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成为了公路事故中的典型黑点。如何较好解决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问题,为近些年来相关研究的重点。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建立相应的安全保障系统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前提。本文基于影响连续长大下坡安全问题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建立安全保障系统的整体思路,并提出了主要的交通设施综合治理安全保障方案,为具体研究与制定科学、合理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提供了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2.
公路的长大下坡是事故多发路段,产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车辆连续制动引发制动器的制动失灵。为提高长大下坡车辆的制动安全性,针对该问题,从长大下坡路段的界定及制动器制动效能"热衰退"的成因出发,对长大下坡车辆连续制动温升模型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制动器制动失灵是多种因素失衡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山区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和道路设计调查研究,可知交通工程设施存在的设计缺陷是导致连续下坡路段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交通设施优化角度,介绍了标志系统设置、标线应用、护栏设置、避险车道设置等应注意的问题,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相似文献   

4.
随着山区公路建设越来越多,长大下坡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目前规范中缺少针对长大下坡的规定和有效的计算模型。利用世界道路协会提供的《道路安全手册》中的计算模型对某公路的连续下坡路段制动片温度进行分析,模拟计算出不同类型车辆制动片的温度分布曲线,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长大下坡路段往往是事故多发路段,尤其是重型载重车辆的超载快速行驶更易引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根据下坡路段事故统计资料,分析纵坡坡度、坡长、竖曲线和下坡衔接平曲线与道路安全的关系,为提高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优化纵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区长大下坡路段往往是事故多发路段,尤其是重型载重车辆的超载快速行驶更易引发重大、恶性交通事故.根据下坡路段事故统计资料,分析纵坡坡度、坡长、竖曲线和下坡衔接平曲线与道路安全的关系,为提高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优化纵面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判别重载交通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的危险路段,以永兴公路为例,对其交通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定义了重载车辆(双轮轴重大于100 kN的货车)和重载交通重载车辆与混合交通量之比大于20%的重载交通,分析了永兴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发现货车和摩托车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车型。在进一步分析事故诱因和危险路段特征的基础上,将重载交通条件下山区农村公路危险路段分为急弯、陡坡、急弯陡坡、长大下坡和路侧险要路段,并提出各自的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前,针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保障设施尚缺乏系统成熟的设计理论研究。结合驾驶员行车过程的驾驶特性,从道路线形、交通管理、应急措施等方面分析给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系统设计思路。对长下坡路段交通标志做出系统研究,针对急弯陡坡路段给出处置建议,最后提出了长下坡路段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9.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安全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山区高速公路也日益增多.山区高速公路由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特殊路段采用了连续长坡的纵断设计.如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等,部分路段纵坡坡长达5km以上,坡度也达到3%~5%,由此也带来了严重的行车安全问题.在山区公路严重交通事故统计中,连续长坡路段交通事故占总数的40%以上,特别是在长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更高.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下坡路段的事故发生频率要明显高于上坡路段,所以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设计,对行车安全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级公路逐渐向山区延伸,而山区高等级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的线形设计若不当或不合理,将限制和影响车辆安全、舒适、经济地运行,甚至常常成为“事故多发路段”、“黑点”路段。因此,做好山区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的线形设计,对提高山区高等级公路的安全性与服务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速公路连续缓下坡路段的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均较一般路段高。通过对某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性评价,对该路段近四年的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并基于事故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以期大幅降低事故率和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连续缓下坡路段的事故率和事故严重程度均较一般路段高。通过对某高速公路连续下坡路段的安全性评价,对该路段近四年的事故情况进行统计,并基于事故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以期大幅降低事故率和消除重特大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13.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受道路条件和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均相对较高.本文以提升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典型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实车试验,采集驾驶员生理指标数据,并以心率增长率作为表征驾驶员心理变化的指标,建立了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车辆驶离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起点的距离、车辆所在坡段的曲率和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驾驶员心率指标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路线安全性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本文模型充分考虑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道路环境和车辆行驶特征,可以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山区长大下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其工程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山区长大下坡路段事故成因,得出长大下坡事故的发生与纵坡坡度和长度有很大的关系,长距离的下坡更是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针对事故的成因,提出设置避险车道是解决山区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多发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公路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长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但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式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和险要路段等五种类型的路段是事故的高发路段.本文对公路急弯路段的判断标准和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江苏省1处急弯路段进行了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部山区道路多存在较多的长大下坡路段,而长大下坡路段又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段。根据交通事故的类型分析事故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事故特点的分析,对适用于连续长下坡路段护栏的碰撞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合高速公路连续长下坡路段护栏的碰撞试验条件和评价标准,为适用于连续长下坡路段新型护栏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长大下坡路段重型车辆刹车毂温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公路由于地形的限制存在较多的长大纵坡,山区公路交通事故资料显示,一半以上的交通事故发生在长大下坡路段.重型车辆在长大下坡路段刹车毂温度过高致使制动失灵是事故的主要原因。综合考虑车辆载重、车速、坡长、坡度等因素,设计刹车毂温度现场试验,应用统计学的理论建立刹车毂温度回归模型,预测的刹车毂温度值可为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位置的选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但对事故形成原因研究较少。依据某省高速公路交通事件管理系统(TIMS)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出高速公路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道路自身的线形因素。高速公路下坡路段交通事故类型按事故主体可分为车车碰撞类、车路碰撞类和车辆自身类。建立3个交通事故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事故主要致因和次要致因,明确道路线形指标变化对交通事故数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交通安全改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丽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行车安全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障大丽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的行车安全,首先,用风险指数法选出几个危险性比较高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然后,运用GSRS修正温升模型对危险车型在这些坡段上的制动毂温度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坡段上制动毂的温度变化和沿线的气候特征提出基于光流率和边缘率的改善方法,以及其他系统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工程改善建议。为大丽高速和其他高速公路长大下坡的安全和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