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对于《铁路采购与物流》杂志,却走过了极不平凡的道路。我是1983年到杂志编辑部工作的,陪伴着杂志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见证了杂志创业、拼搏、发展、辉煌的经历。同时,杂志也培养、造就了我。30年风雨,30年耕耘,30年探索,30年收获。我们流过汗水,我们付出了艰辛,我们有过喜悦,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成就。我们共同走过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日子。  相似文献   

2.
机车车辆动力学试验数据分析处理软件DASO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DASO软件的主要功能是软件设计中提出了段标和长短链断点的概念,解决了线况混叠的难题。提出虚拟通道的概念,方便了信号之间的相关分析。借鉴摆式列车的思路,设计了陀螺仪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线况识别的困难。设计了专用的数据库,加快了数据统计和查询的速度。增加了测力轮对选桥的算法、相对摩擦系数的算法和舒适度指标的算法,拓展了软件的分析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由于在驼峰溜放部分安装了高档减速顶,有效地降低了溜放车辆的速度,避免了铁鞋的使用,大幅减少了车辆擦轮事故的发生,保证了调车作业的安全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调车的效率。同时为了保证减速顶始终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车站还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减速顶的用管修制度,强化了日常的维修保养,同时重视对维修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作业,确保了运输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可靠性的数学、物理基础出发,描述了现代可靠性工程,介绍了功率半导体的可靠性问题。以4045型IGCT器件为例,阐述了3种重要的加速试验,得到了相应的失效率曲线,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5.
313系列电动车是JR东海公司引进的既有线电动车组,从开始投入运营,就发生了齿轮箱漏油事故。文章介绍了该公司为查明齿轮箱漏油的原因,为防止漏油而进行的跟踪调查及各种试验,最后找到了电动车齿轮箱漏油的真正原因,采取了相应措施。经现车试验表明,实施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引入DSP技术到弓网振动检测中,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降低了功耗,增加了系统的实时性。同时结合DSP/BIOS嵌入式操作系统减小了系统的软件设计难度,然后给出了代码的优化方法。最后,简要分析了现场典型数据。  相似文献   

7.
进口位于湿陷性砂质黄土中的凤凰岭隧道,开挖面积达170 m2,由于开挖难度巨大,采用了CRD法开挖技术。运用"PLAXIS 3D Tunnel"三维有限元程序,对CRD法的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并考虑了降雨对隧道开挖的影响。计算得出了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与现场实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此外还得到了初衬结构的轴力、弯矩和锚杆轴力等。计算结果表明,拱顶部位一定范围的锚杆承受压力,且绝对值很小,反映出锚杆作用不大。计算的安全系数表明了开挖过程中整个隧道系统的最不利阶段,也反映了降雨对隧道开挖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全站仪自动化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研究该系统的必要性。研究了系统的组成和系统的功能设计,提出了斜距、三角高程、方位角差分改正的必要性和方法,探讨了自动化监测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在一个工程实例中,应用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和人工手段同时进行了测试,并进行了比较,其结果表明了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9.
结合物流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虚拟物流的概念。阐述了虚拟物流的内涵,介绍了虚拟物流应用的范例,分析了虚拟物流企业的优势,明确了虚拟物流企业合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重载车轮对机械性能要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大秦线车轮的服役表现,探讨了重载运输条件下车辆轴重增加对车轮钢种特性的要求。根据重载运输条件,提出了我国重载车轮的研发思路,并据此进行了试验钢的开发,完成了实验室和工业性试制。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性能指标基本上达到了预计目标,开发符合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rson理论建立简单链型悬挂接触网电流分布模型;结合铁路现场的实际供流数据,分别对受流点位于跨中和跨端2种情况下的接触网各导线实际受流情况进行仿真计算;基于电致塑性效应理论,采用对断裂吊弦进行SEM形貌分析、成分分析及对新旧吊弦的金相组织进行对比观察等试验手段,研究吊弦断裂过程中电气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12.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等效分割与耦合自由度法两种方法对某罐车罐体垂向载荷施加方法进行分析,并就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作了详细的比较。通过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很接近,并且等效分割法随着分割份数的增加,其分析结果收敛于耦合自由度法的结果,基本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蒋华  程超 《中国铁道科学》2004,25(1):105-109
在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受一定初始荷载下,改变钢筋混凝土柱的初始偏心距和加固撑杆的预应力大小,进行加固撑杆应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偏心受压柱初始压应变及撑杆预应力对加固效果有明显影响,撑杆预应力越大,撑杆对钢筋混凝土柱的卸载效果越明显,在柱破坏时,撑杆承受的应力越高,越能有效缓解撑杆相对于柱的应力滞后效应;初始压应变越大,越应相应提高撑杆预应力,从而充分发挥撑杆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高速弓网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虚拟样机技术的核心是参数化、可视化设计和综合性能分析。本文结合我国250km/h高速受电弓设计,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对铁路接触网-受电弓系统进行系统研究。在进行受电弓可视化三维实体设计的基础上,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SIMPACK和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进行了受电弓的几何分析及受电弓零部件的强度和刚度校核,计算了接触网振动模态和自振频率;运用结构子结构方法,建立了受电弓-接触网耦合系统模型,计算了不同模拟运行速度下的弓网振动和接触压力响应,以及机车运行振动对受流的影响;最后为了考核接触网的疲劳可靠性,进行了在运行条件下的接触网动应力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原理、方法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采用系统设计思想实现机车车辆与线路最佳匹配设计的理念,论述了匹配设计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指出:机车车辆系统和线路系统在动态性能设计上要相互适应、相互匹配。无论设计主体对象是机车车辆还是线路,都必须将对方视为主体对象的动态环境,通过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方法考虑对方的动态影响因素,进行主体对象动力性能优化设计,同时分析评估主体设计对象对另一系统的动态作用影响,再根据动态作用影响的评估结果改进主体对象结构设计参数,如此反复,直到整体系统动态性能最优为止。由此开发了机车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仿真设计技术平台。经在若干铁路重大工程线路设计中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索网找形的吊弦长度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现有吊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阐述了新方法的基本理论基础和计算流程.最后对2种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本文提出的新方法对传统的计算方法的不足进行了弥补,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地铁工程管理里程跨度大、行车调度难、安全监控视频缺失、安全生产预警预控难、全过程管理易缺位等突出问题,提出采用基于BIM的融合通信技术对轨行区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阐述BIM技术与通信技术特点,提出基于BIM融合通信技术的轨行区施工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目标、设计及开发方式。该平台在广州地铁4号线南延段进行实践应用,提升了隧道内无线通信的稳定性,解决了隧道内设备的防振、防水、防潮以及网络传输无中断等问题,可实现BIM平台派工信息的实时同步以及平台移动端办公。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通过对深惠路既有立交、桥梁、路面等道路设施的利用、拆迁条件、地铁共线等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改建方案路线平、纵、横及立交方案的研究,对深惠路改建控制条件、总体设计原则及主要方案进行探讨。研究结论:本项目以立交利用、地铁共线影响、减小拆迁为改建总体设计主要控制因素。总体设计方案结合道路功能定位的转变,横断面采用两块板形式;充分利用原道路较高的技术标准,灵活确定平面线位;纵断面设计严格控制填挖高度,以利于与周边环境衔接;立交设计充分结合周边路网的完善,合理确定立交功能、服务等级和改建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路桥过渡段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软件,建立非线性分析模型,基于混凝土塑性伤损理论,研究严寒地区路桥过渡段无砟轨道结构的变形及损伤.结果表明:过渡段冻胀变形对底座板损伤影响较大,而过渡段沉降变形对复合板(轨道板与自密实混凝土结合体)和底座板损伤均有影响;当过渡段长度较短时,冻胀变形导致的...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速铁路路堑在高速列车荷载下的地面垂向振动随距离传播规律,对宝兰高铁路堑段地面垂向振动进行现场试验,对现场试验的数据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地面垂向振动加速度响应特征。结果表明,路堑垂向振动加速度在距离线路中心线12.5~40 m总体呈衰减趋势,靠近线路中心线处12.5~20 m处垂向振动加速度衰减较快,较远处20~40 m处衰减速度较慢。地面垂向振动加速度在各测点处由60 Hz及100 Hz附近的频率成分主导,随着距离的增大,110 Hz左右的高频成分衰减很快,到了距线路中心线20~40 m,振动加速度在60 Hz左右的频率成分占优。依据现场工况,建立了列车-轨道-路堑-地基数值分析模型,并通过数值试验的方法,设置不同的场地速度特性,分析不同场地条件对路堑振动响应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场地速度特性(覆盖层与下卧层模量比、覆盖层厚度)是影响地面振动剧烈程度的重要因素,地基覆盖层与下卧层模量比越大,地面振动越强烈,模量比一定,覆盖层厚度越小,地面振动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