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     
《专用汽车》2007,(2):24-25
武汉华威专用汽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三合一复评审2007年1月9日~11日,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专家对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下属的武汉华威专用汽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实验宣复评审,同时,也对汉阳所下属的机械工业专用汽车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计量认证及机构认可进行了审查。依据《检测和校准实  相似文献   

2.
机械工业专用汽车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工商注册名称为:武汉华威专用汽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受国家汽车工业主管部门委托,从1987年起开始承担专用汽车行业新产品检测试验工作。检测中心通过了由中国实  相似文献   

3.
韩林 《汽车情报》2005,(32):11-16
一、专用汽车发展势头强劲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专用汽车企业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加快了一些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的形成,提升了专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许多地方生产的专用汽车被列为当地政府重点监管产品,得到了资金上的支持,同时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方向转变。专用汽车一直处于有利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历史机遇之中。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专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全国生产专用汽车的企业约800多家,占汽车企业总数的85%,其中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21%,专用汽车市场稳中有升,产销几乎占领整个载货市场的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4.
张超 《汽车与配件》2011,(34):41-43
1.专用汽车进口规模及构成分析 2011年上半年国内专用车的表现可圈可点,国内自主研发实力不断增强,专用汽车新产品层出不穷,国内企业自主研发的专用汽车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2011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累计进口专用汽车125辆,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13日,笔者随中国专用汽车行业考察团赴日本东京参观了“2005年日本东京卡车展”,在展会主办单位日新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与日本10余家专用汽车企业进行了座谈,并考察了日本国内五家较大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6.
行业新闻     
《汽车与安全》2010,(6):9-9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十年来载货汽车专用化率上升迅速。2009年全国生产专用汽车164.77万辆,占当年全部载货汽车生产量的比例达到55.68%比2000年提高了28.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韩林 《汽车与配件》2007,(35):42-44
专用汽车发展现状及区域布局 我国专用汽车产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目前专用汽车产量占载货汽车总产量的40%左右,接近5000个产品品种,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范围涉及交通、城建、环卫、市政、石油、化工、卫生医疗、银行、军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专用汽车既有汽车的机动灵活。又具备各种专业特性,用途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8.
继2005年山东省梁山县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挂车(专用车)生产基地”后,2007年底湖北省随州市又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称号,我国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疚得到认可,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初期,我国专用汽车生产已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新特点,专用汽车产量,品种和企业数增长迅速,主机厂的专用汽车产量比例超过专用车厂家,专用功能强,技术难度大和附加值高的专用汽车新产品不断涌现,专用车产品需求发生较大的变化,但目前其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从其发展中可以看出,我国专用汽车生产正向高层次,高水平,高技术,高效益方向迅猛发展,呈现三大趋势。最后,对发展专用汽车生产提出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专用汽车市场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分析了专用汽车市场的特点、波动因素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2001年专用汽车需求总量和主要品种的需求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姚励  大山 《时代汽车》2011,(12):26-27
一、我国专用汽车发展的历程 1956年7月,一汽建成投产,随后用解放牌卡车底盘改装的自卸车、运油车等相继问世,我国专用车开始起步。1983年6月,全国改装汽车、专用汽车新产品展评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专用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形成。进入新世纪,我国专用汽车更是以年均18%的速度递增,总量和品种大幅增长,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专用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  相似文献   

12.
《专用汽车》2015,(2):100
<正>本杂志社现有历年的《专用汽车》(合订本)及专业书籍资料,需要者请尽快与本社联系。各种书刊.资料价格(含邮寄费)如下:一.《专用汽车》(合订本)1.2000年《专用汽车》(合订本),48元/本;2.2001年《专用汽车》(合订本),48元/本;3.2002年《专用汽车》(合订本),48元/本;4.2003年《专用汽车》(合订本),60元/本;5.2004年《专用汽车》(合订本),60元/本;6.2005年《专用汽车》(合订本),60元/本;  相似文献   

13.
《专用汽车》2015,(3):96
<正>本杂志社现有历年的《专用汽车》(合订本)及专业书籍资料,需要者请尽快与本社联系。各种书刊.资料价格(含邮寄费)如下:一.《专用汽车》(合订本)1.2000年《专用汽车》(合订本),48元/本;2.2001年《专用汽车》(合订本),48元/本;3.2002年《专用汽车》(合订本),48元/本;4.2003年《专用汽车》(合订本),60元/本;5.2004年《专用汽车》(合订本),60元/本;6.2005年《专用汽车》(合订本),60元/本;7.2006年《专用汽车》(上、下册),总价160元;  相似文献   

14.
专用汽车进口市场 1.专用汽车进口规模殛构成 随着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逐渐发展,国内自主研发实力的不断加大,普通专用汽车产品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然而进口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专用汽车产品成为专用汽车进口的一大趋势,专用汽车进口市场正进入了一个“调整期”。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汽车市场运行规律,专用汽车制造企业现状和市场需求量预测,以及汽车工业和汽车市场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几方面阐述了汽车将持续快速发展,指出了影响专用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了“九五”期间专用汽车生产与发展的热点,提出了促进专用汽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专用汽车》2007,(10):29-29
最近,宁夏万兴集团投资6254万元建成的年产3000辆专用汽车改装项目,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万风”牌汽车产品公告。万兴集团成为宁夏首家经国家批准的专用汽车改装企业。目前万兴集团生产的专用汽车产品有两大系列、八个品牌,从8N初第一辆“万风”牌专用汽车下线至今,企业已生产半挂车、自卸车28辆。近日,吴忠市和东风汽车集团达成“以万兴公司为平台建立东风车西北地区专用汽车改装基地”协议。  相似文献   

17.
专用汽车主要由载货车底盘改装而成,底盘供应情况及底盘技术水平直接制约着专用汽车市场的发展。过去主机厂对改装厂采取计划供应底盘,当市场热销时,改装厂由于受到底盘供应量的计划限制,满足不了市场需求。1995年以前,由于GDP增速连续下滑,国内出现通货膨胀,专用汽车市场也呈萎缩状态。我国专用汽车市场自1998年  相似文献   

18.
韩林 《汽车情报》2006,(20):38-41
据统计,1999年全国专用汽车生产厂家546家,2005年7月底专用汽车企业数628家。国内专用车品种1999年为1337个,2005年为4910个,其中厢式汽车品种1520个,特种汽车830个,罐式汽车676个。产量1999年为17.42万辆,2004年为35万辆,2005年为50万辆。今后几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适当平衡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降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因此,透过国家的这一方针目标可以看出,宏观环境拉动着需求,为专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专用汽车的定义 日本的汽车用途依据昭和35年汽车局长(现国土交通省汽车交通局长)的通告,共分为四类:即"乘用汽车、公共汽车、载货汽车、专用汽车",专用汽车的牌照号分别为"8、80、800".  相似文献   

20.
欢迎订购     
《专用汽车》2012,(8):28
<正>本杂志社现有历年的《专用汽车》(合订本)及专业书籍、资料,需要者请尽快与本社联系。当年杂志邮局漏订者可与本社联系订阅。各种书刊、资料价格(含邮寄费)如下:一、《专用汽车》(合订本)1、2000《专用汽车》(合订本)48元;2、2001《专用汽车》(合订本)48元;3、2002《专用汽车》(合订本)48元;4、2003《专用汽车》(合订本)48元;5、2004《专用汽车》(合订本)60元;6、2005《专用汽车》(合订本)60元;7、2006年《专用汽车》(上、下册)总价160元;8、2007年《专用汽车》(上、下册)总价160元;9、2008年《专用汽车》(上、下册)总价160元;10、2009年《专用汽车》(上、下册)总价160元;11、2010年《专用汽车》(上、下册)总价160元。12、2011年《专用汽车》(上、下册)总价220元。13、2012年《专用汽车》每月15元,全年180元。二、专业书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