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第一个配备港口型岸基导航雷达系统,具备船舶交通管理功能的雷达站——"南山头雷达站"在秦皇岛南山落成。从此,"南山头雷达站"见证了船舶交通管理中心(VTS)及相关设备"从无到有、从二维到三维、从信息化到智能化、从国外引进到自主研发"不断飞跃的发展历程。1980年首次引进雷达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2.
王成爱  张春华 《航海》2006,(4):13-16
上海洋山VTS系统主要设备从国外引进,系统包括洋山交管分中心和分别设在大洋山、大戢山、芦潮港、小洋山、小衢山和下三星前哨的六个雷达站。它是集雷达监测、VHF和微波  相似文献   

3.
<正>大连VTS系统共有6个雷达站,全部采用TERMA公司的Scanter2001雷达,其中2003年一期项目3个雷达站,2006年二期项目1个雷达站,2007年三期项目2个雷达站。几年来,我们对雷达站一直进行系统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黄骅港综合港区雷达站工程设计实例,分别从收发机性能、检测能力、环境保护及设备维护四个方面对两种雷达收发机设备进行比较,从而探索针对狭长航道,无人值守雷达站的设备选型,提高系统探测能力,降低系统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并对类似项目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7月28日,威海海域船舶交通管理新系统启动仪式在新落成的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举行。威海海域船舶交通管理新系统,由成山头雷达站、镆铘岛雷达站、旗顶山雷达站、靖子头雷达站和龙须岛雷达站,以及成山头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和威海船  相似文献   

6.
<正>12月4日,汕头海事局小型雷达站设备采购项目顺利通过项目验收组的验收。此次项目验收会于汕头海事局召开。验收组分别听取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使用单位等相关单位的情况汇报。接着,验收组代表对本项目系统现场验收测试情况进行介绍,并对该工程项目管理档案进行现场查阅。本次汕头海事局小型雷达站设备采购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标志着汕头局正式采用国产VTS系统进行船舶交通信息监管,在VTS信息化功能运用走在全国  相似文献   

7.
大型耙吸式挖泥船的主要设备——一种新型的DB挖泥耙头,1984年9月上旬在镇江通过技术鉴定。参加鉴定会的交通部、天津大学、镇江船舶学院和各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们指出,这种新型耙头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的航道和港口疏浚装备填补了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8.
正杨学忠,55岁,在广州海事局船舶交管中心珠海淇澳岛雷达站工作,被同事们亲切的称呼为"老杨"。"老杨"自2003年便驻守在岛上负责雷达的日常养护和运转管理,一守就是15年。淇澳岛雷达站位于珠海淇澳岛最高点,2003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覆盖伶仃、矾石水道以及横门东水道北至横门口等珠江重要水域,是广州海事局船舶交管中心"七站一中心"的组成部分。淇澳岛雷达站覆盖的珠江口水域日均船舶流量超过4 000艘次,是全国六区一线重点水域,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域之一,雷达站的正常稳定运  相似文献   

9.
谈VTS建设中雷达站的选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TS系统中雷达站是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雷达站作为雷达的载体和工作场所,其位置的选择对雷达发挥正常性能乃至对全系统能否达到设计要求有决定影响。VTS系统中的雷达站一般均设置于高点,同时又形成雷达站链状网络,一般其最大作用距离都能满足设计要求,而最小作用距离(盲区)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10.
7月28目,威海海域船舶交通管理新系统启动仪式在新落威的成海市海上搜救中心举行。威海海域船舶交通管理新系统,由成山头雷达站、镆铘岛雷达站、旗顶山雷达站、靖子头雷达站和龙须岛雷达站,以及成山头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和威海船舶交通管理分中心组成,形成“五站一中心一分中心”的格局。新系统启用后,雷达信号将基本覆盖威海辖区的威海、石岛等重点港口和威海、成山头、石岛以南等重要通航海域,并与青岛、烟台、日照等地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南北呼应,构成环山东半岛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链,基本实现监管信号对山东半岛东端沿海重点水域和主要港口的无缝隙覆盖.  相似文献   

11.
沈高瀚 《航海》2014,(6):36-39
随着VTS监控范围的扩大,未来将有更多VTS雷达站建设在海岛上。传统的离网发电雷达站一般采用柴油机进行发电,其供油及维护成本高,且会破坏脆弱的海岛生态。因此,采用清洁能源发电技术进行发电是未来VTS雷达站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金山雷达站为例,对目前使用中的清洁能源发电储能系统提出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峰 《世界海运》2015,(1):28-31
文章在分析2014年镇江造船厂交付给伊拉克巴格达港务公司1200 t油轮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该装置的使用方法及常见问题的解决办法,并提出维修保养建议,以期为船舶设备管理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船检》2012,(9):I0003-I0003
2012年8月6日至7日.中国船级社在江苏镇江召开了20121MO救生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工业及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救捞局、海事局.中国船级社,航运公司和设备制造厂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镇江大港铁路投入运营镇江大港铁路近日已投入运营,使镇江大港港区与全国铁路相连,设计年运输量300万吨。镇江大港铁路投入运营...  相似文献   

15.
企业     
《机电设备》2006,23(3):32-33
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镇江中船设备有限公司,湖北登峰,沪东重机,七0四所与武汉船机合资,  相似文献   

16.
通过黄骅港综合港区新建雷达站工程的设计,针对监控效果、建设难度、投资费用和管理维护等几个方面,对雷达站站址选择进行比较充分的综合论证,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完全没有想到,镇江海事上来就给我们找准了问题,帮了我们大忙","建兴77"轮船长李江涛说。虽然他面对执法人员问询镇江航道通航情况和自己履职情况对答如流,但在船员应急消防演练时,还是发现了问题,气瓶没检查到位!当时,镇江海事指挥中心主任孙新宇说了一句很不好听的话:"这要进火场就等于送死!"船上有许多平时不常用的设备,都关乎生死。因为平时用不上,而常常被疏忽在角落。镇江海事人员让船员"出出汗",反而得到了称赞。  相似文献   

18.
规划建设黄骅港综合港区雷达站,进一步加强黄骅港功能水域水上安全监管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通过分析阐述了黄骅港发展现状,在VTS系统现状及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黄骅港综合港区雷达站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武汉船舶交通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武汉VTS)于2007年12月1日正式运行,系统规模为两站一中心,即二桥雷达站、大桥雷达站和武汉VTS中心。武汉VTS中心负责整个系统的运行监控,其管理和服务范围为长江干线武汉白沙洲大桥上界至武汉长江二桥下界之间约16千米水域。本文分析武汉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功能及运用典型案例,提出提高武汉VTS服务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3年7月1日,原交通部正式发布《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第一次在我国内河引进船舶定线制航行规则,开启了我国内河航运的里程碑。十年间,一个"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形成了,镇江海事局乘江苏推行定线制东风,让长江、京杭大运河交汇形成的黄金十字水道,一举变成了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