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资的中国港口投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迪 《中国水运》2006,4(7):36-37
近年来,伴随亚太地区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航运业繁荣兴旺的引擎。2005年我国港口吞吐量达到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80万标准箱,10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上海港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和1618万标准箱,分别跃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中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由港口大国进入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2.
7月11日,我们又度过一个航海节。在航海节重温郑和航海精神,更加激励我们“爱我蓝色国土,发展航海事业”的志向。如今,我国不仅是海洋大国,也已成为港口大国。海洋与港口紧密相连,可以说,开拓航海业就为强盛港口打下基础,而强盛港口又将为开拓航海开辟道路。当今,世界经济已日益一体化,我们提出“和谐世界”的口号,为我们继续弘扬郑和精神、树立新的海洋观创造了前提和提供了精神指导。新的海洋观就是,经略海洋必须把和平交流、把全球资源配置与经济开发、谋划海洋获取可再生能源等资源三者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3.
发扬创新精神 向“世界港口强国”阔步迈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期间是中国港口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走向世界港口大国的时期。交通部徐祖远副部长在中国港口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指出,中国已经从一个“世界港口小国”实现了“世界港口大国”的目标,并还要向“世界港口强国”迈进。我们说,中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是指我国  相似文献   

4.
钟彩 《珠江水运》2013,(20):29-31
过去,中国内地港口在世界港口中默默无闻,现在它们却正在改变着全球港口业的格局,全球港口业迎来了中国时代。一直有观点认为,我国是航运大国,而非航运强国;我国是造船大国,而非造船强国。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我国是港口大国,也是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5.
黄何 《中国海事》2012,(3):33-34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及世界性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航运大国和港口大国。国家海洋经济战略的深入实施和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对海事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海事职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中国港口》2005,(5):4-5
中国港口协会是交通系统内一个重要的行业协会,是在国内港口界具有一定影响的行业性自律性的社团组织。从1983年中国港口协会成立至今已经22年多了,在此期间我国港口事业飞速发展,成绩显著,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港口法律的制订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港口吞吐量增长了十倍多,已由世界港口小国发展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港口大国,有八个港口进入亿吨港口行列,有两个港口的年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TEU,中国港口正在向世界港口强国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7.
童洁 《中国港口》2011,(10):1-2,10
<正>"我国已经是世界上亿吨港和百万标准箱港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货物运输最繁忙和港口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中国正由港口大国向港口强国迈进。"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在中国港口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七届一次理事会议上表示。9月21日~22日,中国港口协会第七届会员代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向好以及全球贸易量增速回升的带动下,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中国港口生产也实现了较快增长。从中国港口发展的成绩单来看,毋庸置疑中国已成为港口大国,但要成为港口强国,实现港口行业的"强港梦",还需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9.
《水运文献信息》2005,(4):17-17
目前,韩国海洋水产部已决定,向外资出售釜山港和光阳港的部分股权,目标是加速向东北亚枢纽港靠近。釜山港和光阳港正在扩建新集装箱码头,提高集装箱吞吐和物流配送能力,投资总额超过27亿美元,在韩国其他9个港口,还有总额为24.2亿美元的私人投资项目。  相似文献   

10.
江南 《海运情报》2007,(3):25-26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印度次大陆(ISC)最大的经济体。20世纪90年代初斯里兰卡对集装箱码头的及时投资为科伦坡港成为印度次大陆地区的转运大港铺平了道路。当时港口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不足已影响到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但随着港口业的逐步开放,形势开始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1.
2003年,香港、上海、深圳稳居世界集装箱运量前5名,中国已跻身港口大国。但排名的提升,并不能掩饰中国港口目前的体制问题。要从港口大国转向港口强国,港口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钟秋 《海运情报》2006,(3):33-33
亚洲主要集装箱港的枢纽港竞争正在激化。在2005年的世界十大集装箱港中,欧美港口只有3个,并且处于第7位以下,而亚洲、中近东港口占了7成。世界工厂中国的主要港口继上年再次以两位数增长。然而,作为东亚枢纽港吞吐量增长的香港,其世界最大集装箱港的桂冠已经失去,高雄港则转为比上年减少。中国港口今后将继续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现有枢纽港是否坚持作为中转基地的立场,将被迫作出抉择。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十多年,中国港口行业.发展进入黄金期,特别是前四个五年计划期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沿海港口乘势而上,获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已拥有沿海亿吨大港22个,成为世界上拥有亿吨港口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4.
《水运文献信息》2007,(12):28-28
说到泰国最大的海港,很多人都以为是曼谷港。其实,曼谷港只是一个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海洋运输发展的内河港口。从1991年开始,泰国政府在曼谷南部100多公里的林查班兴建大型集装箱码头,经过16年的建设,林查班港现在已成为泰国最现代化和最大规模的深水港,并日益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显现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连海事大学校长王祖温日前表示,我国要实现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就必须致力于航运软实力的提升。自改革开放后,我国无论是从船队运力还是港口建设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海运船队运力规模已超过1亿载重吨,位居世界第四位。中远集团船舶总运力跃居世界第二位,中远、中海集装箱船队运力位居世界十强。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5个港口进入世界前十位,拥有亿吨大港14个,集装箱运输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造船产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造船大国,  相似文献   

16.
蔡哲 《中国港口》2006,(9):14-14
距上世纪80年代末颁布的《全国主枢纽港规划》,全国港口界等了10多年,终于迎来新的港口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诞生。因为,10多年对历史来说是一瞬间,但中国港口却发生了巨变,至2005年底,我国已成为世界港口大国。世界经济日益一体化,我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又走上高速发展道路。显然,回过头看原来的港口规划虽然也强调大发展,但那是一种外延式扩张,是粗放型的规划。10多年中,沿海港口缺乏分工合作、缺乏区域协调,港口低水平重复建设、深水岸线日渐稀缺,以及港口出现恶性竞争等等问题久治不愈,因此,对沿海港口重新洗牌,以全新的姿态迎战国民经济全新发展的新需求成为必然。在这一背景下一部具有宏观性指导意义的港口新规划诞生,的确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是世界航运大国,已第15次连任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目前,中国拥有全球第三大规模的船队,船舶入籍登记数,居全球第八。中国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2 317个,亿吨大港数量达到34个;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余年居世界第一。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中国占有7席。蓬勃发展的航运经济,需要一个安全畅通的水上运输环境。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作为我国水上交通安全主管  相似文献   

18.
《水运工程》2008,(3):132
继秦皇岛港成为世界第一个煤炭运输超2亿吨的大港后,河北将继续加大港口建设力度,力争3年内建成秦皇岛港、唐山港、黄骅港3个在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综合性大港,并以秦皇岛、黄骅港为主,建成世界最大的输煤港口群。  相似文献   

19.
发挥深圳港口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港口》1999,(12):18-19
<正> 港口是海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港口功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除传统的装卸储运功能外,港口已逐步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以港口为核心的港口产业、物流业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深圳港是广东省发展速度最快、现代化程度最高、港口产业规模最大的港口之一。深圳港在广东省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对外贸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港口集装箱业务的发展,正在使区域交通运输及社会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一、深圳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20.
《世界海运》2010,(4):10-21
过去,中国港口在世界默默无闻,现在它们却正在改变着全球港口业的格局,全球港口业迎来了中国时代。近年来,在经济形势良好导致港口高回报的利益驱动下.地方建设和发展港口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全国沿海、沿江省市掀起了港口建设的热潮,甚至有些沿海县城都把建港作为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