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城市道路交通几乎都是传统的"稀路网、大街区、宽马路"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小街区、密路网"规划模式相较于传统规划模式,在路网规划和道路设计、土地利用和城市设计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激发了街道的活力,提高了城市经济效益。以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为例,探索"小街区、密路网"的规划控制措施、用地开发条件,以及道路建设与交通组织的关系等,优化城市交通组织,指导今后的道路建设,为"小街区,密路网"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中心城区的外围城区及组团不断增加.由于外围城区及组团所处的区位、功能定位及发展阶段不同,其路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西永组团Ah片区路网设计为例,对Ah片区对外交通联系、与周边组团的衔接进行了梳理,对轨道线位进行了论证,并充分考虑路网结构优化、路网竖向设计及土石方平衡、路网建设时序等因素,使路网设计能满足片区路网交通需求及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城市现有路网的不断改善依赖于不断完善道路建设,路网节点改扩建的成功与否更是直接影响路网功能发挥的重中之重。以深圳市坂银通道工程南坪立交为例,介绍了该立交在改扩建设计过程中,对规范指标选用、立交方案设计、水土保持措施以及交通保通设计等问题的处理思路,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当前大西安快速路网现状及规划存在的问题,总结并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进而提出路网优化建议。在优化后的城市路网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空间格局两个维度,提出适应新形势下大西安发展方向的项目实施计划,并从建设时序划分、建造技术提升、建设模式创新三个角度研究建设实施方案,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准确地定量化评价城市路网宏观运行质量是提升交通管理水平的关键,网约车轨迹数据为精确获取路网运行状态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基于双流模型,考虑路网中要素的关联性,引入畅行指数和适应度指数,评价路网对交通需求变化的响应能力.以高频网约车轨迹数据为基础,提出了基于行程单元的评价指标计算方法.以北京和上海为例,上海市路网运行状态好于北京市路网,上海路网的最大平均行驶速度高于北京约4.5km/h,适应能力高于北京4% ~6%;这2座城市中心城区的畅行程度由内向外逐渐变好,但是中心城区的路网适应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北京市周边区县和新城高速公路及国道联络线路网规划,在对现状高速公路及国道联络线的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各区县发展需求和各区县道路网络如何融入主城,提出了北京周边区县高速公路及国道联络线的建设原则、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和建设计划,最后对高速公路及国道联络线的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可为其他特大型城市周边区县和局部地区的路网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谢经保  郑建峰  李进 《上海公路》2012,(1):13-15,19
在深入分析天津城市布局、交通特点的基础上,从现状和规划骨架路网出发,借鉴国内外大城市骨架路网建设经验,研究提出了天津中心城市骨架路网方案,对支撑天津城市"双城"空间战略建设、实现以骨干交通走廊引导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高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79-281+28
城市的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了城市宏观格局,市政团队的提前介入,可从城市微观方面考虑,论证宏观格局下微观竖向的合理性,完善区域竖向设计,为后续区域路网设计、后续地块开发等提供完善的竖向和排水规划,构建区域规划设计一体化。应对全球极端暴雨天气,调研周边地形地貌、现状路网、水系、排涝等方面,使用ARCGIS进行大区域宏观竖向梳理,使用EICAD、DICAD软件进行微观路网竖向设计,使用湘源控规软件进行整体的土方计算,对道路、排水、规划多专业进行协同论证区域竖向规划,为后续建设的适用性、可持续性、经济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的扩张,依江河而建的城市为支撑城市空间拓展,需建设骨干路网沟通江河两侧城区。漳州市南江滨路工程位于九龙江南岸,在分析其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南江滨路的设计理念、交通分析、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和总体方案布置。  相似文献   

10.
该文通过对天津市城市现状交通特征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天津市域交通发展趋势,结合远期城市交通发展需求,提出构建城市骨架路网、构建快速交通走廊、构建环射交通走廊的应对策略,提出骨干路网建设方案,来缓解现状交通存在问题,同时进行评价分析,指导远期骨干路网的规划,为远期城市路网布局和建设提供依据,同时为城市交通总体发展空...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城市阳台建设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位于城市阳台景观带的江东路以下穿道路的形式建设,因此对江东路隧道的交通组织设计和路网可靠度进行研究.通过对5个现状交叉口交通流量的调查,对现状交通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江东路隧道项目进行了交通组织设计,并通过路网可靠度研究得出了隧道建成前后岙滩片区道路网络结构的稳定性结论.结果表明:江东路隧道建成后,岙滩片区南北通向路网系统可靠度从73.8%大幅度提高至92.6%,有效提高了整个岙滩片区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泉州市秀涂南北主干道在城市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主辅路的横断面方案,在交通优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交叉口渠化、主辅车道出入口设计、公交专用道设置、路段掉头设计、人行过街横道、主线局部绿波交通等设计理念的综合应用,完善了道路交通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泉州市秀涂南北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配合硬X射线项目,完善周边路网,对上海毕升路-集慧路进行改建,并新建桥梁跨越川杨河。介绍了道路功能定位,对高密度路网、周边环境复杂、需设置大跨度桥梁的工程特点和主要限制条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道路总体设计方案,并对交叉口设计进行了重点研究,对交叉口设计方案进行了比选。  相似文献   

14.
航双路工程是东丽航空物流园西侧的边界路,同时也是连接津汉公路、津北路的重要货运通道。航双路终点与津滨大道组成的立交,是机场物流园货运车辆输出的重要转换节点,对完善机场物流园区路网、带动地区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对航双路工程的功能定位、主要技术标准、总体设计方案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可供相似工程的设计和建设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上海已建高架道路的工程规模;高架道路在城市快速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架道路结构设计概况和工程特点;在建中的中环线城市快速路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上海市杨高路改建工程项目背景和功能定位,采用近远期方案结合的建设形式对杨高路进行改建扩容,阐述了杨高南路(龙阳路立交-高科西路)、杨高中路(罗山路立交-中环立交)、杨高中路(中环立交-金海路)的总体设计方案和立交节点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对适应新区交通新格局、促进改革开放再出发、缓解现状拥堵、提升服务水平、完善路网系统、便捷沟通内中外环、改善沿线居民出行条件和交通环境等有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中环线真北路武宁路立交在上海城市道路网格局中的地位,明确了其功能定位,确定了该立交的建设标准和建设规模,提出了几个立交设计方案并分别进行了评价分析,通过比选确立了建议方案,并对城市立交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以成都市武侯大道(二环路—绕城高速)快速化改造为工程案例,探讨了城市快速路总体设计方法.从建设规模论证和建设形式选择两个方面研究了武侯大道(二环路-绕城高速)快速路设计.采用经典的"四阶段"预测模型对道路流量进行预测,通过路段通行能力计算得到现状道路条件下未来年高峰期道路服务水平,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在建设形式的选择中,对道路沿线交通条件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地面快速路和连续高架快速路两个建设形式方案,从现有建设条件、路网规划、用地规划、交通功能、城市形态影响和总投资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比较后,确定了总体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9.
道路网络数据是进行交通分析研究、规划设计的基础,为保证数据的现时性,时间和版本的继承性,交通部门需要参考不同来源数据对路网进行更新,文中针对这种专业现状和需求,提出了1种以各种来源新采集路网矢量数据为参考,进行快速、准确自动增量识别及增量更新的技术方法,从而大大减轻路网数据每年更新维护的时间与人力投入。  相似文献   

20.
于立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91-193,M0020
现有道路养护规范主要针对单条道路大中修设计项目,难以适应编制区域路网大中修计划的需要,由此提出片区路网大中修计划编制总体思路,可分为:资料收集及确定简易健康检测道路;综合多因素对健康检测进行修正,排序制定计划;根据计划对单条道路做详细检测并设计方案;修正调整计划这四个过程;提出了基于道路建成年限及养护情况、现场专家踏勘打分,区域位置及周边工程环境情况等多因素,对简易健康检测资料进行修正的方法。最后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道路大中修三年行动计划为例,编制了大中修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