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文  李雪莲 《交通科技》2011,(3):111-113
在山地城市建设和江河通航口道路桥梁建设中,往往2条立交道路衔接高差非常大。一种新型螺旋式喇叭形互通立交具有克服大高差、增大匝道长度、减少纵坡、节约用地等特点。结合广东省虎门二桥项目海鸥岛互通立交的初步设计,具体分析了新型螺旋式喇叭形互通立交设计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识别喇叭形互通式立交事故多发位置,分析喇叭形互通式立交事故成因,以便为喇叭形互通式立交设计及事故黑点处置提供借鉴,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浙江省已运营的喇叭形互通式立交进行调查,对收集到的施工图及事故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喇叭形互通式立交事故主要集中在互通出入口、A式喇叭形互通半直连式左转出口匝道S型曲线后半段、B式喇叭形互通环形出口匝道圆曲线前半段以及收费站内广场。该结果以期为喇叭形互通式立交安全设计指标的选取和安全保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喇叭形立交为我国应用比例最高的基本型立交,受各控制因素制约,其改扩建难度较大。京港澳高速武汉北互通喇叭形立交改扩建充分利用现有工程,通过原址扩建升级立交功能,解决立交堵点。分析介绍了武汉北互通主线、G107扩建方式和远景交通量、用地等控制因素,探讨了根据实际控制因素及功能需求双喇叭立交的改扩建设计思路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济东(济南—东营)高速公路滨州西枢纽互通选型,通过计算混合式和双喇叭形立交建设期投资成本及运营期内汽车油耗、时间价值和尾气排放数量等主要社会成本进行项目综合效益比较,结果显示双喇叭形立交虽然建设投资较少,但运营期的社会成本较高,考虑交通安全和节约社会资源、能源的长远利益,推荐采用混合式立交方案作为最终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元—巴中高速公路巴中东互通立交的设置条件、设计思路和具体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山区收费互通立交的一些设计思路。在互通立交的设计中应根据场地条件和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灵活选择和改变常规互通立交形式,对匝道线形进行综合布设,最终实现整个互通立交设置和场地条件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多条高速公路的设计实践,阐述了复合式互通立交的特点,并对服务型立交和枢纽型立交组合成的复合式互通立交进行了重点研究,对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的若干问题进行论证、探讨,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池坤敏 《公路》2012,(2):90-92
介绍了大雁山互通立交设计方案,总结了设计过程的体会,主要包括:分(汇)流点应注重视距检验、交织段长度不足的解决方法与节约用地原则在立交设计中的体现.结论可为其他互通立交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互通立交设计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智生 《公路》2005,(12):80-85
互通式立交是干线公路交叉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是高速公路重要构造物之一,正确把握互通立交设计要素.合理选择互通立交方案.准确应用技术指标,对保证行车安全和服务水平,降低公路工程投资.节约土地.提升公路景观效果等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互通立交设计在对互通立交规模的理解、方案选择和技术指标的合理应用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严重。通过总结近5年在初步设计审查中发现的互通立交设计普谝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砦新的观点.与设计行业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速路网的日渐完善,城市环线及快速通道支线建设项目日渐增多,当新增互通立交与已建互通立交之间的距离难以满足规范所要求的净距时,利用既有互通组合形成复合式互通成为立交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以丙村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为例,通过方案比选,递进式地梳理了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的要点及难点,总结并提出了各向交通转换优先、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互通结构,以降低造价的设计原则,并提出利用主流匝道与高速公路构建立交总体架构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设计过程,提出了主要技术标准,概括了城市互通立交工程的设计要点及一些主要参数指标,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互通立交设计考虑因素很多,道路现状及远期规划、周围环境、功能、景观及造价都会对互通立交设计方案的确定产生影响。现介绍延崇高速公路太子城互通立交工程背景及概况,阐述该互通立交工程的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从该互通立交设计控制因素、道路平纵横设计、重要节点景观桥梁设计等方面论述该互通立交总体方案。  相似文献   

12.
复合式枢纽互通立交布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成海  何斌 《公路》2012,(5):61-64
高速公路网建设的逐渐密集,导致多肢交叉的复合式互通立交随之增多,使得安全、经济、简洁、合理地设置复合型枢纽互通立交显得尤为重要.就日照南复合式枢纽互通立交的设置,对复合式互通立交的布置、交织段长度及通行能力进行研究,通过多方案的分析比较,以端部、变速车道的精细设计为重点,完善设计方案,提出了复合式互通立交设计的要点、布设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达到复合式互通立交功能与经济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交通转换节点的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扩建过程中,如何保证各方向交通流的正常行驶、减小因扩建施工对交通流的影响、保证道路行车畅通安全成为扩建施工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以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中的永年互通为例,对高速公路中常见的单喇叭形互通式立交改扩建工程施工期间的路基、路面、桥梁等方面交通组织进行了论述,可为其他改扩建工程中互通式立交的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城市互通立交的选型和设计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针对既有平面交叉口随着交通量的增加须改造为互通立交的情况,涉及因素较多,设计难度较大。通过具体工程,对在既有平面交叉口改造互通立交型式的设计思路、设计原则、设计方法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永强 《公路工程》2008,33(2):104-106,110
单喇叭形互通式立体交叉属于T形交叉的一种,分为A、B 2种类型,一般用于相交公路某些方向交通量相差较大,某些方向转弯交通量不大的情况。在日本及我国的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中,为方便收费站的管理,大量的采用单喇叭形。在设计工作中,由于缺乏详尽有效的规范指导及必要的设计经验,在单喇叭形互通式的选定、平面布置、及标准的采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参考美国、欧洲及日本的部分资料,结合实例对单喇叭互通式立交的形式、平面布置、线形标准等提出了一些具有较强指导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互通立交设计需要设计人员具有大量的设计经验和知识储备,同时互通立交设计工作量极大。通过介绍一种基于匝道平面图形模板的立交孪生自动化设计方法,快速完成两条主路交叉下的立交布线工作。结合基于此方法开发的辅助设计软件,实现立交平面自动定线功能,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喇叭形互通式立体交叉作为高速公路应用最多的一种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其设计方法较为成熟,但并未全部实现自动化设计。在喇叭形互通的喇叭头位置,两条匝道的路基宽度冲突,连接部设计图等图表基本上采用手工或半自动设计方式,而JSL-路线专家系统已经实现了连接部的参数化自动设计。喇叭形互通喇叭头的两条匝道不存在合流与分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连接部,但二者之间的路基宽度衔接与连接部有高度的相似性。通过深入研究与尝试,充分利用JSL-路线专家系统的灵活性,采用两种连接部设计方法实现了喇叭形互通喇叭头的参数化自动设计。该方法已应用到了多个工程项目设计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单喇叭形互通式立体交叉属于T形交叉的一种,分为A、B2种类型,一般用于相交公路某些方向交通量相差较大,某些方向转弯交通量不大的情况.在日本及我国的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中,为方便收费站的管理,大量的采用单喇叭形.在设计工作中,由于缺乏详尽有效的规范指导及必要的设计经验,在单喇叭形互通式的选定、平面布置、及标准的采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参考美国、欧洲及日本的部分资料,结合实例对单喇叭互通式立交的形式、平面布置、线形标准等提出了一些具有较强指导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互通立交方案除考虑交通流量,线形指标等,往往受道路交叉区域的用地条件、相关规划、建筑物拆迁,以及地下工程等条件的限制,故其设计较公路互通立交相对复杂.该文以郎溪路互通立交设计为例,分析影响城市互通立交方案布设的各种因素,从中总结出城市互通立交设计特点和需要重点关注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公路建设和城市道路建设一直在突飞猛进。高速公路立交和城市立交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立交桥已经成为许多城市的象征。根据参加高速公路中互通立交的桥梁和城市互通立交中的桥梁设计和建设的经验与体会,介绍互通立交中的桥梁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