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月20日,2005年亚星客车工商恳谈会在扬州召开.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04年亚星客车累计销量4254辆,排名行业第10位,其中公交客车销量位列行业前三.2005年1~4月,亚星累计生产客车1360台,同比增长14.19%;销售1341台,同比增长13.84%,排名行业第7位,销售额也较去年同期增长15.34%.改制一年多来,亚星客车在市场领域获得了一系列的突破,证明亚星客车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在竟争激烈的客车市场上,扬州亚星正蓄势腾飞.  相似文献   

2.
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客车行业少数几家上市公司之一."亚星客车"的新闻从格林柯尔入主以后就一直没有断过,褒奖者有之,疑问者有之,由于各自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就事论事,虽然报道颇多,但对真正关心亚星者来说仍然是满头雾水."亚星客车"的现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呢?从数据层面来看,2004年1~10月份累计销量3478辆,排名行业第10位,2004年前3季度销售收入62185万元,同比增长18.3%,排名行业第6位,利润总额1076万元,同比增长182.9%,排名行业第5位,总体来看,"亚星客车"的生产经营已经进入了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
在2005年3月15~17日举办的“第五届世界客车博览会亚洲展会”上,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携JS6891H、JS6128H、JS6102GH三大系列产品全力出击。  相似文献   

4.
2008年12月3日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春鼎与加拿大GRANDEWEST公司总裁Winter先生正式签订了双方就合作开发、生产8.9m级超低地板公交客车的协议。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快讯显示,2003年全国汽车底盘总销量376808辆,同比增长-9.78%:全国客车底盘共计销售86232台,同比增幅-13.80%。其中大型客车底盘累计销售5100辆,同比增幅2.62%;中型客车底盘累计销售33235辆,同比下跌11.23%;轻型客车底盘累计销售47490辆,同比下滑17.4%。客车底盘同比减少4997辆。与此同时,全国客车累计销量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09,(8):38-38
近日,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又传捷报.中国政府援助吉尔吉斯斯坦客车大额项目招标,在经过激烈的角逐之后,终于尘埃落定.花落亚星。这是继去年200台亚星客车出口吉国之后,凭借可靠的产品、贴心的服务,亚星再次与吉国用户结缘。  相似文献   

7.
文风 《城市车辆》2005,(5):24-24
2005年7月27日,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九华山座召开了2005年新产品推介会暨客户联谊会。会上,扬州亚星以自己强大的新产品研发能力及产品投入市场后良好的口碑再次证明了他已经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
金龙腾飞     
2005年,在国内大中型客车销量整体下滑.10多家客车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严峻形势下,苏州金龙逆市上扬,年产销达10180台,实现销售26.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3%、10.33%,苏州金龙一跃成为继宇通客车之后我国第二家大中型客车年产销量超万台的商用车企业。  相似文献   

9.
回归的亚星     
《时代汽车》2007,(5):112-113
2007年4月18日,第六届北京国际商用车及零部件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久违的亚星客车再次亮相.并于开幕当天召开“亚星客车闪亮起航”新闻发布会,亚星客车总经理徐粉云、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邹虎啸、建设部科技委城市车辆专家委商会主任李世豪以及客车行业三十余家主流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一系列活动的举行,表明曾经迷途的亚星客车重新回到了客车界的视野之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行业新闻     
《汽车与安全》2010,(8):10-12
上半年前十位汽车生产企业销量排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上半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销售176.54万辆,同比增长45.02%;东风,128.13万辆,同比增长58.56%;长安,126.72万辆,同比增长39.76%;  相似文献   

11.
张少华 《汽车情报》2006,(14):22-28
2006年一季度轿车的累计销量接近86万辆,比2005年同期增长66.02%,见图1。其中以中级轿车的销量增长最为迅速,达到了37万辆,同比增幅高达84.21%。其后同比增长较快的是依次是中高级轿车和紧凑型轿车,其同比增幅分别为76.33%和74.56%,累计销量分别达到19.8万辆和14万辆。微型轿车在2006年一季度只增长了21.57%,但其15万辆的累计销量仍然比紧凑型轿车的累计销量高出万余辆。  相似文献   

12.
杨树  杨柳 《汽车情报》2006,(15):12-12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沈阳中顺轻客销量为74辆,在当年轻客累计总销量近40万辆(含部分准轿车、MPV和轻客底盘)中,其市场份额可以忽略不计;2004年中顺轻客累计销量1085辆,同比增幅为1366%,排名位列26;2005年中顺轻客累计销量为4463辆,同比增幅为312%,排名位列第6;2006年前四个月,中顺轻客累计销量2385辆,同比增幅为8l%,预期2006年中顺轻客的产销量将达到万辆以上,有可能超过东南汽车,而排列第5名。  相似文献   

13.
《驾驶园》2013,(12):48-48
11月11日,乌鲁木齐公开招标购置公交车辆,最终亚星客车脱颖而出,斩获120台清洁燃料公交车辆订单。此款客车是面向中西部地区推出的天然气城市客车。整车采用特殊安装结构,有效降低了乘客门踏步和车内地板高度。并采用三级踏步低平地板结构,使车内整车布置简洁宽敞,乘客乘坐更加舒适安全。通过对前驾驶区、引擎罩、前后乘客门布置和前轮拱罩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高岩 《商用汽车》2005,(2):31-33
2004年匆匆过去,客车行业在外人看来或许波澜不惊,但业内方知其厮杀惨烈.为争夺更大的生存空间,上至行业排名第一的郑州宇通,下至地方厂家诸如盐城中大,价格战的呼声此起彼伏.公交市场也是群雄逐鹿,郑州宇通依靠收购的重庆宇通,在公交市场一路攻城拔寨,终于在2004年9月份超过公交销量排名第一的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公交客车的行业首席.谁知好景不长,随后就被紧紧赶上的丹东黄海所超越,甚至在公路客车的销量上也被厦门金旅步步紧逼.  相似文献   

15.
周芳 《汽车情报》2005,(19):13-15
根据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2005年5月份,全国SUV总销量为1.39万辆,同比降幅为13%。2005前5个月,加入乘联会的18家SUV生产企业累计销量为60410辆,同比下跌21.5%。2004年位列全国SUV销量第一的北京吉普同比降幅高达62.2%,排名第二的长城汽车同比下降了25.7%。2005年前5个月,有66%的SUV厂家平均月销量不足1000辆。但是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6.
《重型汽车》2008,(3):47-47
有分析人士指出,业界一直担心的2008年重卡行业出现负增长所发生的概率非常小。4月全国重卡销售9.25万辆,同比增长71.59%,1~4月累计销量24.9万辆,同比增长59%,已占全年预测值的45%,即使下半年回落至2005年的水平,全年销量也将达到55~56万辆,全年增长15%以上已无太多悬念。  相似文献   

17.
《重型汽车》2005,(1):48-48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汽车累计年产销量双双突破500万辆,分别为507.05万辆和507.11万辆,同比增长14.11%和15.50%。其中载货车累计产销151.47万辆和152.5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21%和25.97%.成为增幅最大的车型.同比增幅超过轿车10个百分点;客车累计产销12395万辆和121.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7%和5.12%;  相似文献   

18.
截至2005年6月末,我国共生产客车整车84628辆,销售客车整车83357辆分别同比下降6.18%和6.30%。其中大型客车整车累计产销8340辆和8354辆,分别同比增长24.55%和27.04%,大型客车底盘累计产销3671辆和3885辆,分别同比增长-1.21%和5.80%。比较可知.在商用车整车八大类细分车型中.大客整车市场可谓一支独秀是何因素导致大客行业连续5年一路走高,下半年还会强势依旧吗?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配件》2008,(12):11
上海申龙2008年1月份销售347辆,比2007年同期增长123%,居客车行业第13位。2007年销售2361辆,销售额突破8亿元,销量进入前20名。销售额已经进入前15位;海外出口将近500辆,出口额将近2亿元人民币,居客车行业第8名。2007年比2006年销量增长81%,销售额增长86%,是行业增长速度的4.5倍;海外销量增长2倍,出口额增长5倍,远高于行业增速。2007年,细分市场表现尤为突出:7~8m座位车位居行业第十,10~11m座位客车位居行业第九,11~12m和8~9m座位客车双双闯入行业前七强。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客车行业在平静中度过,全年产销量以小幅阳线报收。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发布的数据,2004年,55家客车企业累计产销各类客车分别为114215辆和115544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94%和6.62%。与整个汽车行业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4.11%和15.50%相比较,客车行业的市场表现相对较差。然而,客车出口却风景这边独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