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木子 《汽车与配件》2007,(35):19-21
我国的客车工业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以来,历经改装、仿制、技术引进和中外合资等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形成大、中、轻、微多种细分的产品格局。长久以来,客车生产大都是以整车拼装的方式来进行生产,而且大部分客车生产企业都是外购底盘、空调、暖风等大件。只是套装车身,因此人们一直认为客车行业门槛较低,一时间涌现出很多客车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客车工业发展概况 1.客车企业已基本具有独立研发能力 我国客车工业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起步,经过改装、仿制、技术引进和中外合资阶段,发展到今天,已经基本形成了高、大、中、轻、微多种型式和档次的产品格局.目前,我国客车产品不仅基本适应公路客运和道路状况的要求,而且在1987年实现出口,现在我国的客车产品已出口到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3.
我国客车工业目前已基本上形成大、中、轻、微型齐全,高、中、低档兼备的产品格局。从1998年以来,客车产量一直保持较快持续增长的态势。客车不同于轿车不属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因而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各国汽车生产企业都不投巨资建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生产。客车市场的多品种、少批量、定制化、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决定了客车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使我国客车具有低成本的优  相似文献   

4.
作为纪念中国客车工业50周年活动的重头戏,中国客车工业50周年评选颁奖典礼暨中国客车工业50周年纪念大会于2007年12月1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宣布了中国客车工业50周年评选的最终结果,中大集团总裁徐连宽名列中国客车工业十大风云人物。自2002年中大开始介入客车整车制造业开始,中大汽车在徐连宽的领导下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整合资源、组织优化、产品规划、营销政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其品  相似文献   

5.
颜家骏 《世界汽车》2003,(6):23-24,27
客车制造的核心技术在于底盘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客车底盘制造业随着中国客车工业的发展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1我国客车工业发展现状 1.1能独立研发 自60年代起,我国客车工业从改装、仿制到技术引进、中外合资,现已基本形成高、大、中、轻、微多种型式和档次的产品格局,不仅可以基本适应中国道路状况要求,而且从1987年开始出口.  相似文献   

7.
侯喜华 《汽车杂志》2003,(5):102-105
我国客车工业已有40多年历史。近几年来,客车产销的增长已经成为带动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亮点,年客车产销以20%速度快速增长。经过磨炼,我国大中型客车制造业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与国外企业的开发、制造能力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文风  侯翔 《城市车辆》2008,(1):32-33
1956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CA10型4吨载货汽车下线,结束了我国自己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1957年,采用解放牌汽车底盘改装的第一辆国产客车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客车工业的开始。到2007年,我国客车工业已经走过了50年。50年来,我国客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国大中型客车产品已占世界产量三分之一以上,轻型客车的年产量也已突破20万辆,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客车大国。本刊于2008年第1期开始,特别开辟了纪念中国客车工业50周年专题,对50年来中国的客车工业进行回顾,弘扬中国客车及客车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精神,宣传民族品牌、汽车文化,介绍新世纪、新阶段为中国客车工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优势企业及新技术、新产品,推进市场发展和国际化战略。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一定能够实现从世界客车大国向客车制造强国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1 2000~2002年我国大中型客车产况 依据2002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1年,全国共有大型客车生产企业(含底盘生产企业)21家,大型客车改装企业32家;中型客车生产企业(含底盘生产企业)31家,中型客车改装企业99家.目前,全国大、中型客车总的年生产能力超过10万辆.近3年我国大中型客车的整体产销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1995年已成为历史。反观1995年客车市场的变化以及它给广大的客车生产厂家所产生的波及和影响,可谓之为几家欢乐几家愁,而且在这种表面平静,实则酝酿变化的一年里,客车行业也在悄然发生一些生产格局上的变化。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既产生了我国第一个省级的客车集团——扬客集团,也出现了转产、停产的企业;在汽车市场整体运行平淡的情况下,全年共生产各类客车近39万辆,占汽车总产量达26%以上,比去年上升4个百分点。客车产量及其所占的比重又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客车工业50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取得了令人骄傲的辉煌业绩。如今,中国客车工业正以50周年的发展为契机,从一个客车大国向世界客车强国跨越。这不仅令世人瞩目,更令我们为之振奋。中国客车工业将跨入一个新时代,开创一个民族客车、世界客车的新未来。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编制具有高水平的客车标准,对我国客车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编制客车标准是我国客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制订出高水平的客车标准,要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参照国际标准,并结合国情,使标准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更好地促进我国客车工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客车工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国家重点改造,通过引进技术和中外合资,现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与此同时,我国客车市场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大中型客车已经形成了高、中、低档兼备的产品格局。  相似文献   

14.
王威 《时代汽车》2011,(1):108-111
从1994年安凯散件组装的第一辆赛特拉客车下线至今,安凯不仅见证了中国客车业的黄金时代,同样它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客车与世界客车不断缩小差距的缩影。12月28日,随着第一万辆安凯客车在合肥下线,安凯成为继三龙一通后,又一个晋级客车业"万辆俱乐部"的企业。引进让安凯大开眼界1993年2月,在安凯与德国凯斯鲍尔公司签  相似文献   

15.
李京 《城市车辆》2006,(5):10-11
2006年9月2日,主题为“跨越新高·领航未来”的大金龙“世界级生产基地全面启用暨第十万台客车下线仪式”在大金龙灌南新厂区隆重举行,在隆隆礼炮声中第十万台“金龙客车”驶下生产线,标志着中国客车行业的首个“十万”诞生,也象征着大金龙迈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金龙客车也由此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第一家产销量突破10万辆的客车企业。来自各级政府、中国汽车行业的领导和专家、金龙客车用户以及新闻媒体的嘉宾们和金龙公司全体员工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辉煌时刻。中国客车行业首个“十万”的诞生,既是中国客车行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  相似文献   

16.
王威 《时代汽车》2009,(11):56-57
今年的比利时客车博览会车展上,最令人瞩目的品牌,来自中国的安凯。安凯本次在比利时车展上展出的是一台纯电动客车,这是安徽客车工业第一次参加国际车展,也是欧洲车展上亮相的第一款中国纯电动新能源客车,在这个全球客车行业最高的舞台上,当西方国家还在忙于从走向末路的汽、柴油引擎中挖掘潜力时,中国客车企业正在组织资源试图在国内乃至全球汽车市场带来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我国客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客车工业的历程及现状,着重介绍了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生产的客车盘品种及其技术特点。指出了客车工业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还从产品的品种和结构,生产管理方式以及我国几家合作合资企业的基本概况等方面分析了客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在大中型客车市场上,大中型客车的主要来源有制造企业生产的大中型客车和改装企业生产的改装大中型客车以及少量的进口客车。客车工业从1985-1995年经历了三次大的起伏,1986年、1990年、1993年,客车总产量均比上一年有较大幅度地下降,大中型客车无论是在汽车市场的占有率还是在客车市场的占有率呈下降的趋势。通过预测模型分析得知,1997年我国大中型和车市场将开始回升,预测1997的大中型客车保有  相似文献   

19.
王培祥 《运输车辆》2011,(19):49-50
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客车产品?一个简单的问题既是多年来我国客车工业前进的方向,也是对客车产品技术进步的指引。从多年前的客车“换壳运动”,到近年来在客车电子技术方面的迅速崛起,客车生产企业已经逐渐能够把握住用户的主要需求;但是,用户的需求真的是华丽的车身外观,抑或是纷繁复杂的功能?记者认为,扎实的客车底盘制造工艺、高水平的生产技术、优良的客车品牌美誉度,这些才是用户更加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雪 《商用汽车》2013,(23):30-32
技术引进和吸收是中国客车进步的催化剂,由于引进和吸收而导致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进步是中国客车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客车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得到了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是推动客车技术与产品升级的2大引擎。分析客车技术的发展轨迹,我们认为,客车行业发展的基础是自主创新,而获得加速度的动力则来自于技术引进。中国的汽车工业落后于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