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尿中δ-氨基乙酰丙酸(δ-ALA、筒称ALA)测定,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不少文献报导,多数认为可作为铅中毒早期诊断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而且测定比较灵敏,现已正式列入国家诊断标准。国内对尿中ALA含量正常值上限已有不少报导,但限于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惯以及对象选择、测定、统计等方法有所不同,其结果各有差异。为了探讨和确立我地区正常人尿中ALA正常值,为今后铅中毒的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我们于七八年五月也对吉林地区铁路系统102例正常人做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测定对象及方法选择居住吉林市一年以上,年龄22-56岁,无铅作业史,近期未服任何药物,身体健康的列车段、车辆段、配件厂等单位工人共102例作为测定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4例。随机采取一次晨尿,进行尿中ALA测定。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了用低温灰化—分光光度法进行有机物中微量磷的测定。作者用低温灰化,钼兰—溶剂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有机物中低于10微克或10ppm的磷。试样经低温灰化装置处理后,取其残渣加15毫升30%(W/W)的过氦酸加热至冒白烟,冶却后将过氯酸溶液移至300毫升分液漏斗中,向其中加5%(W/W)钼酸铵溶液10毫升,再用水稀释至全量为100毫升,然后,加醋酸丁酯10毫升振摇1分钟,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了应用螯合剂4—苯酰—3—甲基—1—笨基—5—吡唑啉酮(BMPP)对锰进行溶剂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的各种基本条件,并应用上述方法探讨了炭酸饮料试样中微量锰的简易分析法。分析方法:取含有低于4.0微克锰的样品溶液,中和后,加氨—氯化铵缓冲液(PH8)5毫升,将溶液调节至PH8,用蒸馏水稀释至全量为40毫升,再加0.1%(W/V)BMPP-MIBK(甲基异丁基酮)溶液10毫升,振摇5分钟,萃取锰络合物Mn-BMPP。放置分相后,将有机相移入离心管远心分离5分钟,弃去其中微量的水,然后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用乙酰丙酮法测定水中(尤其是工厂的废水)的微量甲醛时,作者注意到在试样中如含有因加热蒸馏的预处理而游离出甲醛的物质时,用以往的测定方法会带来很大的误差,为消除这个误差,作者研究了不用蒸馏之类的预处理,而在试样中直接加乙酰丙酮,于室温放置1.5小时,用氯仿提取3,5-二乙酰基-1,4-二氢二甲基吡啶(DDL)进行荧光测定的方法,可准确的进行甲醛的定量。仪器:日立分光荧光光度计MPF 3型及日立101型分光光度计。试剂:用市售品。三羟甲基三聚氰酰胺(TMM)难于买到纯品,可买高浓度的水溶液(约为60%的水溶液,在工厂使用时是用5~10%的溶液)根据需要稀释使用。试剂的配制方法按JIS。(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译者注) 定量操作:以往的方法按JISK0102。本文探讨的方法:向50毫升试样中加乙酰丙酮-醋酸铵溶  相似文献   

5.
空气及尿中铊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析空气及尿中铊。空气使用单层玻璃纤维滤纸采集,能达到99%以上的阻留率,再用0.5mol HNO_3溶散,取上清液进样分析。尿样先调pH值为9-10,用NaDDC和MIBK萃取,取有机部分进石墨炉分析。用分光光度法与原子吸收法对样品作对比分析,相互相关程度非常密切。空气及尿中铊的检出限较低,常见9种离子干扰不大。现场应用两年,监测大量样本比较方便。铊及其化合物是一种高毒、蓄积性、可疑致突的毒物。铊存在于煤、矿物和石油中,在冶炼或燃烧时大量溢入空间。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样品,需要用大量样品富集,操作过程冗长。国内外应用电化学法较多,如阳极伏安法被西德列为标准方法;还有催化极谱法等。但原子吸收法(石墨炉原子化器)具有灵敏度高,取样少,步骤快,结果可靠等优点。Matsuno等人研究用0.1mol HNO_35倍稀释直接测定,但生物体内铊含量一般很低,另外样品中较多盐类会使铊的分析遇到困难。Singh采用了APDC和MIBK萃取,获得较好结果。  相似文献   

6.
尿铅、尿镉的含量在职业病普查、临床诊断治疗中是很有价值的参考指标之一。本文介绍的电位溶出法,尿样不经消化即可直接测定。本法采用自装简易电位溶出仪,在玻碳园盘电极上,电位-1.6伏预电解富集1~5分钟,记录 E~t 曲线,用标准加入法定量。尿铅、尿镉的最小检出限分别为0.0017μg/ml,0.002μg/ml。变异系数分别为4.8%、5.8%。回收率分别为98~110%,94~104%。本法所用仪器简单、具有灵敏度高,取样量少,操作方便,便于推广。尿镉、尿铅的分析在职业病防治中占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多采用双硫腙法,但灵敏度不高,对尿镉的分析要经过两次萃取分离浓缩,操作甚为复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仍需泊解样品和萃取分离浓缩,且设备昂贵,不易推广。极谱催化波和阳极溶出伏安法均需样品消解后才能进行分析。Jagner D.于1976年提出电位溶出法,其样品不经消解即可直接测定。国内尚未见到有尿镉、尿铅电位溶出法的报道。我们采用此法直接测定尿镉、尿铅,取得了满意结果,与酸消解后的阳极溶出伏安法结果一致,此法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铁道车辆》2001,39(4):34-35
综 合 DC/DC升压变换器非线性输出反馈控制 吴 忠,李 红,左 鹏,等 中国铁道科学 2000,21(3):21—28 列车基本阻力的思考 黄向盈,杨宁清,黄 民 中国铁道科学 2000,21(3):44—57 关于机车车辆维修的几个问题 赵中喜 中国铁道科学 2000,21(3):107—113 铁道车辆制动热负荷的计算及应用 马大炜 中国铁道科学 2000,21(4):30—37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机车车辆故障分析中的应用 王华胜 中国铁道科学 2000,21(4):51—57 我国铁路在加入WTO前的法律准备有关问题的探讨 孙 林 中国铁路 2000,(12):10—12 京沪高速铁路运量预测 高 木,清 晴 中国铁路 2000,(12):24—26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车车辆横向动力学多参数优化设计 汤东胜,范佩鑫 内燃机车 2000,(12):9—13 基于模态分析法的结构动载荷识别研究 文祥荣,智 浩,缪龙秀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4):11—14 基于实验模态的结构应变模态分析 王文静,刘志明,缪龙秀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4):20—23 转向架构架动应力解耦分析 喻志平,孙守光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4):24—28 转向架构架动应力测试中抗干扰技术研究 沈延鹏,刘志明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4):29—33 智能交通系统与智能铁路交通系统分析 汪希时,张 勇,张 民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5):1—6 利用GPS和惯性传感器的融合和集成实现车辆定位 蔡伯根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5):7—14 高速铁路环境下利用无线通信实现铁路信号信息传输的初探 步 兵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5):15—19 微机化叠加点式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研究 李开成,程荫杭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5):35—38 高速铁路噪声与振动因素的分析及其对策的探讨 王昌林 铁道标准设计 2000,20(12):61 热卷圆簧的旋向问题 郎学孝 铁道技术监督 2001,(1):14—15 轮对压装曲线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周兰英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1,(1):2—5 轮轨接触应力的研究 俞展猷 铁道机车车辆 2000,(6):1—9 机车车辆动力学强度专业发展的建议和设想 姚建伟 铁道机车车辆 2000,(6):23—24、34 板梁组合结构的I—deas软件有限元建模研究 姚曙光 机车电传动 2000,(6):22—24 TGV的可靠性——1999年9月20日在格拉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陈 宏译 交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2000,(6):1—6 现代防空转/滑行装置的构造原理 陈 宏译 交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2000,(6):11—15 车辆用牵引变压器的超导研究 黄宅舒译 交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2000,(6):26—28 现有线铁道车辆新型制动盘的开发 吴云兴译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2001,(4):1—6 关于等离子强化车轮轮缘的问题 宋忠明译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2001,(1):32—34 铁道车辆金属面板的保护 陈 宁译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2001,(1):27—29 对车轮踏面损伤的认识 王渤洪译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2001,(1):38—41 焊接质量对转向架构架使用寿命的影响 陈 琳,李佰和译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2001,(1):42—45 客 车 列车交会压力波对车体和侧窗的影响 田红旗,姚 松,姚曙光 中国铁道科学 2000,21(4):6—12 磁悬浮列车定位测速及数据传输方法研究 杨建勇,连级三 中国铁道科学 2000,21(4):110—119 动车组双层拖车凹底上边梁挠度的控制 杜彦品 机车车辆工艺 2000,(6):15—16 制动系统对大秦线重载列车的影响 马大炜 铁道机车车辆 2000,(6):9—13 国外摆式列车发展和运用概况 李 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569—575 我国摆式列车开发中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 王开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576—579 我国摆式列车铁路设施的配套措施 郝 瀛,严隽耄,刘学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580—584 摆式列车在我国的适用范围与应用前景 张文桂,郝 瀛,顾 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585—589 摆式列车动力车转向架方案比较分析 钟文生,罗世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590—594 我国摆式客车转向架的选型研究 傅茂海,李 芾,卜继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595—599 摆式客车自导向径向转向架方案设计与结构优化 邬平波,唐永明,楚永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00—603 摆式客车倾摆机构研究及自导向转向架动力学分析 曾 京,刘宏友,邬平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04—608 摆式列车迫导向径向转向架的设计 贾瑞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07—613 摆式客车迫导向径向转向架导向机构参数研究 卜继玲,傅茂海,严隽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14—618 摆式车辆倾摆机构优化 卜继玲,傅茂海,薛恺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19—623 摆式列车内燃动力车转向架二系弹簧系统稳定性分析—刚度法 米彩盈,张开林,张红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24—628 内燃摆式列车组的网络通信系统 奚国华,路向阳,夏 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27—632 基于LonWorks技术的摆式列车倾摆测控网络试验研究 王雪梅,菅晓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31—636 摆式列车倾摆伺服系统控制问题的研究 吴学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37—641 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 倪文波,耿 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42—646 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的信号处理 戴小文,吴晓雄,严隽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45—650 小波变换在摆式列车倾摆系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戴小文,钟桂英,吴浩中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51—655 基于UIO的摆式列车倾摆控制系统执行机构的故障检测 吴浩中,戴小文,黄运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56—660 摆式列车机电作动器的研究 张卫华,梅桂明,黄丽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59—665 摆式列车曲线参数实时检测技术研究 林建辉,陈建政,张宇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66—669 一种摆式列车未平衡加速度测量仪的研究 周文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70—673 摆式列车倾摆机构动力方式试验研究 倪文波,王雪梅,张济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74—678 摆式动车组主动控制受电弓系统的研究 史显坤,王开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35(6):679—683 磁悬浮列车转向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 赵志苏,严力明,罗 昆 机车电传动 2000,(6):11—13 地铁动车组再生与电阻制动时能耗均衡的实现 樊嘉峰,陈军华 机车电传动 2000,(6):39—40 上海地铁1号线直流传动列车车轮踏面的剥离及擦伤问题 程隆华,沈伟俊 机车电传动 2001,(1)37—38 地铁主电路放电接触器K4的改进 陈通武,张 林,陈 刚 机车电传动 2001,(1):39 鼓形客车钢结构的设计及强度分析 杨 弘,阎雪冬 铁道机车车辆 2000,(6):14—18 空调客车中新风量的控制 陈焕新,杨培志,赵向红 铁道机车车辆 2000,(6):25—27 深圳地铁车辆维修的一些设想 彭 义 铁道机车车辆 2000,(6):31—34 浅谈《22型(23型)客车厂修规程》 郑德亮,吴 浩,于靖媛 铁道技术监督 2001,(1):10—12 关于列车安全状态监测和诊断系统的研究 张家栋,田宏萍 内燃机车 2000,(11):22—24 客车车体钢结构腐蚀限度的遗传搜索计算研究 吴作伟,陈兴华,马 立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4):1—4 高速列车控制数据无线传输的实时性及可靠性分析 王俊峰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5):15—19 切比雪夫多项式在磨耗形踏面设计中的应用 柳拥军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4):34—37 城市轨道交通ATP仿真系统的初步研究 赵会兵,赵 明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5):39—43 新型客车制动盘结构与材料分析 何正禄,卢 笛,郭晓晖 机车车辆工艺 2000,(6):1—5 空调客车“三机”大修问题的探讨 赵 辉 机车车辆工艺 2000,(6):44 提速后车钩缓冲装置出现的问题及措施 孟庆儒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0,(12):7—9 客车制动梁、闸瓦托吊防退装置的制作 冯宏勋,徐志立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0,(12):15—16 浅谈CW—2B型转向架A2级检修 付宗仁,阎军旺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1,(1):6—9 城市轨道车辆辅助电源设计 潘晓萍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0,21(4):28—31 跨座式轨道交通建设中的关键技术 雷慧锋,刘永峰 铁道标准设计 2001,21(1):1—4 高速列车轮装式盘形制动器的开发 吴云兴译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2001,(1):1—6 高速铁道车辆用涂料的发展趋势 张 鑫译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2001,(1):14—15 客车转向架弹簧试验机 吴云兴译 国外机车车辆工艺 2001,(1):35—37 TAF——意大利铁路新型动力集中式双层电动车组 米淑春译 交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2000,(6):34—36 货 车 货车用新型工程塑料心盘衬垫的研究 陈国生,郑 华 中国铁道科学 2000,21(4):91—101 全钢浴盆式运煤敞车底架制造工艺 赵永吉 机车车辆工艺 2000,(6):11—14 浅谈P64A型棚车车顶组成制造工艺 宋红川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0,(9):5—7 闸调器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向玉国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0,(9):8—10 影响转8A型转向架心盘自由高的因素及其控制 李训武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0,(10):13—14 货车197726型轴承检修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李智皓 铁道机车车辆工人 2001,(1):13—15 我国铁路快速货物运输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杨 浩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6):14—19 利用磁弹性法测量快运货车转向架焊接构架残余应力的试验研究 李裕国,李 强,缪龙秀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0,24(4):15—19 TBPU型板架式集装箱 张四枚,张希原 铁道货运 2000,(6):24—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