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疏浚排泥管是疏浚工程介质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输送阻力是吹填排距和性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以细粉砂土质的三夹沙南航道工程为依托,针对疏浚排泥管开展2 m长橡胶管和12 m长钢制管在不同连接组合方式下的输送阻力现场试验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管道压力损失随着输送流速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大;纯钢管组合下的输送摩阻最小,“4钢管+1橡胶管”组合的输送摩阻次之,“1钢管+1橡胶管”组合的输送摩阻最大,其相比于纯钢管组合的输送摩阻增大约6%。研究结果可为工程现场的排泥管布设与施工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传统疏浚吹填排泥管线输送技术的淤泥输送效率较差,为此,提出潮流作用下疏浚吹填排泥管线输送技术优化方法设计.勘察水域施工条件,将排泥管线划分为岸管、沉管、浮管,根据潮位变化、围堰面积、吹填高程等勘察参数,选定一条远距离的最优线路,并通过橡胶管和水陆管,连接岸上、水面和水下的管线,下放挖泥船至河底,交替收换绞刀架前部的龙须... 相似文献
4.
小型疏浚工程通常采用小型绞吸船进行施工,小型绞吸船由于泥泵功率较小,导致输送排距无法满足需求,本文探讨小口径排泥管加气技术对管道排距的影响。现场试验依托石门澳蓄滞浚清淤吹填工程,在吹填管上相距300 m的2个位置进行试验,分别使用空压机直接加气和射流器混合加气两种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管道加气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输送排距。空压机直接加气效果比射流器混合加气效果更好,加气点靠近船端位置效果最好,平均增加排距22.2%,射流器混合加气平均增加排距12%。现场试验验证了疏浚排泥管加气技术的可行性,为疏浚工程排距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6.
7.
8.
绞吸挖泥船的大型化可以显著加快疏浚速度,提升疏浚效率,降低环境破坏,减少人员劳动。因此,超大型化向来是疏浚业界努力追求的一个方向。上海交大船舶设计研究所设计了当前世界上最大装机功率(2.4 MW)、最大生产能力(在目标工况:排距8 km、挖深30 m、排高10 m、输送d50=0.23 mm中砂,产量大于8 000 m3/h)的绞吸挖泥船。介绍该船泥沙输送系统设计时所采用的基于目标工作点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在前人对泥沙管道输送能耗、泥沙对泥泵性能影响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针对设计工况施工效率优化,用极限工况作业能力进行校核的设计优化方法。结果表明:目标工况下,泥泵效率高达84%,柴油机效率高达90%,取得良好的节能减排和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绞吸挖泥船疏浚系统三维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大型绞吸挖泥船为例,应用参数化软件PROE进行疏浚系统三维设计,探索三维软件设计效果。研究表明,PROE应用于绞吸挖泥船疏浚系统三维设计切实可行。PROE可以满足疏浚系统建模、装配、布置、出工程图、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等不同的设计需求。该研究对船舶三维设计推广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12.
滇池草海清淤工程疏浚区域分为3个片区,疏浚面积70万m2,工程量220万m3,输送距离8~15 km。针对输泥路径上的场地限制问题,进行了长距离输送方法的分析及研讨,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接力泵输送方法,实现了长距、高效输送疏浚土。 相似文献
13.
空气助送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清淤最有效的装备首推绞吸式挖泥船.它能将挖泥、输泥作业连续不间断地完成,且工效高、适应土质能力强、作业成本低,是疏浚、清淤、吹填造地、加固堤防的主力船舶.现代河道清淤、大堤加固工程浩大,但现有绞吸式挖泥船的最大排距仅为2 000m,排泥距离不够往往使工期延长.为解决延长排距问题,传统方法是在排泥管上加设接力泵站.其优点是技术成熟、可靠,延长输泥的效果亦较好.但是,接力泵站初投资过高,往往使船东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14.
15.
16.
潜式排泥管道适用于中小型挖泥船 ,只有充分考虑排泥管道的动态和静态特性以及所疏浚的泥浆对管道磨损的影响 ,才能遵循切合实际的工艺规则制造和修理高质量的排泥管道 相似文献
17.
高效疏浚是疏浚施工一直追求的目标,也是研究的热点.基于智能疏浚模式的控制原理,对智能疏浚模式下"航浚6008"轮的滨州港工程施工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产能与控制模型,并对该耙吸挖泥船在滨州港工程的产能做进一步优化计算.结果表明,生产率受流量、 浆体相对密度与泥泵特性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疏浚过程中,智能疏浚模式主要依靠活动罩... 相似文献
18.
为了延长挖泥船吸排泥管的使用寿命,使用了耐磨管材。介绍吸排泥管耐磨管材的选用方法和耐磨复合钢管制作工艺。着重对高铬合金和Q345低合金刚作性能比较。新管材的使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