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XX市内河航运在该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当前水运行业的发展形势,对河道护岸进行结构、工艺、材料的创新应用,改造老旧河道,提高通航能力,成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该市河道护岸现状,给出一种冲沉桩板结构的护岸改造结构形式,对原有护岸进行改造,该结构造价低、施工方便,工期短,护岸加固后可以继续发挥作用,对水运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海燕 《珠江水运》2013,(21):64-65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河道治理中护岸的发展趋势,以长葛市清瀑河的河道护砌工程为例,对传统的浆砌石护砌、预制混凝土块护砌及生态混凝土护砌做方案比较,最终选定生态混凝土护坡,对生态混凝土的做法、原理及优点进行了论述,最终得出生态混凝土护坡用在城市河道治理是合适的,建议城市河道治理多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3.
杨静思  陈志乐 《水运工程》2021,(10):271-275
针对横琴岛天沐河直立护岸段下卧深厚软土且陆域施工条件受限的情况,选择双排咬合灌注桩+格构式水泥搅拌桩基础、悬臂板桩+格构式水泥搅拌桩基础、扶壁结构+灌注桩基础3个直立式护岸结构方案,分别从结构安全、施工难易程度及工期、与周边工程衔接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推荐采用双排咬合灌注桩结构形式。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双排咬合灌注桩结构能较好地适应有限的施工场地和深厚的软土地基,工期较短且造价经济,可为类似河道整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岩层埋藏较浅的高边坡支挡结构,基于荷载结构法,根据弹性地基梁理论对模型进行合理的简化,将阻滑桩基由分布式结构优化为联排桩结构,充分发挥入岩段联排桩的固端作用,减小单桩的内力和变形,同时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干扰,降低入岩桩基施工难度。  相似文献   

5.
河道护坡工程关系到河道运转的安全和稳定,也是全方位提升河道功能性的重要保障。设计河道堤型时,最大化保证原有结构的稳定性,并据此因地制宜选择建筑材料,注重生态环保性能。针对堤型的选择,通过全面对比不同型式,选择复合断面型式,这样能设置湿地保护区,为各类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堤线及建筑物布置环节,则要控制建设用地及河道治理范围和堤距,在此基础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美观度,且通过河道与两岸绿化结合的方案来提升堤线的生态环保性。堤防断面则选择同生态更为融合的设计方案,全面提升河道堤型设计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新夏港双线船闸工程为例,利用ABAQUS建立船闸闸室和周围土体有限元分析模型,并根据施工期原型观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基于观测数据和数值分析,探讨在施工过程中单锚板桩和对拉板桩的受力特性。研究了两种不同板桩结构随着闸室土体开挖的内力与变形规律以及板桩墙两侧土压力分布等问题。结果表明:施工期内,两侧单锚板桩变形基本一致,中间对拉钢板桩变形基本一致,整体性良好;闸室单侧开挖时,开挖侧对拉板桩的工作状态与单锚板桩相同;后排板桩发挥锚碇作用,其水平位移、土压力均随着土体深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游婵林 《珠江水运》2021,(15):104-105
本文旨在分析西林县西平河河道下游水域的治理方案,针对河道年久失修、下游水位的人为破坏等因素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对该下游水域的治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土钉加排桩组合支护结构是一种高效且经济有效的深基坑围护形式.传统的规范设计是将土钉支护和下部排桩分开计算,没有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借助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该组合支护结构进行了整体稳定分析,通过调整土钉的参数和排桩的刚度来分析两种支护结构之间的影响.计算表明,土钉的长度和倾角对组合支护结构的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大,下部排桩刚度对上部土钉支护的内力和位移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将原设计重力式结构变更为排桩结构,对临近的基坑起到支护和防水作用,达到在狭窄区域内施工的作业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船闸施工中是一种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0.
某拖轮码头为高桩梁板式结构,上部结构由预制桩帽、预制横梁、预制面板、预制靠船面板及现浇面板组成,结构复杂,施工困难,浇注质量难以保证,码头结构存在优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过对设计荷载、桩基结构进行优化,在维持原码头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桩基内力,重新设计钢管桩壁厚,节省钢管桩钢材用量;将上部结构更改为现浇结构,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混凝土浇筑质量,节省钢筋用量。该设计优化可供类似项目借鉴。  相似文献   

11.
打桩施工过程会对周围建筑物及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对打桩施工的影响机理及沉桩过程模拟进行理论分析,并结合上海地区河道陆域范围内某新建厂房项目,运用孔穴扩张理论及动力有限元法,计算分析打桩施工对邻近河道的影响。动力有限元的计算结果表明,打桩施工对河道护岸影响较小,且与孔穴扩张理论的计算结论基本一致。同时提出预防和减轻打桩施工影响的设计、施工、监测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航道开挖对新老护岸结构的影响,依托东宗线航道四改三工程,利用大型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平台研究航道开挖对老挡墙护岸结构、新施工钢板桩的受力和变形特征的影响,得出航道开挖过程中板桩两侧土压力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随开挖深度增加,靠岸侧(主动侧)土压力逐渐减小;受板桩位移、变形及离心模型试验重液影响,临水侧(被动侧)土压力部分减小,底部土压力增大。开挖卸载导致老挡墙呈现向水侧移动且向后翻转的趋势。设计工况的极限开挖深度约为3.6 m,此时钢板桩顶部帽梁的水平位移达到0.069 m;对于6、8和10 m 3种长度的板桩,其极限开挖深度约为0.5~0.6倍桩长,且随着桩长增加极限开挖深度逐渐降低。研究得出不同板桩长度下开挖深度的阈值,可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3.
张多  杨杰 《水运工程》2017,(11):17-21
分析传统前板桩高桩承台结构的优缺点,针对混凝土板桩、钢板桩的耐久性、经济性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型方案即组合型前板桩高桩承台结构。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建立组合型结构的计算模型,并采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混凝土桩身受力的优化方法进行解释。以上海某码头为例,验证组合型前板桩高桩承台结构的实用性和模型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装配式结构是将部分或全部构件由现场现浇改为先在预制厂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结构形式,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环境污染小、质量易保证等优点。通过对装配式结构在我国水运、水利行业中应用现状的分析,并经方案比选,提出一种适合内河护岸工程的装配式低桩承台护岸结构。该结构通过刚性结构湿法连接,对其工作机理、施工流程等进行研究。并结合工程案例,采用竖向弹性地基梁法进行三维建模进行分析,确定和优化结构方案,得出装配式构件自重越小越具有优势的结论,可为装配式护岸设计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单锚式钢板桩结构锚固位置的变化对结构的体系性能有着显著影响,但目前设计及研究中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首先采用自由支承法确定单锚式钢板桩结构体系设计方案;然后基于上述设计方案的有限元模型,同时考虑桩身及土体变形特性,研究锚固点位置对板桩弯矩、锚杆轴力及结构位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锚固点位于钢板桩顶部以下0.25~0.3倍开挖深度时,钢板桩的最大水平位移和桩后土体的最大沉降达到最小值;随着锚固点位置由桩顶向下移动,锚杆的轴力逐渐增加,而板桩的最大弯矩逐渐减小。同时,与有限元结果相比,采用自由支承法所得到的结构体系的板桩弯矩偏大,有利于板桩的安全性,而锚杆的轴力偏小,可能导致锚杆的失效。  相似文献   

16.
王炜正  吉明 《水运工程》2018,(8):154-159
深厚软土地基对深基坑支护结构影响巨大,支撑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基坑开挖的安全和经济。结合某LNG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结构受力进行分析,重点研究了基坑底板厚度、支护墙折角对支护结构受力的影响,并对内支撑的传力距离进行分析,总结了柔性支撑设计及施工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为类似支护结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伟 《水运工程》2012,(10):123-127
护岸是航道整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陆上护坡是护岸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混合式护岸结构在长江中游藕池口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中首次应用的设计思路、施工工艺及工程效果。混合式护岸结构首次在长江中游藕池口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中试用,效果明显,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护岸效率,增强了工程外观的美感,并节省了投资。  相似文献   

18.
邱松  张洁  徐立新 《水运工程》2019,(5):170-176
为解决格形钢板桩结构振动沉桩选锤问题,分析了格形钢板桩结构特点及振动下沉阻力,总结了现有钢板桩振沉动侧阻力计算方法,编制锤型选择计算程序。港珠澳大桥香港人工岛工程格形钢板桩分项工程的案例表明,国外格形钢板桩振沉经验方法可以满足工程要求。格形钢板桩结构振沉时不可避免会发生挠曲变形,造成钢板桩锁口之间产生摩阻力,锁口阻力会大幅提高沉桩难度以至于决定钢板桩振沉不到设计高程。因此选锤时除要保证一定的富裕系数以外,需采取必要的工艺措施控制钢板桩的倾斜变形,尽可能降低锁口之间的摩阻力,从而保证钢板桩能顺利振沉至设计高程。  相似文献   

19.
单排钢板桩围堰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单排铜板桩在浙江船厂8万吨级船台施工围堰中的应用,阐述单排钢板桩围堰的施工工艺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戴江山  吴辉 《水运工程》2018,(6):257-263
钢管组合板桩结构作为一种新型板桩结构,在大型深水码头中应用在国内尚无工程实例。此种新型结构计算方法尚未成熟,在设计计算中采用规范简化方法无法对结构位移进行全面分析,有必要运用多种数模软件进行计算分析,同时结合施工的步骤,全面分析结构受力,为设计提供技术支撑。结合某20万DWT集装箱深水码头工程,利用Autodesk Robot、PLAXIS、ABAQUS等软件进行计算,得出一致结论:本工程设计施工工序合理,位移可控;大部分位移发生在施工期且位于桩顶,最大水平位移10 cm左右。该设计方法和结论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