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车重载提速后,对车辆上的重要零部件——轴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轴承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的设计角度看,其匹配至关重要。197726型滚动轴承的装用,实现了我国铁路货车技术的第2次大跨越。随着货车速度和载荷的增加,197726型轴承在运用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轴承保持架的破损问题尤其突出。车辆运行中保持架一旦断裂,将会严重影响轴承的正常旋转,以至引发热轴、切轴等恶性事故。  相似文献   

2.
新造197726型轴承滚子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祥龙 《铁道车辆》2002,40(4):41-42
1 问题在最近几年的货车检修中,197726型轴承故障率较高,组装运行不足4年半就提前退检的轴承数量居高不下,不但造成较大的浪费,还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为弄清新造197726型轴承发生故障的原因,笔者对2000年1月-6月检修中因故障而提前退卸的新造轴承进行了统计(见表1).  相似文献   

3.
刘青山  刁克军  赵雷 《铁道车辆》2021,(1):102-105,124
针对货车26型轴承典型故障类型进行了台架试验,得出新造轴承及注脂量超差、保持架裂损、滚子环形条纹、内圈挡边角度超差、滚道剥离等故障轴承在不同试验载荷、不同试验速度及运转时间下的温度变化规律,为货车26型轴承热轴故障分析及在线健康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货车197726轴承清洗新工艺及设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轴承行业,轴承清洗以煤油(或汽油)作清洗介质已有50 a的历史,铁路货车197726 轴承国产化也有20多a,存在能耗大、成本高、污染环境和不安全等弊端.  相似文献   

5.
朱宜尧 《铁道车辆》2005,43(1):43-43
为了更好地分析SKF197726型轴承的故障原因,笔者对2003年佳木斯东车辆段检修的1686套SKF197726型轴承(不含报废、过期返厂的轴承)进行了统计,故障类别见表1、表2、表3。  相似文献   

6.
橡胶迷宫式铁路货车轴承密封装置自1998年推广使用后,有效地解决了原密封结构唇口易磨损、寿命短、温升高、渗油或甩油、进灰砂或进水等常见故障,轴承的使用寿命、运行品质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随着采用橡胶迷宫式密封装置的铁路货车197726型滚动轴承的大量使用,出现了外油封松动、脱落等故障,如不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或加以改进,将直接影响轴承的正常运用。  相似文献   

7.
聚酰胺轴承保持架是一种代替现行金属钢、铜的新型有机材料轴承保持架,具有耐磨、重量轻和特殊润滑性能等特点。它自1986年起已在铁路货车轴承上装车运用,在温升、可靠性及耐久性等方面进行了长期考验。试验证明,这种新型轴承保持架在温升、磨损和与油脂亲和等方面有优良特性,对提高轴承负荷能力和寿命,特别是润滑作用对延缓轴承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国强 《中国铁路》2023,(9):57-61+71
我国高铁长期采用进口轴承,现实应用和长远发展都需要高铁轴承国产化、产业化。介绍我国高铁轴承研制成果,全过程研发取得实质性成果、多方案优化和试制保证试装车产品性能相对先进、型式试验和研究性试验初步验证装车产品的基本性能;分析需深化研究问题并提出建议,在用轴承大样本运用数据进一步统计分析利用、轴承计算bm系数取值亟待规范、加强研究性试验设计并分析利用试验结果、开展台架型式试验装置规范化研究、研究并完善设计计算方法和试验验证手段;最后对我国高铁轴承产业化推进提出建议。对深化高铁轴承研究方向和重点工作及产业化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郁仲  高庆 《铁道学报》1998,20(A04):40-43
利用自行研制的一套动应力测试系统,在轴承试验台上,对铁路货车197726型轴承保持架进行动应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轴承在运转时,保持架上有一定的动应力,数值不算大,但局部地方会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保持架在正常工作状态时的受力情况,为弄清保持架裂损的原因提供了大量数据,对进一步研究高速重载列车的轴承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铁路货运列车的主力轴承——197726型轴承为研究对象,开展故障轴承动力学建模和仿真分析,探索轴承动力学响应特性随故障尺寸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轴承内部结构、约束关系、摩擦润滑和载荷条件,建立了轴承内圈存在滚道损伤故障时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轮对跑合实验及包络谱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通过一系列动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