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牤牛哨滩是松花江中游主要的碍航浅滩,该滩段河道水浅槽窄、滩口流急并伴随横流等碍航水流,严重影响船舶通航以及生态旅游航道的建设。针对此问题,采用二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对牤牛哨滩河段的碍航水流特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3种航道整治方案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复式断面航槽疏浚及生态闸坝建造的方案后,该滩段通航水深大于1.78 m,枯水期平均比降仅为0.29‰,平均消滩水力指标远小于2.06,流态良好,满足航道治理要求。研究成果可为该类滩险的航道整治方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鳗鱼沙浅滩位于长江下游口岸直水道下段,属典型的顺直宽浅水下分汊型沙质浅滩。演变分析表明该段的航道条件与鳗鱼沙心滩形态密切相关,当鳗鱼沙高大完整时,航道条件就好;反之,航道条件就差。本段顺直宽浅河床形态决定了该段滩槽不稳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特别是上游来沙量的减少,将导致心滩易冲难淤,碍航问题将更为严峻。在总结河段浅滩碍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持现有一滩两槽格局、加高加大心滩、调整滩槽水流分布、增加浅区的冲刷能力的整治思路,以期解决口岸直水道鳗鱼沙浅滩段的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江上游观音背河段暗碛浅区得不到有效冲刷而易出浅碍航的问题,提出了2种不同的整治方案,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该河段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2种方案实施后的整治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方案实施后浅区部位水深均在3.5 m以上,达到了预期整治目标。局部水流流态明显改善,设计流量下2种方案的最大流速增幅分别为0.798、0.995 m/s。方案2较方案1对河道边界条件影响更大,局部消滩判数超过临界值3.92,不利船舶通行,因此选择方案1作为推荐方案。研究结果可为该河段后续整治方案的确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曾涛  范鹏朋  陈希 《水运工程》2022,(9):141-146
20世纪以来,长江上游频繁的采砂活动造成河道地形变化剧烈,采砂河段航道内泥沙淤积威胁通航安全。以长江上游莲石滩为例,在综合分析水沙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洲滩破坏后河道地形及航道条件的变化,结合外部调研情况,针对碍航特性提出了治理方案。除通过疏浚、清礁保障航道水深外,采用筑坝与回填固滩相结合的形式恢复关刀碛心滩高大完整的形态以提高中洪水束水能力,并采用清礁石料、生态鱼巢砖等构建生态涵养区以营造良好的生境。模型研究表明生态整治方案效果较好,可为类似滩险的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郭琦  庹莜葭  彭毕帅 《水运工程》2024,(11):108-114
针对长江上游火焰碛滩易出浅碍航、航槽内水深不满足规划要求的问题,提出两种不同的整治方案。采用非结构化网格,建立工程河段的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使用原型实测水文资料验证模型的可靠性,通过计算得出两种方案在不同工况下的水位、流场、消滩判数等主要参数。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能实现预期整治目标,但通过后延火焰碛顺坝并新建3道刺坝的整治建筑物布置方案,工程量较大,且封堵了后续滩段航槽调整的可能;通过延长顺坝坝头接岸的方案,大幅降低了工程量,也为后续滩段航道调整留有空间。  相似文献   

6.
根据长江中游沙洲水道近年来实测资料,分析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及碍航特性,并根据长江航道治理规划,提出航道整治思路和方案。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对2个治理方案进行动床效果研究。模型计算结果显示:2个方案均可起到守护洲滩、控制左汊发展、维护右汊稳定的作用,均可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但方案1略优,可作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于广年 《水运工程》2021,(11):111-115
针对黄河上游河段堤防或护岸崩塌、后退导致河道放宽、航槽淤积问题,进行了崩岸碍航河段航道整治方案研究。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黄河黑峡滩河段崩岸前后航槽内水动力条件变化,并对不同航道整治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优良河段因崩岸或采砂等因素导致河床形态突变前航槽内水流条件(流速、流态等)改变,可为航道整治方案实施后航槽内通航水流条件提供重要参考。2)根据工程实施后效果观测,利用整治工程适当调整中、枯水的河宽,使挖槽内流速大小接近崩岸前流速,对维持挖槽稳定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8.
长叶碛滩是三峡变动回水区内主要碍航滩险之一,严重影响了船舶的航行安全.由于三峡变动回水条件,长叶碛河段的水沙运动规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段的碍航特性呈现出较大的不确定性,整治难度也较大.因此结合物理模型试验对长叶碛整治工程方案进行详细的研究,确定采取航槽偏左的措施进行整治,整治的效果较好,可为该类型的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文章根据长江中游湖广—罗湖洲水道近年来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河段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河床演变特点和碍航特性,结合模型研究成果,对该段河道及航道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该段浅滩碍航特征和航道整治目标,提出航道整治思路和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自三峡水库蓄水至175 m以来,长江上游库区段航道条件得到大幅改善,但库尾段航道在汛期仍存在多处礁石碍航问题,需通过整治措施改善通航条件。以长江上游涪陵—丰都河段错口型急滩——和尚滩为例,针对其汛期碍航问题,通过收集实测资料并结合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其碍航成因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整治方案,分析整治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切除右岸和尚滩和左岸郭家嘴礁石的整治措施可有效改善和尚滩汛期流速急、礁石前沿横流强、后方回流旺盛等不良流态问题。研究成果可为三峡库尾段错口型急滩的整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正>西江航运开发采取上游渠化航道,下游整治的方针.“七五”期间建设了桂平枢纽,改善航道110km.“八五”期间建设贵港通航枢纽,1997年截流通航,渠化航道104km.桂平至西津之间43个滩险,除地伏滩、伏波滩和鸡儿滩需进行不同程度的整治外,都已满足通航尺度要求.西津电站1964年建成,水位60.60m以上回水可达南宁,但这种水位机率小.西津水库原设计死水位为59.62m.变动回水区内有著名的浅滩洴滩,建库以后,水沙条件改变,滩  相似文献   

12.
综合采用案例和理论分析、河势分析以及潮流数学模型研究等手段,在确定航道整治水位、弯道形态和放宽率等参数的基础上,服务于现有航道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研究确定了长江口阶段性航道整治方案和整治线,以指导规划期内的航道建设。研究成果对《长江口航道发展规划》的编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综合采用案例和理论分析、河势分析以及潮流数学模型研究等手段,在确定航道整治水位、弯道形态和放宽率等参数的基础上,服务于现有航道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研究确定了长江口阶段性航道整治方案和整治线,以指导规划期内的航道建设。研究成果对《长江口航道发展规划》的编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依据河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对长江下游黑沙洲水道河床演变和碍航特性进行深入分析,初步提出该河段的航道整治思路。分析表明:大水年尤其是特大洪水年,河床冲淤变化相对较大,南水道过渡段左槽冲刷、右槽中下段淤积现象明显。主要原因是洪水期南水道过渡段漫滩水流增强,左槽分流沿程增加、右槽分流沿程减小,江中心滩束流作用有限,处于缓流区的右槽下段输沙能力不足,汛后冲刷不充分。航道整治的基本思路为稳定相对有利的滩槽格局,拦截漫滩水流、限制左槽的进一步冲刷发展、增强南水道右槽水流的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15.
根据景洪大沙坝水道水文、泥沙、河床组成及河床形态特性,通过对大沙坝演变趋势分析。提出了满足要求的航道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在针对长航道进行波浪数学模型试验时,往往由于模型范围过大而导致计算机无法进行模拟,因此,合理选取航道长度和试验范围就成为工程模型试验面临的关键问题。国内外的以往研究,仅对截短航道进行波浪数学模型试验的可行性有所述及,但针对具体工程模型试验中航道范围的选取方法并未阐述。在反复试验论证的基础上,运用NIKE21-BW波浪数学模型,以锦州港工程为例,提出不同工况条件下截短航道模型试验范围的选取方法。有关研究成果可供港口及航道工程模型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乌江折桅子滩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臣  付秀中  王志纯 《水道港口》2004,25(4):195-198,203
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乌江折桅子滩碍航成因,通过多组整治措施的研究,提出了具体整治方案,推荐方案实施后,折桅子滩航行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解决了该滩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