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心理学基础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作为课程的基础学科之一,其意义在于为课程研究提供学科范式,发展心理学,学习论的基本原理为课程论提供理论前提,其研究成果成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本文对课程心理学及其发展历程进行了介绍和述评,旨在引起国内学人对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视,并为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堂学科范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历程的解释性回顾。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答三个有关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特性的问题,即马克思为什么较少使用"文化"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如何形成,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否有其统一的基础?第二部分,按照历史发展的过程和理论形态的演变,分别讨论马克思的文化观点;第二国际时期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包括卢卡奇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转向"和从葛兰西到"后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转向";列宁主义的文化理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第三部分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若干问题:发展的特点、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方式。最后,展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发展民营金融的理论与现实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回顾与分析中指出发展民营金融的必然性,论述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内生出对民营金融的现实需求;对民营金融成长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中国民营金融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消除各种抑制或限制民营金融发展的政策,促使其尽快发展起来,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金融制度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以赵州桥、黄虎港桥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石拱桥为桥例,以桥跨径、修建的背景和特点为线索,阐述了中国石拱桥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发展农村客运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农村客运发展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指出合理安排客运线路及站点的布局 ,调整好运力结构 ,提高司乘人员的服务水平是发展农村客运不容忽视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17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交大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杨伟光教授在上海交大发表了题为“关于电视理论创新的几个问题”的学术演讲,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电视业理论创新带动实践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当前中国电视业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今后中国电视产业实现开拓创新的“八破八立”原则。  相似文献   

8.
9.
黄世涛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7,32(2):119-119,121
农村客运作为农村社会重要的交往方式和生产方式,是城乡均衡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切入点,其事关农民出行权利的保障,对于完善道路运输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气功作为一种养生保健的体育活动,被人们所熟知。但目前对气功的认识和管理都很混乱,文章对气功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应当制定练功操作规范和辅导、管理办法,以保证气功锻炼活动的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11.
深入探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背景,全面总结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指出物流园区发展可采用的模式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14.
浅谈农村道路客运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佳木斯市农村道路客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潜力,提出了全国发展农村道路客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浅谈如何发展垦区农村客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垦区道路运输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客运是为满足农民赶集、走亲访友等短途乘车需要,经道路运政管理部门批准并核发经营手续,是客运车辆在乡镇之间,且不进入城区,按照规定的线路、时间、站点、班次从事旅客运输的行为,主要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属于班线客运的一种客运方式,具有班线客运的所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不同情景下农村物流和电子商务融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以43个农村物流服务品牌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资料分析等方法,基于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和农村电商发展水平两个核心因素,运用情景分析法构建了4种情景,总结了不同情景下农村物流和电商融合发展的4种典型模式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为...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研究与中国历史学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特别是80年代以后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在研究方法和内容构成上都有很多的创新,其中现代化研究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是最具的一种创新,其影响所及不仅仅在于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的开拓和创新,而且影响到整个近现代史研究体系。在研究的主体线索方面,从阶级斗争、反帝斗争的主线向社会发展的主线转变;在研究的解释体系方面,从一味地以阶级性、革命性和民族性为评判标准,转为评判其是否能够推进社会、经济和化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及其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方向;在研究的内容结构方面,从以研究重大政治事件为主,转向兼顾社会、经济、化、科技、中外关系等各个方面,并分析其现代性、科学性、合理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9.
20.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重任、现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深刻理解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