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之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智祥 《集装箱化》2002,(11):19-20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方式、运输方式及运输组织形式的发展,我国的很多国际货运代理人已由最初单纯地作为代理人,接受进出口商的委托,仅以委托人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包括报关、报验、报检、租船、订舱、代办仓储等与国际货物运输服务相关的业务,发展成为不公开委托关系而以自己的名义同第三人签订合同等,有些甚至以独立经营人的身份,诸如无船承运人、短途运输经营人、仓储经营人等开展经营,将其服务范围延伸到整个货物运输和分拨过程,为货方提供包括传统货代服务在内的一揽子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2.
刘桢  李鹏  刘京利 《水运管理》2008,30(6):22-24
为正确认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法律地位并依其法律地位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就实践中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认定的几个标准进行分析,认为明确国际货运代理人法律地位认定标准有助于国际货运代理人明确法律责任,建立更好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当事各方责任和风险的分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解决货运代理业务纠纷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3.
黄丽红  梁素 《中国水运》2007,7(8):258-260
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不是唯一的,具有作为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及作为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两者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大不相同。国际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定:合同的内容;签发提单;拼箱、拥有自己的运输工具提供服务;公布自己的运价;挣取差价等。  相似文献   

4.
唐潮 《世界海运》2001,24(5):32-33,35
分析了国际贷运代理人充当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后,因实施的具体法律行为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5.
秦玲 《水运管理》2009,31(1):26-28
为使我国中小型国际货运代理人能有效规避风险,增强竞争力,分析当前国内货代业的定义、业务内容和法律地位,介绍中小型货代企业的责任保险选择途径,通过对新保险产品和新保险规则的动态发展进行观察、预测,提出商业责任保险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建华 《世界海运》1999,22(2):33-34
关于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及其责任,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在实务中极易产生纠纷,笔者认为,货运代理作为特殊的代理领域,应当包括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两种形式,货运代理人的法律地位根据采取直接代理方式,这是间接代理方式,以及是否以独立经营人身份出现分别确定,进而承担不同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及其发展:国际货运代理,在国际货运市场上,处于货主与承运人之间,接受货主委托,代办租船、订舱、配载、缮制有关证件、报关、报验、保险、拆装集装箱、结算运杂费,乃至交单议付和结汇。这些工作联系面广,环节多,把国际贸易货运业务中相当繁杂的工作相对集中地办理。国际货运代理行业是国际商品流通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9.
一、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及其发展 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在国际货运市场上,处于货主与承运人之间,接受货主委托,代办租船、订舱、配载、缮制有关证件、报关、报验、保险、集装箱运输、拆装箱、签发提单、结算运杂费,乃至交单议付和结汇。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形成,是国际商品流通过程的必然产物,是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唐潮 《世界海运》2001,(5):32-33
分析了国际货运代理人充当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后,因实施的具体法律行为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1.
传统货运代理业向物流领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青 《世界海运》2003,26(6):20-21
针对我国传统货运代理业服务方式单一、生存空间受到严峻挑战的现状,提出了货运代理企业向物流领域进军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胡彬 《中国水运》2006,6(10):245-246
根据民法相关规定阐述了我国对于国际货运代理法律地位的认定以及产生的后果。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合同法》第四百零二条、四百零三条进行相关的分析。揭示了上述两条款对货运代理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晖  赵伟 《世界海运》2003,26(2):36-37
无船承运人与货运代理人在国际贸易和航运业的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二者发展历史上的渊源以及业务范围的某些交叠使得无论在理论中还是实践中都存在着含混不清的地方。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包括新近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而美国的《1998年航运改革法》似乎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责任保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国际货运代理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迅速发展。国际货运代理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给国际货运代理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是激烈的竞争和难以预测的风险。国际货运代理责任保险制度作为防范和规避国际货运代理风险和责任的有效制度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极度盛行,而在我国却甚少有人问津。因此,本文从国际货运代理和责任保险的基本概念出发,联系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责任保险的现状,对国际货运代理责任保险制度在我国的设立作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虚拟物流企业——中小货代企业的未来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汉鸣  真虹 《世界海运》2002,25(3):25-26
加入WTO后,航运市场势必面临新一轮更大的冲击,众多中小货运代理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举步维艰。针对从传统货代业与当今新兴的物流业的比较,探索出中小货代企业的出路——虚拟物流企业。  相似文献   

16.
船舶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与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船舶管理和船舶管理人的法律含义、我国船舶管理业和调整船舶管理业的法律现状的介绍,分析和论述了我国船舶管理业务市场准入制度,船舶管理人的法律地位及其与政府主管部门、委托人和第三者的法律关系,以及船舶管理人可能承担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调整船舶管理业的法律和船舶管理人减少经营责任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彩其 《中国水运》2007,7(6):218-219
收益管理作为一项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国际货运代理业尚未得到充分应用。现以国际货运代理业中最重要的业务之一——国际集装箱运输代理业务为例,探讨国际货运代理业可否实行收益管理,并从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等三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得出国际货运代理业开展收益管理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急待实施的结论,从而为国际货运代理业实施收益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王晓惠 《世界海运》2001,24(5):46-47
通过对试行的运价报备制度的作用与实质的分析提出了在目前国际集装箱运输市场以运价报备制度作为运价管理模式是合适的。运价报备制度比传统的各种运价管理模式刚性小、易于被业界各方接受,又可以作为国家宏观管理的一种政策手段,为长期稳定集装箱运价起到积极的作用,在目前运价全面放开的市场背景下还可以作为一种新运价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货运强度变化规律的货运量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货运量统计数据存在收集不全、统计口径不一致及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大等问题,导致常规的时间序列预测法和回归预测法难以在这些地区应用。鉴于此,分析了国内外货运强度变化的规律,指出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是影响货运强度的主要因子,提出了通过模糊聚类方法对地区货运发展阶段进行定位,找出其发展阶段所对应的货运强度值,进而提出依据人均GDP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进行货运量预测的方法。最后对邢台市的货运量预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