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隧道工程通常包括岩石隧道和软土隧道,一般山体中的隧道多为岩石隧道,因此又称作山岭隧道;而水底或者城市中修建的多为软土隧道,所以称之为城市道路隧道或者水底隧道。文章主要分析了山岭隧道的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如何评价拟建隧道对既有隧道安全的影响,成了项目中的难题。以拟建重庆市两江大桥隧道工程为背景,对比了目前隧道结构设计与评价中经常采用的荷载结构法和地层结构的主要特点。根据两江大桥隧道与既有轨道隧道的空间关系特点,提出二次荷载-结构法,分析了拟建明挖隧道对下部既有隧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部明挖隧道施工前后,既有隧道衬砌受力变化较大,但上部明挖隧道修建后,既有隧道衬砌安全系数仍大于规范值,满足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要求。此法可为类似工程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隧道工程理论自身的局限性和建设管理的欠缺,运营中的隧道,随着隧道运营时间推移,隧道衬砌出现各种形式的裂损,对隧道结构安全存在较大隐患。本文结合一座隧道衬砌裂损现场调查,总结分析了该隧道衬砌混凝土裂损基本类型和特点,并用有限元模型模拟计算且对比分析了径向、环状裂缝对其承载力影响基本规律,其结果对隧道设计、施工和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隧道供配电谐波危害,根据隧道内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从通风动力负荷和照明负荷两方面介绍了谐波治理措施,以马道子隧道、大风坝隧道和小甸中隧道为工程依托,进行谐波治理改造。谐波治理前后检测表明,3个隧道的谐波治理均取得良好效果,隧道供配电谐波畸变率和线损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5.
肇兴隧道全长4752m,为分离式左右洞隧道,是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也是目前贵州省高速公路在建的第一长大隧道。承担该隧道开挖建设重任的是以隧道施工见长的中铁五局一公司。该公司先后承建和参建了闻名世界的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兰新铁路乌鞘岭特长隧道和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等10多座隧道。自2008年9月隧道开工以来,参建员工克服隧道地形复杂、地质破碎、开挖断面大、  相似文献   

6.
隧道边坡一体化技术在隧道洞口浅埋偏压段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针对隧道浅埋、偏压问题对隧道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隧道边坡一体化技术理论,结合陕西商(州)一漫(川关)N25标的碥头溪隧道和瓦房沟隧道左线进口工程,从完善设计和施工关键工序两个方面论述了隧道边坡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表明了隧道边坡一体化技术是解决隧道浅埋、偏压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模型隧道新型浆液抗浮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法隧道掘进施工时同步注浆浆液的各项物理力学指标对隧道抗浮稳定性的关系密切,该文通过室内材料试验和力学试验及模型隧道抗浮试验,在取得与隧道上浮稳定相关的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隧道结构同步注浆材料特性和隧道抗浮稳定性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实际隧道掘进施工时的稳定性,隧道衬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优化隧道掘进施工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隧道光面爆破开挖的关键技术参数,在凤凰山隧道施工过程中,根据隧道断面的大小、围岩情况对参数进行了确定和优化。实际施工中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及时调整,对隧道轮廓线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确保了凤凰山特长隧道光面爆破的效果和隧道开挖质量。  相似文献   

9.
钱昭 《公路交通科技》2009,(10):158-160
从目前隧道的设计标准来看,长隧道和特长隧道需要安装监控系统以保证隧道内行车的安全和通畅。随着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现代高速公路隧道监控技术日趋自动化。而隧道本地控制系统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隧道控制系统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隧道监控质量和监控品质的优劣。文章以福建省已建成的福宁高速公路和龙长高速公路为例,详细阐述了隧道本地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并对比性的介绍了该系统的多种组网结构。  相似文献   

10.
公路隧道近几年来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在隧道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公路隧道照明的高成本投入和高运营费用,制约了公路隧道的发展.为了满足近几年来,日益扩大的建设规模和隧道建设的迅速发展,研究了隧道照明的相关内容,以达到节约运营成本的目的.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的实例,研究了LED照明的优点,应用于公路隧道的优势,并对LED照明灯具和普通高压钠灯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LED照明是一种非常节能的绿色照明,也为解决隧道照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隧道噪声传播扩散规律及其检测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噪声是影响行车环境和安全的重要因素,掌握其传播扩散规律是开展噪声控制的前提和依据。通过理论与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噪声大小、分布规律、混响时间及频谱特性进行研究,并对隧道检测方案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隧道噪声大小在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沿纵向呈中间高两端低的分布规律,且在隧道进口前50 m增加迅速; 2)隧道横断面内的直达声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一次反射声在其声聚焦处对噪声影响巨大,而混响声则恶化了隧道内的整体噪声情况; 3)隧道内噪声主要是中低频噪声且呈现明显的双峰状,低频和中频峰值分别出现在100 Hz和1 200 Hz附近; 4)隧道混响时间与隧道断面形状、边界平均吸声系数以及噪声频率有关,周长面积比越大、吸声系数越大以及噪声频率越高都会使得混响时间变小; 5)隧道噪声检测参数应包含A计权声压、噪声频谱特性和混响时间,具体测点布置应综合考虑隧道长度和横断面形式,并结合当前技术手段科学制定。  相似文献   

12.
水平旋喷加固在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国庆  殷九荣 《隧道建设》2012,32(2):213-217
为在以富水砂层为代表的软弱地层顺利施工隧道与地下工程大断面,以兰渝铁路某隧道富水未成岩粉细砂层水平旋喷加固及支护施工为例,对水平旋喷加固机制、旋喷参数选择、机械设备配置及施工关键控制技术进行研究及应用。通过高压水平旋喷在开挖线周遍形成水平咬合桩和开挖面稳定锚固桩,有效避免了开挖过程拱顶流砂、坍塌及工作面失稳的现象,实现了富水砂层隧道大断面开挖,提高了开挖施工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13.
王涛  臧建彬  李芃 《隧道建设》2022,42(Z1):7-18
综述列车通过隧道时的气动效应及其原理,介绍列车过隧道时压力波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以及研究方法,分析车型、车速、隧道长度以及阻塞比等相关参数对隧道气动效应的影响,并从车体优化和隧道结构优化2个方面分析减小隧道空气动力效应的措施。最后,总结目前在列车隧道影响因素和缓解措施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从气动荷载对隧道结构、列车结构以及隧道内附属结构的安全性问题、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和大风环境下的隧道空气动力学问题3个方面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市政下穿隧道与地铁车站合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至盛  杨凤梅 《隧道建设》2015,35(12):1301-1305
按照规划,成都市一环路某下穿隧道与地铁车站位于同一路由。简要介绍下穿隧道的地理位置、主要技术标准,以及隧道的平面、纵横断面、结构类型等。重点介绍下穿隧道与地铁车站的位置关系、结构处理方式、设计施工要点等。为了解决2个工程分期建设造成工程浪费、施工风险大和多次影响道路交通,以及先期工程未给后续工程预留施工条件,导致后续工程无法实施等问题,经过方案比选,采用了隧道和车站空间"上下重叠",隧道底板与车站顶板"共板",隧道侧墙与车站侧墙"上下对齐",2个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合建方法,得出隧道与车站合建的设计施工方法是可行的,以期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夹坑隧道右洞进口位于软弱、偏压不良地质地段,施工过程中明洞地段发生了坍方,并影响到暗洞的施工。根据现场的地质情况,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对隧道地表进行导管注浆加固,并对暗洞支护措施进行了相应调整,增加了防偏压措施,顺利通过了软弱、偏压地段。对设计、施工措施及施工工艺、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国外深隧排水系统调度运行方案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隧排水系统构成复杂,管理难度大,我国大陆又无此类工程可参考,需要探索高效的、合理的深隧排水系统的调度运行模式。通过分析国外典型的深隧排水系统调度运行方式,结合我国城市排水和深隧建设情况进一步研究,在浅层排水系统和深隧排水系统的整体调度、深隧调度运行与降雨信息相结合、降低深隧运行和维护成本及对深隧进行精确调度4方面得到了启示,以期为我国的深隧排水系统完善和优化其调度运行方式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某钻爆法市政隧道项目穿越既有输水隧洞为例,阐述了市政隧道实施方案中关于设计、施工、监测等方面的应对措施。市政隧道采用全包防水+CD法分部开挖,可有效减少隧道施工期及运营期对输水隧洞的变形影响,通过三维数值模拟,输水隧洞在隧道施工期最大隆起量为3.57 mm,在隧道运营期基本无变形;隧道施工过程中对洞室内坚硬岩体采用“水磨钻取芯+静态破碎”的施工方式,避免了爆破振动对输水隧洞结构的损伤;除加强隧道施工期的监控量测外,在隧道内布设了健康监测点,为隧道及输水隧洞的健康状态评估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浅埋大跨偏压隧道破坏模式,利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三心圆曲墙式断面隧道和马蹄形断面隧道在不同埋深、坡比工况下的塑性应变和安全系数进行研究,得到隧道的破坏模式及发展规律:无偏压条件下,随着埋深增加,三心圆曲墙式断面隧道最大塑性应变由拱肩向下转移到边墙附近,而对于马蹄形断面隧道,当埋深较浅时,在拱肩和边墙出现破裂面,随着埋深的增加拱肩的破裂面逐渐向边墙脚转移;当存在偏压时,三心圆曲墙式断面隧道浅埋侧先破坏,随着埋深的增加,最大塑性应变由浅埋侧拱肩移到浅埋侧边墙位置,对于马蹄形隧道,破裂面从浅埋侧拱肩和深埋侧边墙转移到墙角;在同一埋深条件下,三心曲墙式断面隧道安全系数高于马蹄形隧道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我国管廊建设已成规模,并以给水管、中水管、电力和通信排管入廊的单舱支线管廊为主,少数建设有污水舱、雨水舱和燃气舱。由于重力雨水、污水管对高程、支管衔接和运维的要求较高,建设工程中雨污水入廊并线案例较少。以成都市玉虹路综合管廊为例,从工程总体和污水入廊方案分析,介绍综合管廊横断面、入廊管线、管廊平纵、典型节点设计,根据污水入廊方案介绍污水管材、接驳井、自动冲洗系统等针对性措施,总结污水入廊的基本条件,以期为类似管廊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陈玉远 《隧道建设》2015,35(11):1202-1208
扬州瘦西湖隧道为穿过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的单管双层隧道,为了解决洞口环保问题,采用SES对隧道内通风量和污染物浓度进行了模拟计算,结合洞口污染物扩散范围和环境敏感点分布情况,确定了上下层隧道均采用竖井排出式的纵向通风方式;针对烟气沉降速度快的特点,优化了横断面布置,在盾构段和部分明挖段设置排烟道,采用重点排烟的方式,人员安全可用疏散时间提高了1倍,并且在疏散楼梯间采用了上下层分别设置加压送风机的方式,确保了烟气不会进入非事故隧道,极大地提高了人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