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转向泵是汽车转向的动力源,目前市场上解放、东风、长城皮卡、金杯客车等国内主要车型均采用叶片式转向助力泵,这种转向泵装有一个流量控制阀和安全阀,体积小、重量轻、系统连接简单,缺点是噪声较大。转向泵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是系统内混入空气,尤其在液压泵的吸油区,由于压力较低,容易产生空穴,即气泡在高压区体积被压缩,到低压区时,体积突然增加,产生爆炸而形成噪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卡特彼勒330C挖掘机为背景,对其液压泵控制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得出:无负荷和小负荷情况下负流量油压高,经调节器控制泵流量最小或较小,主要进行负流量控制;大负荷控制泵流量按交叉功率控制供给,主要进行交叉功率控制和动力换挡控制。  相似文献   

3.
对液压挖掘机的主泵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从总功率控制、功率设定、高压切断控制和中位负流量控制4个方面分析了主泵排量控制原理,并总结了DH225LC-7型液压挖掘机主泵控制系统的特点,以期为使用和维修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用于铰接式自卸车的转向流量阀,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得出了其流量放大的原理,从而解决了铰接式自卸车使用普通的液压转向装置,无法为转向执行元件提供足够流量的难题,保证了铰接式自卸车正常安全实现转向.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水泵不同类型小流量循环进行研究,并结合小流量循环在污泥焚烧项目上的应用分析,可知小流量循环管线的设置可以保护泵在系统负荷变化大的情况下,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降低运行操作的复杂性。小流量循环类型的选择需根据项目投资、运行人员经验、系统自动化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
转向泵是汽车转向的动力源,以叶片式转向泵的应用最为广泛,解放、东风、切诺基等车型均采用叶片转向泵.叶片转向泵属于泵阀组合式,装有一个流量控制阀和安全阀,体积小,重量轻,系统接管简单,缺点是噪声较大.  相似文献   

7.
BW2 14D压路机振动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油箱、转向 /补油泵、振动泵、振动马达、电磁换向阀、细滤器及连接油管 ,见图 1。此液压系统为闭式回路系统。振动泵泵出液压油直接驱动振动马达 ,振动泵由电磁阀来控制。转向 /补油泵泵出的液压油除供给转向机构外 ,有一路油经压图 1  BW2 1 4 D振动压路机振动液压系统图力补偿阀 ,再经电磁阀的控制到振动泵的调节器控制腔 ,使控制活塞移动以改变振动泵的液流方向或流量 ,从而改变振动幅度或振动频率 ;另一路则当主回路中低压端缺油时 ,通过补油单向阀给回路补油 ,补油压力由补油压力阀调定 (2 .2 M…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商用汽车双转向前轴车型液压系统中转向油泵控制流量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际车辆的装车试制和试验验证表明该数学模型和计算方式是可行、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液压动力转向油泵(叶片泵)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其流量、压力及转速间的耦合关系,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企业标准的差异,提出了增加压力/流量动态特性试验的必要性.通过试验台架进行了流量/压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曲线与所建油泵数学模型吻合较好,能够为转向油泵和模型优化及转向系统匹配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可直接计算转向流量的改进型DIAL交通分配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在交通分配中直接计算转向流量而不是通过事后推算获取,利用转向—路段拓扑关系及其衍生路段上流量守恒的规律,对Logit交通分配中最常用的DIAL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DIAL算法既继承了原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全部优点,又可在得到路段流量的同时直接计算转向流量,且能避免传统的FURNESS、FRATOR等事后推算模型在进行路段流量至转向流量迭代推算时的过大计算量及其他缺点。最后通过一个经典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交通流流量密度模型中当密度达到最佳密度Km 附近时流量值出现突然下降的现象,从车流运动过程分析移动车流群在最佳密度附近的流量-时间变化规律和密度-时间变化规律,发现车流群所产生的回波速度是影响流量陡降现象的主要因素。在分析格林希尔治模型缺陷本质的基础上,指出交通流模型采用二阶段模型的必然性,并建立了相应模型。  相似文献   

12.
应用Vissim仿真系统,结合实测数据,对城市主干路基本路段的交通流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仿真模型输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城市主干道交通流呈现出不同的相位特征,应用"三相交通流理论,在城市主干路基本路段的流量-密度平面中将交通流划分自由流、同步流和堵塞流3个相位,并具体讨论各个相位的交通流特性,确定了各个相位的关键阈值,标定了每个相位的区域范围.  相似文献   

13.
高速公路交通流数据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富  熊烈强  李杰 《公路》2005,(12):120-124
结合应用实践,介绍了现代交通流检测技术——视频检测技术、磁映像技术、橡胶气压管传感器技术和远程微波传感器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在高速公路交通流检测中的应用,对每种检测设备的适用条件、安装要求进行了详细论述。并以MetroCount 5600车辆分型统计系统的Traffic Executive交通量管理软件为例,对高速公路的交通流参数关系进行分析。实践证明,以上4种检测技术能为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研究提供所有交通流参数,为高速公路交通流特性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全三维仿真计算方法,针对离心压气机叶轮出口位置,进行了气体流动演变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转速下,随着流量的减小,叶轮出口绝对气流角增加,且增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叶轮流道中心以下区域,叶顶区域变化不明显;相同转速下,叶轮出口总压比呈逐渐增加趋势;相同转速下,流量的减小使得叶轮顶部的效率损失减小而主流区的效率损失增加,压气机的最终效率取决于间隙流和主流流动损失的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是国内外迄今尚未解决的主要公路病害,具有大冲大淤、冲击路径变化不确定以及毁损作用极其强烈的特性,是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核心。本文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遵循特大型泥石流发育特点及公路泥石流防治特殊要求建构了泥石流综合治理模式,并开发了速流结构、底埋隧道、翼型墩汇流技术及糙桩技术,并对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成果对于彻底解决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病害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轿车三维分离流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傅立敏  靳春宁 《汽车工程》1998,20(6):338-342,340
本文介绍了使用激光片光技术及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某型国产轿车尾流的三维分离流的尾迹和速度分布测定的试验研究。本项研究表明,光学流态显示和数字图象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揭示汽车的尾流结构,诊断阻力来源,本项研究为建立汽车三维分离流动的动态仿真理论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平川沟泥石流体形成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陈洪凯  唐红梅 《公路》2003,(12):45-50
泥石流沟内松散物质(岩土体)在降雨作用下,由吸水→强度衰减→蠕变而构成初始泥石流体,形成机制包括降雨冲击机制和吸水软化机制。初始泥石流体运动诱发沟岸冲蚀、沟底掏蚀而补给构成泥石流体,补给机制包括岸坡切割机制和沟床物质启动机制。构建了由粒径为6.31cm的均质颗粒固相和均质浆体的等效泥石流体,为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交通流状况下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卢凯 《公路交通科技》2006,23(4):128-131,142
从交叉口信号的传统控制与现代控制两个层面,对不同交通流状况下的交叉口控制策略选取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分别讨论了定时控制、感应控制、模糊控制与最优控制在交叉口信号控制中的适用条件,并着重阐述了饱和交通状况下路口信号的最优控制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使用模糊控制技术进行交叉口信号控制时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饱和交通状况下单纯依靠通过车辆数与排队车辆数来实施模糊控制并非合理,此时需要进一步考虑车道饱和流量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旋转气流的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稳流气道试验台对切向引入式的标准旋流筒进行了稳流试验,并用CFD软件对旋流筒内的三维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提出数值模拟与稳流试验对比的方法,验证了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和监控系统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基于宏观动态流体力学模型的行程时间预测技术,可以动态预测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状况下城市快速路网上任意两点间行程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