012,(1):31-32,46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为保证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强度,ECE-R13对制动强度与道路附着系数关系提出了明确规定,汽车制动力分配系数选择应在此规定范围内。汽车前、后轴车轮分别抱死为汽车制动强度达到极限值的下临界值,将计算得到的抱死状态时的制动强度与附着系数函数图与规定图线相比较,就可以快速得到制动力分配比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完善汽车台试制动性能检测标准,对相关国家标准关于台试制动性能的限值和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验证了现有制动力平衡限值易造成许多错判,提出了对制动力增长阶段和稳定阶段规定不同的制动力平衡限值、台试整车制动力限值与路试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限值等效、对不同车型的后轴制动力和限制最低要求、正确规定制动力检测取样终点时刻、将车辆满载路试作为对台试制动性能质疑进行复检的唯一方法等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感载比例阀能改变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值,使汽车制动时方向稳定并有足够的制动减速度、文章介绍了汽车液压感载比例阀的原理、输入压力和输出压力的比例关系,阐述了变比值制动力分配汽车的利用附着系数和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的计算方法,表明虽然该方法比固定比值制动力分配汽车的计算分析方法复杂,但利用该计算方法得到的带比例阀汽车的利用附着系数完全满足M1类车辆的制动法规的要求,并且利用附着系数和制动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与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曲线完全吻合,指出使用该计算方法匹配感载比例阀完全正确。  相似文献   

18.
由汽车简化模型制动时的受力分析可推导出理想前后轮制动力之间的关系式,得出理想制动力分配曲线,结合实际制动力分配线来讨论确定前后轮制动力,再用附着系数的定义得到前后轮利用附着系数,根据ECE法规要求检验前后轮利用附着系数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检测数据统计和分析 ,对汽车在试验台上进行制动性能 :如车轮阻滞力、制动力和、制动力平衡、制动协调时间和驻车制动力等项目质量考核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某8×4重型自卸车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四轴汽车的制动力学模型,对该车在满载、超载情况下进行各轴载荷的计算,前、中、后桥制动力矩和制动力分配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轴汽车的行车制动性能分析方法,并与该车制动性能O型试验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能对四轴汽车行车制动性能进行有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