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综合考虑实际生产过程的基础上选择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理论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并选取一双层底分段装配顺序方案为具体实例,介绍了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过程,最终得到该分段装配顺序方案的整体评价结果.通过该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可以为实际分段的生产装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拟建公路的经济、环境、社会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分析,建立了其建设方案的分层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综合评判的不足,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关联度和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灰色模糊决策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该公路项目的3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证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够利用全部信息,将复杂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最后获得结果比较客观、公正的反映公路建设投资决策综合评价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拟建公路的经济、环境、社会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分析,建立了某公路建设方案的分层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综合评判的不足,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建立了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福建省某拟建公路项目的3种方案进行综合评价,证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够利用全部信息,将复杂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最后获得结果比较客观、公正的反映公路建设投资决策综合评价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针对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等问题,运用集对分析理论定量描述评价样本与评价标准等级间隶属关系的确定和不确定性。构造基于三角模糊数的集对差异度系数,确定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模型,结合专家经验和熵权法构造各评价指标权重,将该综合评价模型运用于实际工程,并与《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将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耦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中可行。  相似文献   

5.
公路旧桥加固效果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阐述了公路旧桥加固效果后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体系,在传统成功度评价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成功度综合评价法用以评价桥梁加固后的综合效果。该方法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桥梁加固项目成功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评分法确定评价指标集,并根据指标类型的不同对其进行优化处理,得到成功度综合评价矩阵;对模糊数学理论的矩阵算子进行拓广,建立了既全面考虑又兼顾重点的成功度综合评价计算模型。算例中双曲拱桥加固后项目成功度的计算结果为0.46,成功度综合评价结论为“部分成功”,与实际相符,这说明成功度综合评价方法可综合专家的模糊评价信息,能对桥梁加固效果作出合理的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决策单元综合决策过程的复杂性问题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评价无法对有效率单元(效率值为1)再排序的弊端,首次将SE-DEA模型引入农村公路建设评价领域,提出建立基于SE-DEA模型的多属性多目标的农村公路建设单元综合决策体系,并给出一套综合评价指标集,通过合理选择并处理输入、输出指标,形成完整的综合决策方法,根据综合产出与综合投入的效率评价值实现对农村公路建设决策单元的综合排序和选优。实例结果表明,该综合决策体系理论清晰、计算方便、结果直观,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区域运输站场布局评价的特点,建设了站场布局模糊的评价指标体系,引进模糊数学理论,采用多级模糊评价理论与系统层次分析方法,建了站场布局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站场布局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工程实际,获得了合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结合钢桥面铺装大修实际工程,构建了钢桥面铺装大修施工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集成赋权法(G1法+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根据设定的指标评分标准和施工过程某阶段的指标实际值,逐级向上计算得到该过程质量评价综合评价值,实现了对钢桥面铺装施工质量的"动态控制"。  相似文献   

9.
由于桥梁自身功能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山区公路在役桥梁功能性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变权理论对功能性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修正,从而更加精确地获取该桥梁综合状态的功能性指标等级,并列出常见4种不同功能的在役桥梁修正后的指标权重。通过工程实例,对比常权模式,修正后的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验证了利用变权理论修正后的模型更加适用于特殊在役桥梁的功能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区域运输站场布局评价的特点,建设了站场布局模糊的评价指标体系,引进模糊数学理论,采用多级模糊评价理论与系统层次分析方法,建立了站场布局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为站场布局评价开辟了新的途径。应于工程实际,获得了合理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在交通影响评价和项目后评价理论基础上,完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定义,同时运用项目后评价的层次分析法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模型,并以乌鲁木齐已投入使用的时代广场项目为例,进行交通影响后评价。评价结果为"中等",表明交通影响评价时段及交通量增长率等主要指标的交通影响评价的预测结果与时代广场项目实际运行情况基本相符,验证所提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准确地分析和评估常导电磁型高速磁浮列车通过平面曲线线路的能力,利用高速磁浮列车运行中的导向间隙、电流以及加速度等状态信息,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可量化的评价指标;在不同的曲线半径、运行速度和有效载荷下,利用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对列车的主动导向能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最后,通过实际线路测试验证了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常导电磁型高速磁浮列车的主动导向能力不仅与导向系统本身的能力有关,还与线路半径、列车运行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提出的方法可以对常导电磁型高速磁浮列车的主动导向能力进行评估,为检验导向系统的实际效用和应用边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俊杰  黄涛  龚平  刘佳 《交通标准化》2010,(23):198-202
根据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提出生态影响评价内容,采用目标分解法、调查研究法和压力-状态-响应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共包括生态影响、环境影响、景观影响和社会经济及资源利用影响4大类19个基础指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用线性加权的方法确定综合评价结果,对客运专线建设进行生态影响综合评价。以合福客运专线福建段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建设期会对环境产生较弱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南部的温州港乐清湾港区开发建设所面临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排序,提出了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实现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一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首要任务.为了准确评价施工企业的质量控制水平,提出改进意见,在结合影响工程质量的五大因素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FAHP方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用FCE法得出了施工企业质量控制水平等级,从而完成了施工企业质量控制评价模型的建立.最后的实证研究,详细描述了基于改进FAHP-FCE的施工企业质量控制评价的计算过程,证实了模型的可操作性,明确了施工企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其加强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熵值法的砂卵石地层深基坑开挖安全可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伟  刘丹娜  彭第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1,56(4):785-791, 838
为客观评价富水砂卵石地层中深基坑开挖的安全稳定性,根据结构变形、受力、地下水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选取地面沉降、建筑物沉降、地下水位等8个评价指标进行开挖安全性评价,以成都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根据基坑开挖4个月内的实测数据,采用熵值法对所选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基于物元理论与可拓集合的关联函数,建立深基坑开挖安全可拓评价模型,并将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进行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熵值赋权计算中,混凝土支撑轴力、桩顶沉降和支护结构水平位移是本案例中最重要的三项指标,对安全评价影响最大;对地面沉降与管线沉降的可拓评价结果比模糊综合评判结果高一个等级,与实际监测数据的评判结果相符,有利于施工过程中对潜在风险的防控;基于熵值赋权的可拓评价模型能够对基坑开挖安全性进行单因素分析与综合分析,所构建的可拓评价模型可以在成都地区富水砂卵石地层基坑工程安全评价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预制拼装过程中的节段线形控制是短线法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针对短线节段预制拼装桥梁的施工控制特点,论述了理论预制线形、实际预制线形、初成桥线形和设计线形的概念及其关系,结合预制、拼装施工过程,对这4种线形的误差来源和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示例,说明由设计线形推求理论预制线形和初成桥线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实际工程,建立大跨度钢桁架施工方案优选的模糊评判模型。根据工程概况及指标建立原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划分评价指标等级。编制可行的多种施工方案,引入集值统计的方法来构建隶属度矩阵,利用模糊数学原理计算各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对各方案评价值进行排序,从而确定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应用灰色关联度理论,提出了一种悬臂浇筑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应力状态的灰色评价方法.基于施工阶段的应力监测数据,对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关联分析,依据关联分析结果对关键截面应力状态进行评价,进一步应用权重分析法评价全桥施工阶段应力状态,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桥梁施工阶段应力状态合理程度.采用该法对某城市轨道交通三跨连续刚构桥施工阶段应力状态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反映了施工期应力状态与设计预期的对比情况,墩顶附近梁段自浇筑至成桥经历的施工工序较多、受力状态复杂,是连续刚构桥应力状态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区块链平台中存在的多方数据交互不可信以及隐私数据易泄露等问题,基于CKKS (Cheon-KimKim-Song)全同态加密方案,提出了一种集成风险评价模型,把同态加密算法应用到风险评价中,将多种评价模型与同态加密结合起来.首先,利用三角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中的样本数据,获得相关节点对同一交易事件的风险评价结果;其次,利用公钥对评价结果进行加密并进行同态运算,获得密文综合评价结果,以避免风险评价过程中的数据泄露;再次,利用私钥对评价结果进行解码,获得明文综合评价结果;最后,选取5 000个中欧班列企业的样本数据作为案例,利用决策树模型、Adaboost模型、Bagging模型、ExtraTree极端随机数模型、GBDT (gradient boosting regression trees)模型、KNN(K-nearest neighbor)模型、随机森林模型、SVM (support vector machine)模型等最为常见的评价模型进行风险评价,并将经CKKS方案加密后的综合评价结果与明文直接计算的综合评价结果和经BFV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