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行公交优先成为日前缓解道路交通紧张状况的必然选择,而采用有效的管理政策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条件是搞清楚公共交通应承担的客流量。本文通过分析公交车与私家车的相互影响,建立了交通方式分担与流量分配模型,并设计了启发式求解算法,以得到OD对之间及路段上公交车与私家车流量与分担比例。最后通过一简单的算例分析了此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在公交车的服务水平没有提高的前提下,需求量增大时会造成私家车分担的交通流量增加很快。因此在制定公交优先政策时应综合规划公交车的服务水平,以确保人们的交通出行方式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通》2012,(5):93-94
小狐围脖南京:交通运输部正在推动"公交都市"试点示范城市,提出的标志性考核指标是公交分担率。此次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发改委和财政部三部委共同发布的倡导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意见,提出的标志性指标也是步行、自行车交通分担率。窃以为,出行分担率指标固然很重要,但必须科学定义科学测度:单纯着眼这个指标又有点GDP至上的味道,百姓未必实惠。  相似文献   

3.
由现状调查得到公交的平均运距、满载率、平均线路长度等指标.在规划年,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和国家规范指标确定配车规模,从而计算出线路总数;然后由满载率和平均运距的变化幅度确定规划年公交客流量的范围.在确定公交客流量后,将其除以交通需求预测出行总量并得到公交分担率指标.对于某一城市.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预测的规划年人口规模和出行总量,就能确定规划年公交分担率的合适范围,从而为城市的公交规划提供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各城市在发展公共交通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切实际制定发展目标、转换公交出行分担率概念以应付指标检查等问题,同时,由于城市总体规模、形态布局、自然地理等差异,城市之间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很难直接对比。借鉴伦敦、巴黎、东京、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经验,阐述不同口径公交出行分担率的内在涵义和用途。结合公交出行分担率在世界闻名“公交都市”中的实践应用,提出更需要关注特定时段、特定地区、特定目的的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以此制定不同类型城市交通拥堵地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目标与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5.
合理确定停车收费费率是控制私家车出行分担率、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的重要途径,从私家车出行者效用角度,将私家车出行者理解期望效用与交通方式选择相结合,运用交通方式分担离散Logit模型和私家车出行者满意度函数,建立私家车出行者可接受且能最大限度发挥停车费对私家车出行抑制作用的私家车停车收费定价模型,为停车费合理定价提供决策依据.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以西安市停车收费定价为实证测算.研究发现,基于私家车出行者理解期望效用的停车收费定价模型确定的停车收费费率阈值是调控私家车出行分担率的最佳停车费费率,当西安市停车收费费率为15元时,私家车出行者的最大期望效用几乎恒定,此时停车收费对私家车出行的调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记者从江苏省南京市2013年交通工作会上获悉,该市公交分担率2013年将达42%,提前完成“十二五”目标。镇村公交通达率将实现100%。  相似文献   

7.
公交出行分担率及公交优先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有的部门和地方政府将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作为硬性考核指标。然而,评价指标单一以及对量化值的过分强调,在指导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实践时将存在局限甚至误导隐患。鉴于此,对公交出行分担率及其评价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实施情况开展研究。首先分析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使用现状及其评价复杂系统的局限性。深入剖析公交优先发展与交通拥堵、城市规划、能源环境等要素的互动机理。以倡导绿色出行为目标、以通勤出行公交出行分担率为核心,提出三类八项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模型。最后,从评价指标选用、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绿色出行环境建设及管理、公共交通内部各方式协调发展、数据共享等方面提出公交优先实施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萍乡属于三线城市,中心城区面积约58平方公里,城区道路总长度221公里,以平面混合交通为主。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主要是由公共汽车、出租汽车等交通方式组成,出租汽车700辆,公交车总数420标台.公交分担率约20%。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公交优先"理念的不断深入,有效协调多种公共交通方式间的竞合关系,对于充分发挥公共交通方式在城市居民出行中的主体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MNL模型描述居民公共交通方式的选择行为,应用广义出行成本和主观感受建立效用函数,结合哈尔滨市地铁沿线居民出行数据,标定模型参数、验证模型有效性,并应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出行成本的单方面增加会损害自身的出行分担率;地铁和出租车分担率均与单位时间价值正相关;地铁分担率与平均出行距离正相关;出租车分担率与时间偏好系数正相关,地铁分担率与时间偏好系数呈抛物线变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以下简称“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已有近10年,但迄今对什么是公共交通以及公交优先发展的对象、目标、内涵和路径等本源问题仍存在诸多争议和误区.对中国城市大样本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建立了公共交通方式的“公共性测度”指标与计算方法,分析了出租汽车交通的定位,并首次给出公交优先的定义.引入“年人均公交乘次”和“单车每日载客人次”分析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宏观政策,比传统“公共交通分担率”指标更直观、客观和可比.最后,提出差异化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三大要素,并基于不同城市规模给出了公交优先发展路径选择的分类指导建议,还重点对其中两类城市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广州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交通一体化的策略措施,包括线网构建、设施衔接、运营管理等方面,并进行实例分析,验证其实施效果,这对有效实现公共交通系统内部元素的整合及其与外部的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钱喆 《城市交通》2015,(4):30-36
公交评价指标研究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热点,然而已有研究侧重于从服务水平层面探讨公交的评价指标,无法全面、综合地反映公共交通发展状况。针对这一问题,从国家战略、交通规划、交通运作和乘客感受四方面出发构建城市公交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指标具体计算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评分,进而构建公交竞争力指数及计算模型,便于从整体把握公共交通发展程度以及在同类城市间进行比较。最后,以北京、上海、广州3个超大城市为例,计算各指标评分及公交竞争力指数,结果与交通实际状况较为吻合,验证了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首尔公交改革对中国城市交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7月1日,韩国首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针对公交系统的深刻整合性改革,这一举措成为迈向可持续性城市交通的重要一步。此次公文改革成功实施的关健在于将管理机构、创新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公交的组织和运营融为一体。作为同处于东亚的大城市,首尔在文化观念、人口规模、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与包括北京在内的中国大城市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中国公交行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首尔公交改革的戍功经验具有特别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客运交通的影响因素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客运交通的基本模式,对于构建和谐交通,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方可 《城市交通》2010,8(5):14-17
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进行系统整合是公共交通规划的一个重点。从国际经验来看,公共交通系统整合包含两个层面:在公交线网层面上对所有公交模式与线路的整合;在给定的公交方式内部(如地铁或公共汽车)或给定的线路内进行整合。做好这两个层面的整合,可以为乘客提供更舒适的乘车体验,同时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营效率,最终能够增加公共交通使用者的数量并提高使用者的满意程度。每个层面的整合都包括一些基本的规划设计元素,公共交通规划必须对这些元素的规划设计进行协调和配合,从而实现整个线路和线网的整合与优化。  相似文献   

16.
仇保兴 《城市交通》2011,9(6):1-3,55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镇化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市交通发展模式及发展方向问题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介绍了美国和欧盟两种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交通模式,指出要避免犯美国城镇化的错误,就必须充分重视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提出要抓住两个机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先把城市空间资源分配给公共交通,并与其他各种绿...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路交通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特征,特别在人口集聚的大城市,有限的时空资源无法全面满足不同主体的各类出行需求,科学的交通政策制定非常必要。交通政策的主体在于政府,核心在于选择,价值取向是追求整体的社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以后,上海在城镇化、机动化快速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交通特征和所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公共政策与治理的视角剖析不同发展阶段上海交通政策设计背后的价值取向、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保障机制。同时,结合个体机动化管理、公共客运服务等重大交通政策的发展沿革,探讨政府管理、市场手段在管理实践中的利弊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经验,从初期的大规模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到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再到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的应用以及对绿色交通的关注,指出只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并辅之以需求管理政策才能解决交通、环境、能源等问题。在分析北京交通发展战略以及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成效基础上,探讨了“公交城市”的发展模式,明确了“公交城市”的内涵以及必须体现人文、科技和绿色的理念。最后,提出建设“公交城市”的相关措施,包括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完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构建物流配送体系、推进交通文明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鉴于目前公共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交通供需矛盾、调整交通结构的主要手段,有必要就如何通过充分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资源优化布设城市公交线网,提高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钱喆  郑炜  王波 《城市交通》2015,(6):27-32
中国城市常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来制定城市交通战略,但缺乏对国内外城市交通特征的准确辨析。城市交通特征应反映主动出行者与被动出行者的区别。首先比较广州市与世界级城市的出行方式构成和出行特点,指出广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者大多为无驾驶执照或未购置小汽车的人群。针对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单一指标的弊端,引入公共交通出行指数与机动化水平来表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程度。评价广州市及世界级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并据此划分9类交通模式。结果显示,广州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机动化水平均处于初级阶段。最后,分析广州市交通模式升级转型的最佳路线及实施策略,指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与机动化水平的矛盾与协调是制定交通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