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本文采用集装箱生成系数法预测武汉城市圈内外贸集装箱生成量,并结合武汉城市圈经济腹地集装箱运输需求、交通运输条件及各类运输方式的特点,综合预测武汉城市圈未来集装箱运输格局,对集装箱运输发展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一、武汉城市圈集装箱生成量预测1. 预测方法及思路集装箱生成量不仅与经济发达程度和产业结构相关,也与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密切相关,应该包括内外贸适箱货物运输带来的需求和运输组织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集装箱运输量。集装箱生成系数法预测流程(见图1)。2. 影响因素及指标取值(1)外贸进出口总额2016年,武汉城市圈地区生产总值20147.78亿元,占湖北省的62%,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11年的272.3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高职教育资源共享的研究已经进入到如何实现充分共享的层面,武汉“1+8”城市圈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圈内高职教育资源共享的机制建设和组织管理等问题亟待解决。要在武汉“1+8’’城市圈内实现高职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常态化,根本的出路在于确立协调彼此之间利益关系的共享机制,发挥制度的优越性,建立科学有效的协调和管理机构。在具体操作方面,城市圈内部可实现教师资源、专业建设资源、科研资源、实训资源、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3.
建立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城市圈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观、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着重研究以武汉为中心、一定区域内的、国家铁路现状条件及发展规划,提出通过整合、开发和利用国铁系统,开辟城际、市郊轨道交通线路,协调与城区轨道交通的换乘关系,从而形成武汉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实现城市区域轨道交通的快速化、公交化、网络化和节能化,促进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武汉城市圈内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制约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促进武汉城市圈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因子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客观反映了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并对进一步改善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圈是当前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本文在系统分析城市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及评价原则,并在指标比选的基础上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发展现状及规划目标,开展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两型社会”综合改革区的获批对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机遇,而作为武汉城市圈中国民经济基础的交通业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规划联动、市场联动、政策联动”的方法,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地处华中腹地,纵贯南北.承东启西的交通区位优势十分突出,打造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确立的最突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建设武汉城市圈,即以武汉为核心,包括周边约100公里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成宁,仙桃、潜扛、天门共9个城市,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并逐步将其发展成我国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建设武汉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内外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分析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及交通现状与发展目标,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综合运输体系、适应城际客流需求等方面论述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借鉴国内外城市圈城际轨道交通发展经验,分析武汉城市圈社会经济及交通现状与发展目标,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综合运输体系、适应城际客流需求等方面论述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武汉当前争取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的愿望出发,以武汉的优势、经济发展对中部的影响以及中部经济发展和地位的提升对国家稳定的重要作用的视角,战略性地阐述了武汉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对国家的重要性,结论性地提出武汉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是完全必要的,也是非常紧迫的观点,对人们充分认识武汉有较好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永恒的艺术。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风采稍瞬即逝。旅游业的开发融入文化资源已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文章首先介绍了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而后重点分析了环巢湖区域的文化资源。在大合肥建设的背景下,从发展环巢湖旅游业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环巢湖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城区周边山体、植被等自然资源,为市民打造一个以森林景观为特色,具备通达性、绿色交通特征的城市森林保护区,是武汉市改善城市环境,将森林引入城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创建武汉市山水园林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举措.着重研究了保护区的内涵、特点及其交通特征,提出保护区道路交通规划的特殊性,从而形成既要体现生态保护,又要体现旅游服务功能的规划理念,以此来指导保护区道路交通系统、道路线形、道路断面等规划设计,实现城市与森林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专业旅游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技术体系,通过总结国外专业旅游城市在综合交通规划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在识别旅游交通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专业旅游城市对交通体系的基本要求。针对专业旅游城市交通规划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指出应将旅游交通特征和规律的研究贯穿综合交通规划始终,实现旅游交通与城市居民常规交通高度融合,进而提出综合交通规划技术体系框架。以三亚市为例,重点探讨了专业旅游城市交通设施合理规模的确定,以及交通设施规划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分析了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并从制定特色发展规划、营造良好管理环境、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深度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边关旅游资源是崇左市的优势资源,但景点与景点之间的公路旅游交通状况不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中越边境为轴心的大旅游圈的形成,制约了崇左市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通过对崇左市公路旅游交通现状的探究分析,结合南国边关风情旅游圈的构建,提出推动旅游强市建设的对策,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影响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交通布局直接关系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根据四川旅游资源的现状、地理位置等情况,将四川划分出三大旅游经济圈,从各旅游经济圈交通现状及客流特征入手,利用关联分析的方法,结合数据对比,剖析了各旅游经济圈与交通的关联。最后,在整合四川旅游资源的前提下,得出了四川旅游资源交通系统综合布局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却令人堪忧.建议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拆除农村老屋时应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要正确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红色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将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与建设和谐新农村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