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是“薪酬”,“心愁”,还是“新仇”?每一次的薪酬改革都会让HR经理们的“心”犯起了“愁”,而薪酬体系改革不合理也会使员工对企业产生“新”的“仇”视。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薪酬问题无疑是最敏感、最复杂的问题之一。如何发挥薪酬的最佳激励效果,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变革中巩  相似文献   

2.
一天中午,我在西沙群岛珊瑚岛上的“金沙庵”里,碰上几位渔民到这座小庙朝拜。我就和他们攀谈起来,得知他们是海南岛琼海县的渔民,是赶季节来西沙捕捉海参的。在我的要求下,他们同意带我去看看怎样捕海参。来到海边,上了小舢板,一位渔民摇着橹,我和其他几位分别坐在舢板两舷边上,颠颠悠悠,总怕掉到海里去。一位上了年纪的大伯抽着水烟筒,乐呵呵  相似文献   

3.
孟方 《中国船检》2008,(4):81-81
欧盟造船协会(CESA)名誉主席Antonini呼吁欧盟造船业联合起来,防止欧盟船厂落到韩国人手里。他认为,批准韩国进入欧盟市场将最终导致欧洲造船利益结束。他所指的是韩国最大造船厂STX购买Aker股份的事情。欧洲船厂特别担心失去他们在豪华邮轮领域的主导地位。当被问及这是否是一种保护主义的态度时.Antonini先生说:”造船是战略工业,关系到国防。”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事》2014,(3):22-23
郭文标出身普通渔民,却以海上救人为己任。海底下、台风中、巨浪里,他与死神赛跑,把生的希望带给落难渔民。三十多年间,他救回了600多条生命,被人们誉为“平安水鬼”、“海上救护神”。  相似文献   

5.
陈小玲 《珠江水运》2012,(11):66-67
2012年5月13日,郭欢在南海禁渔前最后一次出海打鱼,这一次之后,他就准备换一艘大船,去更远一点的深海。他说:“近海的鱼已经越来越少,长远来看,还是要到远海去谋生。”早在几年以前,郭欢就想换船只可是想想一艘入船一天6000-7000元钱的开销,又让他犹豫再三。跟郭欢持相同看法的渔民,在郭欢所居住的村子里站了绝大多数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航锋弍号”是广州航道局二公司所属的一艘平平凡凡的拖轮,但她的25名海员在3.19海难中成功地挽救了香港渔船“好景2号”渔民的12条生命,在她的航海日志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好景2号”渔民陷困境香港渔民新造的木质渔船“好景2号”长20余米,拥有各种先进的助航与捕鱼设备,价值达数百万港元。船上共13名渔民。 1989年3月19日零时五十分,“好景2号”正在广东西部海面航行,除一人在驾驶台操船外,其余人员均在舱房内酣然大睡。不明火灾在机舱已悄然酿成,渐渐燃烧着整个机舱。机器却仍在火中运转着,渔民  相似文献   

7.
失海的渔民     
渔民的“失海”使渔民群体的贫富分化开始加剧,部分陷入了“赤贫”。如何缓解“失海”渔民的困境?这需要以维护渔民权益为核心,进行包括失海渔民利益补偿机制、渔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对发展远洋渔业的政策扶持等一系列制度更新。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北海道出产一种味道珍奇的鳗鱼,海边渔村的许多渔民都以捕捞鳗鱼为生.鳗鱼的生命非常脆弱,只要一离开深海区,要不了半天就会全部死亡.奇怪的是,有一位老渔民天天出海捕捞鳗鱼,返回岸边后,他的鳗鱼总是活蹦乱跳的.而其他几家捕捞鳗鱼的渔户,无论如何处置捕捞到的鳗鱼,回港后全是死的.由于鲜活的鳗鱼价格要比死亡的鳗鱼几乎贵出一倍以上,所以没几年工夫,老渔民一家便成了远近闻名富翁.周围的鱼民做着同样的营生,却一直只能维持简单的温饱.老渔民在临终之时,把秘诀传授给了儿子.原来,老渔民使鳗鱼不死的秘诀,就是在整仓的鳗鱼中,放进几条叫狗鱼的杂鱼.鳗鱼与狗鱼非但不是同类,还是出名的"对头".  相似文献   

9.
顾安  张旭 《中国船检》2013,(9):68-69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看望渔民时,琼海市渔船船长卢传炳谈到他的中国梦就是“造大船,闯深海,捕大鱼!”寥寥几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无数中国人建设海洋强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国家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肩负着怎么样的责任?从何入手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未来,有哪些规划?  相似文献   

10.
奇趣珍闻     
《航海》1996,(6)
韩国28岁的水手林姜勇,前不久的一天黎明时,从韩国商船“五月星”号的甲板上滑入海中,他幸运地抓着一只游过身边的海龟,迅速骑在龟背上,紧抱着其颈部,在海上漂游了6个小时。后来,其他水手发现了他,将他和海龟一起救上了船。船员们用肉和香肠款待海龟,然后将它放回大海。  相似文献   

11.
刘少才 《珠江水运》2007,(11):47-48
2006年1月24日,当黎明的曙光照亮哥达黎斯加海岸20海里外晴空的时候,27岁的约勒.冈萨雷斯与女友25岁的爱迪丝正操纵着不足9米的小渔船“圣塔伦3号”在太平洋上行驶。爱迪丝也是渔民的女儿,她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想采写一篇有力度的渔民创业稿子,为了体验生活就随男友约勒出海了。正当一对青年男女性致勃勃寻找渔场的时候,海面突然风平浪静,富有经验的约勒感到情况有点不大对劲,刚想掉头回返,就有一股强风使船抖起来,几分钟后,海面每小时的风速达到50~60海里,长浪涌无情地涌进了开着的门和窗。使舱室里一片汪洋,小船剧烈地晃动着,差一点沉没。  相似文献   

12.
传统渔业逐年下滑,近海污染近2万平方公里。“以前黄鱼、带鱼都是我们的家常便饭,现在野生黄鱼快没有了,一斤卖到几千块钱了,吃不到了。”4月9日,在浙江省舟山市金塘岛大浦社区,57岁的老渔民陈义翔(化名)对记者如此感慨。  相似文献   

13.
IMO第101届法委会会议代表为“岁月号”遇难者默哀 4月28日,在IMO第101届法委会会议开幕式上,全体代表为韩国4月16日失事客船“岁月号”遇难者默哀一分钟。IMO关水康司秘书长在开幕式上说,他希望韩国能够向IMO报告“岁月号”事故调查结果及事故原因,尤其是要告知IMO是否有必要在国际层面上采取行动、进一步完善IMO目前已经确立的安全标准。此外,秘书长还致信韩国大使向遇难者的家人、朋友和同事表示同情,并呼吁IMO成员国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船业动态     
《中国海事》2010,(5):45-45
熔盛重工总裁:“兼并重组”是船舶业发展之路“中国三四千家造船企业的产能只抵韩国前几家造船企业的产能,船舶业太过于分散。”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总裁指出:“兼并重组才是中国船舶行业下一步发展之路。”进入2010年,全球船舶行业继续处于萧条期,由于全球金融危机时候签的订单陆续完工交付,新的订单却没有跟上,船舶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特别是今年一季度,韩国船企采取低价策略,夺去了很多订单,给中国船企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此外,钢材涨价增加了造船成本。  相似文献   

15.
刘旭东 《航海》2006,(5):31-33
在一场海上风暴将渔船损坏之后,5名哥斯达黎加渔民经历了144天的磨难,终于在夏威夷附近海面获救。遇难黎明时分,在微浪起伏的太平洋上,27岁的乔伊尔-冈查勒兹站在“卡罗3号”的驾驶舵前,自如地操纵着这艘30英尺的渔船。突然,船体猛地一颤,立刻朝一边倾斜了过去。是撞到了水下物体 冈查勒兹一阵紧张。他还未来得及查看船身倾斜的原因,几分钟之后,一场时速达50-60英里的风暴就扑了过来,海面上一眨眼的时间就掀起了三层楼高的大浪,浪涛直冲门窗,海水大量涌进船舱,整艘船剧烈地上下起伏着。“如此可怕的轰鸣声使我觉得船就要散架了。”冈查勒兹…  相似文献   

16.
世界造船史,可以称为一部“东移史”。世界造船业经历了从欧洲到美国再到亚洲的几个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造船业在“航运盛世”的推动下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有望成为造船业新的“龙头”。造船业正从韩国、日本牵头,中国紧随,向中国牵头,韩日紧随转变,我们可以形象的称为:从“二拖一”到“一拖二”。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17日,南海海域形成50多年不遇的强台风“珍珠”,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和怪异的移动路径,横扫整个海域,给正在该海域的越南渔船和渔民带来了深重灾难。5月19日晚17点19分,越南外交部照会我驻越使馆,称有多艘渔船及船上几百名渔民在东沙群岛遇险,紧急请求我国政府搜寻救援。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一次海上国际救援行动随即展开。英勇挺进:向着强台风中心当日凌晨3点20分,比利时矿石船“庞贝”号在南海东沙群岛海域发动机失灵,以每小时6海里的速度向台风“珍珠”中心漂去,失去动力的难船随时有可能翻沉,8名船员危在旦夕。面对巨大的风险,交…  相似文献   

18.
王敏  吕洋 《中国海事》2009,(5):69-71
“我以前只从电视上见过直升机抢救渔民,没想到现在让咱亲身遇到了。”无棣马山子镇岔尖村渔民张炳新4月15日凌晨在与风浪搏斗了8个小时后,被北海第一飞行队的直升机救出经过一天休息后的张炳新谈起这段经历仍然惊魂未定。  相似文献   

19.
2006年3月10日上午,河北省沧县职业教育中心门前人声鼎沸、鞭炮齐鸣,沧州地区6万渔民终于迎来了转产、转业培训的开班!这是沧州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也是河北海事局的一件大事,会场上舞动的龙狮表达了渔民对培训开班的庆贺和对好日子的期盼,也表现出沧州市政府、河北海事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所作为的强烈愿望和责任感。为渔民转产脱贫进行培训是河北海事局实施“惠农工程”的项目之一。渔民的生活牵动着海事人的心近年来沿海渔业资源匮乏,传统渔场和渔业资源逐步消失,作业渔场大都转向深海水域,近海几乎无鱼可打,传统渔业生产的前景暗淡。…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六月,成千上万条肉质一鲜美、体大膘肥的鳍,经过数千公旦灼长途跋涉,从遥远的大西洋来、到地中海沿岸繁衍后代。但是,它们哪记知道,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以西的法维丽亚小岛,死亡正静候着它们呢? 等到绪群游近该岛时,一场大卜屠杀比赛便开始了:身强体壮的渔民站在不大的平底船上,挥舞着鱼叉在波光粼粼的海水中捕捉鳍。一时血肉横飞,叉光闪闪。这就是法维丽亚岛的传统节目—“马坦托,。它既是独特的捕鱼法,又是民间节目。它诞生于久远的古代,至今没有什么变化。 渔民的首领叫“拉伊斯”。他的使命是负责监督这一传统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