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在充分调研、梳理及分析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力学分析提出了一种较为合理的重力式锚锚抓力计算公式,然后分别研究了锚体与底质间的摩擦系数、锚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等因素对重力式锚锚抓力的影响规律和影响程度,对重力式锚锚碇性能提升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关优化建议。本文提出的计算公式及锚碇性能提升建议可应用于浮码头和单点系泊系统的锚体设计。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分析船舶应急抛锚贯入深度,结合实际河床的工程地质资料,开展模型试验研究。试验共进行22组,分别考虑霍尔锚、斯贝克锚在黏土中的贯入深度,并分析土体强度、抛锚速度、水平速度等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锚的贯入深度随贯入速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土体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贯入速度和土体强度条件下,霍尔锚的贯入深度大于斯贝克锚的贯入深度;抛锚初始水平速度会使锚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一定的距离,但对锚的竖直贯入深度影响较小。根据试验结果拟合了可用于本工程条件下霍尔锚和斯贝克锚贯入深度与锚的总能量间的经验公式。通过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作者建立了卡锚的数理模型和解析方程,用于求取锚链筒和锚唇的合理参数,可在设计阶段预报或排除揳入卡锚和重力阻锚的隐患。作者通过实船试验提供了解析方程中的摩擦系数 f 和揳入力 P 的值。还发现Иванов重力阻锚的锚链筒直径下限曲线的误差,文中给出了切合实用的新图表。  相似文献   

4.
蒋江  郭学峰 《船舶》2016,27(6):94-98
传统的船舶通常设置锚台(锚唇)或者锚穴,以便锚与锚穴或锚台(锚唇)很好地贴合,但如能利用船舶首部的结构外飘型线,通过不设置锚台(锚唇)或锚穴,而让锚冠及锚爪直接与外板接触,便能有效降低船舶的建造成本并缩短建造周期。然而这样对于船舶首部的型线设计、锚端链节设计、锚型式的选择、锚冠及锚爪接触处外板强度等要求都不同于传统。文章以国外示例,结合实船效果展示,对无锚台(锚唇)或锚穴的船舶锚系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逆向工程分析并充分利用三维仿真设计软件,在满足入级船级社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探索出无锚台(锚唇)或锚穴的船舶锚系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锚的史话     
徐翔 《中国海事》2008,(11):68-69
锚是船上最重要的设备之一,船舶的航行停泊都离不开它,自从有了船舶,锚就随之产生了。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船舶制造技术迅速发展,与之相应锚的设计和制造也发生了变化,各种功能、类型的锚被设计出来,为船舶的航行和停泊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天我们看到的锚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与人类早期使用的锚有着巨大的不同。那么锚是怎么改进和发展的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相似文献   

6.
简述锚系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锚系的基本组成,以及如何计算舾装数,从而来选取锚及锚链.并对锚系布置和锚的收藏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高源  刘荣忠  马涛 《船舶工程》2020,42(11):1-7
随着船舶制造的大型化,采用大抓力不平衡锚作为边锚的船舶设计越来越多。这对船舶边锚锚系设计、制造及现场安装均提出了较高要求。边锚锚系的放样和现场作业指导是这些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其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的直接影响到锚系系统生命周期。本文基于船厂在锚系施工工作的实践经验,对边锚锚系施工设计工作的业务流程进行了介绍,基于CATIA软件,对某型船的边锚锚系进行了创成式三维放样,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基于CATIA的锚系现场作业指导办法,大幅提升了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8.
分析锚泊状态、抛锚和收锚状态、锚存状态和极端状态中锚与锚链的运动情况,确定锚链和锚对锚唇的作用方式,建立锚唇受力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际锚泊经验,选取不同船型,分析锚唇受力极值以及锚自身质量、水中锚链长度等因素对锚唇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我国独创的一种新型无杆转爪锚——尾翼式中远锚的特性及其研制、试验与使用情况作了介绍.这种锚优于同类锚中的霍尔锚和斯贝克锚,且其规格系列标准同我国和世界主要造船国家的钢船建造规范规定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锚说     
《航海》2015,(6)
<正>船和锚形影不离。在海员衬衣的纽扣上,在水兵帽子的飘带上,在巨轮的烟囱上,我们都能看到闪烁着光芒的锚的图案。铁锚——船长们把它当作镇海踏浪的"法宝",海员们封它为"守护神",而浪漫的诗人则把它誉为"水手的巨掌"、"船儿的精灵"……A·锚和新大陆船上器具成百上千,锚不过是其中一物,既无动力可言,又无信息可播,然而诗人们何以献诗于锚?海员何以钟情于锚?其中必有缘故。说起来也许很难置信,一只最简单的原始锚,竟会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际上使用的锚多种多样,有突出锚“冠”作用的锚,有设稳定杆的锚,也有既不突出锚“冠”又不设稳定杆的锚, 等等。本文着重分析这些锚的优缺点,研制了中远(ZY)型锚,已实船使用6~7年,证明设计性能良好。中远(ZY)型锚在研制时,注重锚的稳定性和自洁能力,有四个尾翼,锚爪重心低,收起方便,施工也方便,ZY-4锚已列入交通部1985年部颁标准,在新造船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锚的家谱     
世界上许多国家用“锚”作为航海部门的标志,各国海军也大都用它装饰军徽,因为船锚是每艘海船必不可少的装置。在风浪滔天的海面上,船的碇泊需要锚,紧急减速需要锚,航途遇到台风等险情,则更需要锚来增加船只抗风浪的能力,以保证船只的安全。在大海里航行的轮船如果失掉了锚,或是锚系出了问题,更是十分危险。无怪乎有人把锚称做“海员的守护神”呢。从外型来看,锚的构造并不复杂,但古往今来它有一段曲折的发展历史,逐渐形成庞大的家系。由石坠儿到锚古埃及人很早就驾着大型的帆  相似文献   

13.
国际上常用的锚多种多样,有突出锚冠作用的,有设稳定杆的,也有既不突出锚冠又不设稳定秆的锚等等。作者分析了这些锚的优缺点,研制了“中远ZY-3”型锚,并在实船上使用了8年,证明性能良好。 “中远ZY-3”型锚在研制时,注重锚的稳定性和自洁能力,有四个尾翼,锚爪重心低,收起方便,施工也方便,已列入交通部1985年部颁标准,在新造船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三维软件为平台建立船舶锚系的三维模型,将该模型转入到动力学分析环境,在动力学分析环境中对模型施加约束和力,进行动力学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虚拟样机实验分析不同锚台对锚的运动及锚与锚唇贴合的影响.实验结果为锚系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船舶倒车时,受到推力,沉深横向力,排出流横向和和舵放的影响,在采用后退法抛单锚时,通过对抛左锚与抛右锚的比较,提出抛左锚比抛右锚容易,但为了增国锚设备使用使用应该两锚交替使用,或在修船时互换左,右锚链及前,后端链节,并运用良好船艺,保持锚链和船体的极小损失。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ADAMS和UG的轮船锚系三维建模和拉锚过程动态仿真分析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验证锚链筒、锚穴形状、尺寸及在船上位置等设计的可行性,及时发现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根据仿真结果对锚链筒和锚穴位置和形状进行设计修正,取代传统的木模拉锚试验.该方法可节约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2600kW近海拖轮船首及锚系三维建模及基于ADAMS动力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且具有木模拉锚试验所不能实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从系统设计的角度,针对锚装置设计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全面介绍了起锚机械、锚、锚穴、掣链器、导链滚轮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可为设计者提供设计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根据舾装数来设计锚、锚链以及锚系布置、锚的收藏及与船型的关系作了介绍,并强调了进行锚系布置的三个要点。  相似文献   

19.
文章着重论述了为避免双锚相互绞缠或交叉在抛一点锚和起一点锚之前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简单阐述了抛一点锚和起一点锚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大型船舶锚台、锚唇的安装工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提出了减少方案。此工艺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分段在内场建造时,应严格遵循工艺流程,要保证此分段的建造质量和建造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