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装用径向转向架内燃机车牵引计算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欣  唐松柏 《铁道机车车辆》2004,24(2):44-46,66
通过对装用径向转向架内燃机车曲线粘着性能试验结果的分析 ,并结合柳州铁路局DF4D、DF7D重联牵引运行试验和黔桂线金麻段具体的线路情况 ,通过理论分析与牵引计算 ,表明采用径向转向架机车将能改善机车的曲线粘着性能 ,提高该线路的牵引质量  相似文献   

2.
径向转向架技术在电力机车上的推广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电力机车在运用中普遍存在轮轨磨耗严重的问题,结合装有HTCR径向转向架的DF8B内燃机车动力学计算、综合试验和运用考核的结果,建议将在内燃机车成功运用的径向转向架技术推广运用到电力机车上,实现该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并结合电力机车的结构特点,以SS3B机车为例对电力机车径向转向架的结构布置、机车总体变化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30 t轴重重载技术体系中还没有30~33 t轴重内燃机车的现状,基于25 t轴重HXN3机车技术平台,提出33 t轴重内燃机车分别采用三轴传统转向架和三轴径向转向架2种基本方案。建立机车发挥牵引力时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机车曲线通过时导向轮对车轮横向蠕滑率的特点及其对纵向黏着力的影响,并基于总蠕滑率的考虑给出曲线黏着计算公式。针对大半径、小半径两类曲线,对比研究径向转向架和传统转向架通过曲线时导向轮对左右侧车轮黏着系数和蠕滑率的特点,揭示采用径向转向架对改善曲线黏着的优势。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我国研制大轴重、高黏着内燃机车转向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中间轮对横动量、轮轨接触状态、转向架设计等方面分析了DF8B内燃机车轮缘非正常磨耗的原因,并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及建议。认为应用径向转向架技术在减少机车动轮轮缘磨耗、提高动力学性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主研制的轮轨冲角测量设备对我国新研制的DF4D型7001号和DF8B型7001号两种3轴自导向径向转向架机车的径向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从试验结果表明DF4D型7001号和DF8B型7001号两种3轴自导向径向转向架具有明显的径向性能,曲线运行时,轮轨冲角有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机车在牵引工况下轮轨的蠕滑特征,本文采用线性蠕滑理论和非线性修正方法,推导出轮轨接触的蠕滑力公式,结合磨耗型踏面的轮轨接触几何特征,采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软件建立DF8B型三轴转向架机车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验证。研究发现:传统转向架机车在牵引工况通过曲线时,导向轮对外侧车轮轮缘根部接触钢轨,总的蠕滑力处于饱和状态;当轮轨接触总的蠕滑力饱和时,牵引力会引起轮轨接触界面的纵向和横向蠕滑力重新分配,牵引力越大,纵向蠕滑力越大,横向蠕滑力越小。惰行工况下导向力矩最大,随着牵引力的增加,导向轮对的导向力矩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分析悬挂式单轨车辆的转向架结构及组成,建立相应的SIMPACK动力学仿真模型,总结悬挂式单轨车辆通过曲线时的受力分布和力矩平衡公式。应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曲线通过速度、导向轮轮轨间隙和导向轮径向刚度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导向轮径向载荷随曲线通过速度和导向轮轮轨间隙的增大而增大,随导向轮径向刚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导向轮轮轨间隙对构架的横向加速度影响较大,对车体横向加速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铁道部提出的牵引 5 0 0 0t ,12 0km/h提速货运机车的要求 ,采用径向转向架技术和交流传动技术 ,不仅能显著改善机车的动力学、牵引和曲线通过性能还能大幅度降低机车的维修成本 ,提高可靠性。通过对比计算分析得出了径向转向架与非径向转向架在结构、动力学、牵引、曲线通过性能方面的差异 ,并且分别简要介绍了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两种径向转向架的结构布置和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9.
采用仿真软件SIMPACK建立一种2C0径向转向架机车模型。在该模型中分别考虑了二系垂向减振器、二系横向减振器和二系抗蛇行减振器的端部安装刚度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如机车平稳性、临界速度和曲线通过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独立轮对柔性耦合径向转向架最佳耦合刚度的表达公式,该公式表明:独立轮对柔性耦合径向转向架导向能力的好坏关键在于耦合刚度的选取,而耦合刚度的选取只与列车系统的二系悬挂纵向刚度、二系悬挂横向跨距、车辆定距、转向架轴距等内在结构参数有关,与列车运行速度和轨道曲线半径等外界环境参数无关。进一步的仿真分析表明:无论曲线半径、运行速度、未平衡离心加速度和轮对横移量等外界条件怎么变化,独立轮对柔性耦合径向转向架都会在二系悬挂系统和柔性耦合元件的协调作用下自动把前后轮对调整到径向位置,这不仅验证了理论推导公式的正确性,也佐证了独立轮对柔性耦合转向架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确实具有很强的自适应径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