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老的海难救助制度在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雇佣救助以其低廉的救助报酬和灵活的施救方式日益受到海运界的欢迎。文中针对雇佣救助的法律归属,列举各方观点加以论证,通过对比分析雇佣救助与类似概念的区别,证明前者的法律特殊性,提出了雇佣救助最终应由海商法调整的观点,并从法理学的角度论证特别法立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海商法意义上的海难救助的主要形式是纯救助形式的海难救助和采用“无效果无报酬”合同形式的海难救助,近年来,在中国,海难救助的另一种新的形式——雇佣救助形式的海难救助发展迅速,雇佣救助从法律性质、法律特点和法律价值上,均区别于传统的“无效果无报酬”合同救助。  相似文献   

3.
《航海》2017,(6)
本文梳理了"无效果,无报酬"海难救助、雇佣海难救助和强制海难救助等三类常见海难救助形式,总结了三类形式的定义、区别。笔者通过分析"加百利"轮救助报酬纠纷案,提出了对三类常见海难救助形式的救助报酬请求权的确立、实际应用和纠纷解决方式等见解,对海难救助合同的适用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海难救助是海商法所特有的法律制度,是指救助人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救助处于危险中的船舶、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行为.航运实践中,海难救助往往是通过救助人与被救助人订立海难救助合同来进行的.无论是<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还是我国<海商法>,对船长有权代表船舶所有人和货主订立海难救助合同均作了明确的规定.船长代表船舶所有人订立海难救助合同应毫无疑问,因为船长与船舶所有人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海难发生且必须他人救助时,船长往往会得到船舶所有人的授权,或者说雇佣合同本身就已赋予了船长这一权利.但是,船长代表货主订立海难救助合同似有疑问,尽管法律作出了这种规定,但在救助实践中仍会产生适用上的争议.  相似文献   

5.
粱磊 《珠江水运》2009,(7):49-51
海难救助是海商法中非常古老的一项法律制度,其目的是通过赋予救助人救助报酬请求权来维护海上航行安全。一般情况下,海难救助仅发生在地位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相关公约和各国立法对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海难救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然而,在实践中,国家主管机关也可能会加入到海难救助中来,这使得此时的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关系复杂化。国家主管机关在进行海难救助活动的过程中的法律地位如何、应享有哪些权利同时又应负担何种义务,违反相应义务后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我国立法规定得并不明确。本文通过对我国立法及相关公约的规定进行分析,对国家主管机关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地位及法律责任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家主管机关在海难救助中的权利和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难救助是海商法所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救助人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成功地救助遇险的船舶、货物,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救助报酬。关于海难救助的概念、性质、形式、法律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以往的研究都比较多也比较深入。国家主管机关从事或控制的海难救助是救助制度中比较特殊而又重要的情况,但是相关的研究并不多。 国家主管机关的介入使海难救助的法律关系变得复杂化。实践中人们对国家主管机关在海难救助中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救助款项请求权等问题还存在着争议和误解。本文围绕国家主管机关在海难救助中的权利和义务展开讨论,结合国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的规定,立足我国的救助实践,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肖倩兰 《中国水运》2007,5(9):201-202
进入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员工雇佣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传统内部化雇佣、外部化雇佣向混合雇佣转化。本文系统的介绍了混合雇佣模型的四种雇佣模式(知识型雇佣、基于工作型雇佣、合同型雇佣、联盟/伙伴型雇佣),并从雇佣关系、雇佣时间、薪酬水平、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针对不同的雇佣模式进行差别化管理,使混合雇佣模型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海难救助法律制度的分析,探讨了海事机关在海难救助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明确了海难救助工作中海事机关的工作重点和研究重点,提出了加强海难救助法律制度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史婧力 《中国船检》2011,(9):I0018-I0018
据悉,IMO已正式授权船东可雇佣私人武装护航以防海盗袭击。IMO伦敦总部会议过后,海事组织发布了高风险海域(包括印度洋)的船舶雇佣武装护卫指南。目前,在索马里海域,约10艘船中就有1艘部署武装护卫。但调查人员称.由于欧盟已批准了船东雇佣私人武装护卫的行为.今年夏天船东雇佣武装护卫的数字可能升高。IMO报告指出,2010年共计发生489次海盗行为以及劫持行为,比2009年多出20%。  相似文献   

10.
史婧力编译 《中国船检》2011,(6):J0017-J0017
英国准备给予悬挂英国旗的船舶雇佣私人武装以合法地位。众所周知,包括许多悬挂英国旗在内的大量船舶都雇佣了私人武装护卫力量.但其法律地位仍不确定.雇佣私人武装人员的船东和武装人员有可能触及法律。英方目前准备对法律进行必要修改以确保在船上配备轻武器的船东不会遭到起诉。  相似文献   

11.
浅析影响海上救助时间和速度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快速反应能力,搜救方式,海洋气象三个方面论述了影响海难救助时间与速度的因素,探讨海难救助中缩短救助时间,提高救助速度,获取最佳救助效果的方法,提出供参考的建立立体搜救体系的理由和见解。  相似文献   

12.
《珠江水运》2008,(9):69-69
据悉,部北海救助局与山东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海上安全共建意向书,双方将在信息、救助、演习等方面互通与共享,携手打造渤海湾海上安全链。根据协议,在信息方面,北海救助局与渤海轮渡公司将共享海上船舶AIS和视频信息;北海救助局向渤海轮渡公司提供海上安全信息支持和相关海域待命船舶部署情况;渤海轮渡公司向北海救助局提供本公司客滚船航班计划、航班调整运营信息。在救助资源方面,北海救助局根据渤海轮渡公司客滚船的运行情况,在相应航线上重点部署待命船舶,进一步缩短救助船舶到达时间;并适时、及时提供水下作业救援服务,保障航班的安全营运。目前,北海救助局在烟台至大连航线设立了8个救助点,确保渤海湾船舶遇到紧急情况时,救助船1.5小时内赶纠救助。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风浪条件下救助船操纵训练的要求,有必要开发针对救助船的操纵模拟器。相比于传统的通用船舶模拟器,救助船模拟器原型机系统中引入六自由度平台运动系统,基于UDP协议传输船舶姿态数据实现实时体感模拟功能,可以模拟船舶在大风浪条件下剧烈摇动的操船环境,提高模拟训练的真实感。此外,系统中引入救助作业模拟模块的思想,可以更好地评估、训练船员在恶劣海况下配合其他救助人员完成救助任务的能力,提高执行海上救助任务的成功率与效率。  相似文献   

14.
穿浪双体快速救助船是为中国救助局设计的救助公务船,主要用于承担我国近海海上人员救助任务。船体材料的选用对本船在执行救助任务中具有很大影响。通过几种材料性能对比对船体结构强度、抗海水腐蚀性、使用寿命、经济性等诸方面进行充分论证分析后,认为采用钢质主船体、铝合金上层建筑是本船船体材料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杨晶晶 《水运管理》2008,30(3):25-27
为寻求海难救助中救助人和被救助人利益关系的平衡,推动海上救助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通过研究特别补偿制度以及船东互保协会特别补偿条款(SCOPIC)的产生背景和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特别补偿制度在实践中存在很多现实问题,如明显倾向于保护救助人的利益以及“公平费率”问题、SCOPIC条款中救助人得到特别补偿的诉前担保十分困难,以及部分条款操作性不强等,认为海难救助法律中特别补偿制度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王祖毅 《航海》2008,(3):14-17
交通运输部东海救助局担负着中国东部海域和黄海以南海域的救助任务,救助辖区北起连云港绣针河口,南至厦门宫口头,华东三省一市大陆海岸线长7202公里,岛屿海岸线长8532公里,包括长江口、舟山和台湾海峡等重点救助海域,代表政府履行海上人命救助神圣使命和国际海上安全义务。东海救助局下辖单位设有:救助船队、应急反应救助队和后勤保障部。救助基地有连云港(在建)、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和厦门共6个,各基地均建立了应急小分队,  相似文献   

17.
崔燕 《中国船检》2010,(2):91-91
从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2010年工作会上获悉,救捞系统全年累计出动专业救助力量1248次(651艘次/302架/295队次),执行特殊救助任务912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2951名,其中成功救助遇险外籍人员229名;成功救助遇险船舶124艘,其中外籍船舶23艘;应急救助队完成救助抢险打捞作业295次;成功打捞沉船4艘;获救财产价值约110.1亿元。  相似文献   

18.
救助报酬的分配是海难救助制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分配方案的合理、公正与否直接影响鼓励救助这一目的能否实现。分析了我国海难救助报酬分配的现状,比较、借鉴国际救助公约和英、美等国国内法相关规定,为完善海难救助报酬分配提出了几点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9.
(2)海难救助和预防措施 海难救助作业有时可算作一种预防措施。只有初始目的是为了防止污染损害的海难救助作业才能算作预防措施。如果该作业有其他目的,如打捞船体和货物,发生的费用是不许按基金公约规定来索赔的。对未按救助报酬估价适用的标准算作预防措施活动的补偿估价,补偿限于成本,包括合理的利润成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楚奇 《航海》2008,(2):24-24
2008年新年钟声敲响前一天,交通部东海救助局局长孙富民率队陪同交通部救捞局副局长张金山专程前往江苏省如东县实地考察,考察组成员包括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救助船队以及局应急反应救助队领导,考察活动紧紧围绕“潜心挖掘救助资源、科学布局救助力量”的主题,拉开了该局为期三年的“专业化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