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 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展望中国汽车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是中国经济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理由可概括如下 :第一 ,汽车作为支柱产业表现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汽车开始成为中国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产品 ,并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大众消费趋势 ,是中国经济社会进步的历史性标志。第二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 ,中国汽车产业动向已影响到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同时 ,中国汽车市场由潜在的市场成长为世界第三大地区市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崛起 ,是世纪之交世界汽车产业最重…  相似文献   

2.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俄罗斯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为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条件。文章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历史与现状、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机会和意义及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开拓俄罗斯汽车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广阔前景,同时指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汽车维修市场是服务汽车产业的重要力量,是满足国民出行需求的关键保障,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媒介。然而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汽车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率。对此,本文结合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现状,探析汽车维修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汽车后市场是随着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而发展起来的,是满足汽车用户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可以说,没有汽车后市场的健康发展就没有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正因为汽车后市场存在巨大商机,所以,对成都地区汽车后市场的成长历程及其模式进行认真剖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海平 《汽车情报》2004,(18):21-24
随着WTO效应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汽车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包括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在内的汽车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为汽车服务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然而,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之间存在巨大的差  相似文献   

6.
一、入世以来汽车零部件业发展态势分析1.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基础和产业规模发生了重大变化入世以来,我国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提升,汽车市场特别是乘用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汽车产销量的提升,有效地扩大了汽车产业的规模。2001年入世当年国产汽车237万辆,生产轿车仅61万辆。  相似文献   

7.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汽车产业,促进汽车消费已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汽车市场应该由新车市场和二手车市场组成,新车市场和二手车市场在关系上是互动的。新车销售  相似文献   

8.
探索汽车售后服务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现状1.售后服务市场发展不成熟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汽车售后服务市场也逐渐发展起来。由于汽车售后服务市场形成的时间较短,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  相似文献   

9.
自19世纪就开始从事汽车生产的捷克,是世界上较早生产汽车的国家。该国的汽车产业一直较受重视。近年来,捷克的汽车产业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局面。由于政府的重视,汽车产业已成为该国的重要经济支柱。与此同时,在新兴的东欧汽车产业带中正在显示出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捷克日益发展的汽车市场上,轻型商用车比较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汽车产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优势 1.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前景广阔 中国汽车产业入世后发展良好,2002年汽车总量迈上了300万辆的台阶,随后几年,产量逐年递增,2005年已超过570万辆。随着汽车市场的日益放开,我国汽车产业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国际市场。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也会成为汽车产业进出口大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音响的快速发展。据预测,到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超过德国、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随着全球汽车购销热潮开始向中国市场转移,汽车音响的市场潜力正在快速释放。  相似文献   

12.
王晶 《上海汽车》2006,(10):30-34
1 2006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表现2006年是我国汽车产业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汽车产业进入WTO后过渡期的开端。受年初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影响,2005年市场持币待购所积累的汽车消费需求得到充分释放,中国汽车市场再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6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在200  相似文献   

13.
汽车市场的变化与国民经济休戚相关且同步震荡,汽车市场的发育的不完全性、汽车产业发展的先天不足、汽车行业自身调控的赢弱性、加深了汽车市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依赖程度。步入1993年下半年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不可预见性因素的介入,汽车市场的前景突然变得模糊和飘忽不定:明年汽车市场容量究竟多大?汽车市场走向何方?回答这些问题比以前想象的要艰难复杂得多。在此种情形下,如何保  相似文献   

14.
汽车售后的市场(Aftermarket)是伴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它主要包括汽车零配件分市场,汽车辅助工具分市场,汽车润滑剂分市场,汽车特种液分市场,汽车美容产品分市场以及汽车维护修理服务分布市场,实践证明,汽车售后市场的发展又反过来汽车市场的发展,是汽车产业不能重视的重要经营领域,本文全面介绍了美国汽车售后市场百余年形成和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90年代以来美国汽车售后市场的主要特点,并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国汽车不合理的市场定位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根据我国汽车市场不合理定位的现状,找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了重新对我国汽车市场进行了战略定位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我国汽车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汽车价格呈稳中略降态势。展望2006年,汽车产业仍可保持较快发展,市场环境会进一步改善,价格将延续上年稳中略降的走势。  相似文献   

17.
这次研讨会选择了汽车市场体系建设这个主题,我感到非常好,抓住了当前业内外十分关注的一个共性话题,也是汽车产业、汽车企业必须做好的一个长期战略课题。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的汽车市场.只要少数人去分配订货就行了,汽车企业只按计划生产交货,市场这一块不用太操心,这是历史:现在太不相同了,倒过来了,汽车企业最关心市场、最关心用户需求、最关心社会反映和评价。而且是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长期战略来对待,不仅是国内市场,还要开拓国际市场。借此机会。我想就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其性话题发表一下个人的观点.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启动的宏观背景下,本文对东盟四国汽车市场进行详细的市场需求、总量和结构分析。东盟四国开始进入或是即将进入汽车大规模普及阶段,具备了发展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东南亚金融危机过后泰国取代马来西亚迅速成长为东盟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出口国;马来西亚汽车产业竞争力不断弱化趋势引发我们对国民车和进口替代汽车产业政策的反思;印度尼西亚是仅次于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东盟第三大汽车市场,市场增长稳定;菲律宾是东盟惟一在零配件产业具备出口竞争力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态势,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渠道对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销售渠道冲突成为制约市场健康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这些冲突,成了摆在汽车零部件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汽车产业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汽车需求的增长由传统的发达国家市场转向日益活跃的新兴国家市场,特别是转向除日本之外的亚洲、东欧和南美市场后,我国已经成为继美、日之后世界第三大汽车市场。在汽车产业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汽车业巨头纷纷对华投资,已基本完成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汽车产业是关联度极高、产业链条最长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